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在美国的足球妈妈对地坛小学输球的感想
在美国的足球妈妈对地坛小学输球的感想
前几天,我在新浪“围脖”上织了一条关于女儿踢足球的小事儿,闺蜜留言说地坛小学个头很大的中国孩子居然0:15输给个头很小的俄国孩子。我当时还没在意,这些天不断有人和我提起,就上网查了一下。
看完这条震撼的新闻和各家评论,我这个人在美国的足球妈妈感想了几下。
现在的新闻不耸人听闻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加上中国大人的足球已经让人失望多年,孩子的教育牵挂着很多人的心,这条新闻因此就爆炸一样地传开了。
静下心来看,据说地坛小学实际上是输了0:11;新闻照片正好拍下地坛小学个头最大的孩子和俄国队个头最小的孩子跑在一起的瞬间。从这两点来说,大家没必要为了这个比分悬殊的失败大惊小怪。
为什么呢?
根据我这个足球妈妈在美国看孩子在俱乐部踢球多年的经验(差不多10年了),来访的俄国小球队实力很强的,这种在足球俱乐部里训练选拔出來的孩子一般的球队是无法项背的。从新闻上看,地坛小学只是因为校长坚持体育活动的重要才会在应试压力这么大的环境下难能可贵地让孩子踢足球,那些孩子看来只是业余踢着玩玩的,以健身和娱乐为主的。这样的踢球,从教练到训练时间上,根本无法和俱乐部的球队竞争。
我的儿子从8岁开始接受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女儿5岁开始。从时间上说,俱乐部的训练基本上每星期最少2天,最多4天要和球队一起训练,一次1-3小时。很多球队孩子的家长还会另外交钱请教练额外进行1对1 的训练。周末2天会有很多友谊赛、循环赛,包括去外地和其他城市的队比赛。除非大雨,很少周末没有比赛。从教练上来说,俱乐部的教练一般都是要考到执照才有资格的。儿子曾得益于一个有A资格(分A、B、C、D,以A最高)的教练训练,受益非浅。现在儿子的教练是个职业球队的队员,不仅自己踢的好,训练要求也非常严格。
这样在时间上的投入(当然还有家长金钱上的放血),和几乎专业的教练的付出,加上球队孩子长期的配合,非俱乐部的孩子是无法和他们竞争的。在美国,一般来说,俱乐部的队如果和非俱乐部的队比赛,或是开场几分钟比分一边倒,赢球队的教练就会要求自己的队员不能再这样赢球了,会设置种种障碍让自己的球队很难进球。比如说,习惯右脚的孩子只许用左脚射门;球必须在自己的队员这边传4次才可以射门,等等。目的就是不要让对方的队员输得太过难堪。以此来教育孩子光明磊落、有气度的体育风范和精神。这样对比一下,这个俄国球队的教练在体育精神上不那么让人心服。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被这则新闻所震撼。
让我震撼的是中国的孩子在比赛了20分钟左右就已经气喘吁吁,跑不太动了!
如果中国的孩子,踢足球的孩子,才跑20分钟(注)就坚持不住了,这可真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官员、家长好好反思的大问题。
我们的教育从来就是歧视体育的,至少从我上学时就有这么个印象:体育好的多半是学习不好,体育老师基本上也是不被人重视的。但是,看看那些得冠军的体育健将,如果他们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们不可能站在任何体育项目的顶峰。就是他们的荣誉是在不合理的体制下放弃正常的学习和成长换来的情况下,给他们机会上学,很多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对他们难度很大的大学教育。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体育和学习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
体育,从近处说,让人身体强健;从远处说,让人精神顽强。交集来说,让人心理完善。
那些拿冠军又有机会完成大学学业,或是在别的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最后是靠拼意志、拼精神才登上了体育的巅峰,达到事业的高点的。
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孩子,如果只有高分,体质绵弱,他们能不能承受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职场竞争?如果只看高分,精神萎靡,他们能不能有承担家庭、社会责任的勇气?如果只看高分,意志薄弱,他们能不能有从失败中爬起来的坚强?
我很悲哀地看到地坛小学的校长叹息体育器材当废铁卖掉了,原因是孩子在体育活动受伤,家长到学校投诉,学校怕了,以孩子平安不出事为上。
这难道不是最典型的因噎废食吗?
我们这些家长真得好好思考!体制上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多少,但大环境是我们每个人贡献形成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娇气到一点点碰伤都不能有,我们到底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在美国,我很惊讶地听到不止一个华人家长好心直率地对我说“要小心孩子受伤,足球冲撞太激烈。”尤其是当听说我家个头很小的女儿被选进一个男孩子的球队时。而美国的教练是这样对我说的:“你家女儿速度快,敢拼抢,和男孩子一起训练比赛会让她以后更顽强。”美国的家长是这样对我说的:“很高兴看到你女儿这么勇敢地和比他高大很多的男孩拼速度,抢断球。”
当比赛紧张进行时,听到教练大吼着让女儿去用肩膀撞对方带球的队员时,我常常想,经过这样训练的女儿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儿子踢了近10年的足球。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他的团队精神和不服输的精神。为了球队的训练、比赛,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放弃一些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同样,为了赢球,他能主动去和他很不喜欢的队员配合。多次的惨败,能在泥水和泪水中爬起来,为的是下一次的胜利。
请问,这些,有多少是能从课堂和书本上学来?
我非常同情地坛小学的校长和体育老师。能在应试教育这样残酷的大环境下坚持让孩子有正常的体育娱乐活动,踢足球,这样的领导、老师应该得到鼓励和赞扬的。在我眼里,因为他们的这个坚持,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但在这样的负面新闻下,我很担心他们的压力过大而因此放弃。请每个关心孩子成长、关心中国未来的人为他们鼓掌,发短信、在网上留言支持他们。
让我更震撼的是,很多由这则新闻带来的喧嚣是大书特书我们在足球上如何颜面尽失。
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才能不那么在乎脸面,在乎实质?!
国家的体育官员一次次跑到日本向和我们人种、体质差不太多,但足球水平不断提高的邻国学习,学了二十多年没有任何起色。前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说得够委婉够给领导们留面子了,“这么多次考察都白来了,中国足球没有任何提高。”
不要闹哄哄地搞什么足球大学吧,还是实打实地从小学生的体育抓起,让孩子在体育中强健身体、享受童年吧;不要把口号喊得震天响,冲出亚洲、冲向世界的,还是把目标放近一些,先从改变孩子的体质做起吧。
看看美国的孩子后放学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各个运动场上渡过的。孩子体质好,活泼健康,这些,不应该是我们做家长最基本应该希望的吗?
在我看来,外强中干的人往往在乎面子;内心对自己不自信的人最最在乎面子。
我们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人富足了,但在心理和精神上仍然不能摆脱攀比、好面子的弱点。如果能把这种虚飘的、比来比去的劲头扎实地用在改变自我,强化精神上,还怕一个小小的足球不能走出国门吗?
注:在美国的足球规则,10岁以下孩子以25分钟半场,50分钟一场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