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突然爆发军事冲突是迟早的事

中国《环球时报》社评昨日严厉警告,所有和中国出现海上摩擦的周边国家如不加收敛,中国或得“杀一儆百”,东亚的海面上将“响起一些炮声”。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社属下的《环球时报》中英文版昨日发表社评,直指菲律宾和越南处理和中国海上纠纷的行为“像是趁火打劫”。

评论指出,对中国而言,当前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中国总体上不愿用军事手段解决海上纠纷,但如果周边国家试图利用这段时间扩张海上利益,逼中国让步,那么“突然爆发军事冲突是迟早的事”。

“海上争端国当前制造的麻烦,不仅威胁中国长远的海上主权利益,而且它们对中国自尊的伤害在不断消耗中国国内的政治团结。很多人在质疑中国海洋政策的‘软弱’,喊‘打’声逐渐积蓄起政策制定者无法忽视的能量。”

评论因此表示,中国不能只会谈判,必要时也得“杀一儆百”。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让步,而卷入海上军事冲突也未必如一些人预言的那么可怕。

对于南中国海纠纷,多数中国学者都倡议不动武策略,因为即便是在海上战事中取得胜利,战事必然严重打击中国与亚细安各国的关系,也将加深中国越来越具侵略性(agressive)的负面形象。

中国外交部:

媒体看法不代表政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昨日在例常记者会上也再次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以及互利平等、睦邻友好的协作态度。

姜瑜表示,牵涉南中国海纠纷的地区与国家都已承诺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而当务之急是落实《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以维护和促进各国间的互信。

对于《环球时报》的评论被视为是中国政府在“放风”,姜瑜加以澄清指出,中国媒体有自由编辑和评论的权利,而《环球时报》的评论只能代表媒体的观点。她进一步说:“人为地制造一些紧张的气氛,挑拨对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问题复杂化。”

拥有大量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南中国海,主权备受争议,中国、越南、菲律宾、文莱等都表示拥有这里部分海域或岛礁的主权。今年一连串的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活动、渔船和军舰相撞事件更使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之间一再发生冲突。

为了平息这等紧张情绪,中、菲、越三国领导人近月频繁互访,一再宣称维护南中国海和平的意愿。中国也多次重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并呼吁相关国家直接通过双边协商解决问题,不希望第三方国家介入,使问题复杂化。

可是接二连三的和平喊话未能终止摩擦,也未能阻止争端国将第三方牵入南中国海。越南过去两周已分别和印度及日本签署协议,扩大在南中国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海洋战略安保合作。菲律宾炮艇上周在受争议的海域里撞上中国渔船,并扣留25只小艇后,也声称要请第三方介入调停。

中国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日前接受电视媒体访问时就分析说,菲律宾是想借此事树立先例,让第三方介入干预南中国海争端,而这第三方很可能就是美国。

这等做法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环球时报》的评论就直批南中国海的其他争端国“好像有了美国撑腰,它们就都有了让中国屈服的权力和本事”。评论因此表示,光中国一个国家冷静没用,中国必须作出调整,毕竟“人类没发明过和平解决它们(海上主权争议)的有效之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