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呼吁糖尿病患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积极面对疾病困扰,远离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超百种
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危害大。糖尿病并发症超过百种,如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高黏、内分泌失调、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远离这些并发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血糖。然而仍有早期就诊的部分患者因症状不明显不配合治疗,等到并发症出现了,才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但是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身体伤害。
压力大易导致糖尿病
据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吴炎介绍,患糖尿病与很多原因有关:
遗传因素:Ⅱ型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背景的疾病。如果父母有糖尿病,孩子就会遗传其易感基因,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得糖尿病。
营养过剩: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导致近年出生的超重婴儿猛增,成为孩子将来患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隐患。孕妇在怀孕期间,增加的体重如果超过12.5公斤,就可能导致营养过剩。
肥胖:肥胖可以说是导致糖尿病的直接原因,尤其易引发Ⅱ型糖尿病。
饮食的影响:不合理饮食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易导致肥胖。另外,长期不吃早餐、进食速度过快、进食频率过高也会引起肥胖,导致糖尿病。
缺少运动:运动减少、工作忙碌、压力大、应酬多,导致肥胖者越来越多,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
工作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大家的压力很大,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三大基石”规范控制糖尿病
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注重饮食和药物治疗,轻型患者坚持体育锻炼并合理控制饮食就能控制血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红梅提出糖尿病人改善病情的三大基石。
饮食控制:糖尿病的治疗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如戒烟、适量饮酒,不要嗜酒,继续饮食控制,加强体力活动等。饮食控制绝对是治疗的第一块基石。
运动控制:运动同样是治疗的另一块基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当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天30至45分钟,每周3至5天。其中步行是较好的运动方法。
降糖治疗:有效的Ⅱ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措施,治疗的程序一般是从非药物治疗开始,比如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然后是口服降糖药物,接着是胰岛素,后者是最为有效的降糖措施。
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后,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者可口服Ⅱ型糖尿病降糖药。当Ⅱ型糖尿病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酸中毒,合并感染、创伤或大手术,妊娠,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血糖,还要有效地降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所引起的全身大血管病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吃饭牢记七原则》
合理膳食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饮食要注意: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止脂肪比例过高,防止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吴红艳介绍,有七条原则可作为患者的饮食参考。
1、每天500克青菜。
2、每餐100克主食,根据病人的体重指数和活动量适当加减。
3、每天150克水果,指桔子、苹果、梨等。空腹血糖达到10点或以上的患者,不适宜吃水果。
4、每天15克油脂,以植物油为主。
5、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50克鱼、50克肉、1个鸡蛋、1袋奶和1份豆制品。合并肾病的人不要吃豆制品,其它蛋白质也要酌情减少。
6、每天6克盐。
7、每天7杯水,但有浮肿的患者要减少喝水。
《调整心态很重要》
面对疾病,调整心态,有效应对,才能战胜糖尿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指出,糖尿病患者常有心理误区:
问题:患者对糖尿病这一慢性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用治疗急性病的观念来治疗慢性病,希望疗程结束,病就“好了”,可以停止用药,并常以停药为目的。
解释:糖尿病是一种器官衰退性的改变,虽然胰岛功能可以在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终归会逐渐减退。就好像任何保健手段只能延缓衰老而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一样。因此,用药只是手段,控制好血糖,最大可能避免或延缓并发症才是目的。
问题:一旦得病,就什么都不能吃,还得不停地运动。
解释:合理的治疗应该使身体满足营养的同时,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的营养,以造成血糖、血脂的过度升高。其实糖尿病的饮食跟正常人健康饮食相差无几,水果、含淀粉多的食物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均可以吃。只不过不主张吃纯糖食品。
运动也不只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普通人也应该这样。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就是普通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努力改进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最终比其他非糖尿病的人的健康状况还好,可以说“因祸得福”。
《呵护双脚很重要》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呵护好双脚与监测血糖同样重要。但在生活中,不少患者在足部护理中不注意细节,用错了擦脚毛巾。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会引起足部疼痛、肿胀、伤口愈合缓慢、皮肤溃疡或坏疽,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据统计,随着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截肢率已经达到40%,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由于缺乏足部护理常识所致。
北京复兴医院教授杜雪平指出,在她接触的很多糖尿病人中,不少节俭的老年人都会将淘汰下来的洗脸毛巾当擦脚布。殊不知,毛巾用久了就会发黏发硬,如果质地太硬或者粗糙,可能不知不觉地擦伤足部皮肤。因此,糖尿病患者洗脚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干毛巾擦脚,动作要轻,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另外,最好选择白色的毛巾,可及时发现血迹或脓包。
患者在平时还要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泡泡脚,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洗完脚后要涂一些油脂类的滋润霜,因为糖尿病人的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裂痕,易导致溃疡、感染。因此,患者每天睡觉前检查一下双脚,看有没有伤口。
《管理生活尊十法》
忽略日常生活细节,对健康人来说,顶多是降低生活品质;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很可能让血糖波动、甚至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威胁生命安全。因此,近日,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文,提出10条生活建议,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生活得更健康。
进门时保证第一时间换上拖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因为足部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在进门处放上一双拖鞋、一双袜子,尽可能保证脱掉在外穿的鞋子后,就能换上拖鞋,以避免光脚受伤。
浴室里放面大镜子。糖尿病患者身上的任何伤口都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感染。在浴室放一面全身镜,洗澡后可以仔细检查全身。病人应特别留意那些干燥或有痛感的小红点,以及不易干的部位,比如腋下、脚趾之间。
准备好紧急零食包。没有按时进食、服用过量的糖尿病药物或者运动量过大都可能诱发低血糖,让人体感觉晕眩、发抖。准备一个紧急零食包,在包里放上些葡萄糖或五六块糖果,随身携带就可以应对这种情况。
床头柜上放个血糖检测仪。糖尿病患者醒来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血糖。
在运动包上贴个小标签。运动时常会导致血糖下降过快,因此可以在运动包上贴个小标签,上面写着“测血糖”,以提醒自己在运动前后自测血糖水平,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备好速效胰岛素。如果糖尿病患者工作繁忙,无法保证按时吃饭,那么可以让医生开一种快速起效的胰岛素。这种胰岛素一般30分钟就能起作用,并可以根据当天的饭量、运动量灵活改变用量。
把食谱贴在冰箱上。把糖尿病患者该吃的食物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这样无论准备去超市购物,还是计划当天的食谱时,甚至是打开冰箱找零食吃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列表作为饮食指导。
多喝水。高血糖会让身体缺水、皮肤干燥。干燥的皮肤容易发痒、皲裂,而这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要多喝水。
把报警手链放在显眼处。把医疗报警用的手链放在手表、戒指、钥匙等每天都要戴的配件旁,这样就不会忘记它。万一发生紧急情况,神智不清或者不能说话,报警手链可以告诉别人自己患糖尿病。
准备一个急救包。并发症有时候会让小伤致命,因此急救包很重要。急救包里应该有清洗伤口的双氧水,涂抹伤口的抗菌药膏和包扎伤口的消毒绷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