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第九十八军军长刘劲持
第98军无疑可列为抗战中最为艰苦的部队了。这支由陕军演变而来的部队被国府布置在中条山区坚持长期抗战,而且还是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坚持,实在难能可贵。这个军为抗战而献身的官兵也不在少数,仅将领方面就有武士敏等五名为国捐躯。98军遭到日军重创后,部队归胡宗南收编,于是成了胡家军中的一支,该军虽然在军官构成方面都换成了黄埔系军官,但是其综合战力却始终无法得到提高,最终沦为被裁之军。内战初期的98军,被李默庵的突击总队要了过去,但初上战场就被解放军歼灭,由英美教官训练和武装起来的部队得此结局,也实在让人大跌眼睛。于是这个番号又重新被胡宗南要了回去,并奉命担负地方守备任务。到了内战末期,胡宗南本想依靠这支新军来支撑起安康地区的局面,可仍然让他失望了,98军不仅不禁打,到最后还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刘劲持,浙江青田人,生于1904年。刘劲持是黄埔军校六期交通兵科的高才生,后来还在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深造,成为起草淞沪会战作战方案的参与者之一。刘劲持在从军之后,应该不属于任何派系,但因缘际会,使他在自己的任职经历中与陈诚和胡宗南两派都有着一层关系,也得此之助,刘劲持在抗战期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从事于教育和参谋工作,但仍屡得晋升,风光的很。
抗战胜利后,刘劲持被安置在国防部第5厅当处长,经过他的再三请求,他终于得到了下野战部队的机会。不过不是上前线指挥部队,而是奉命在后方负责建军。他的职务是整编第26师中将师长,由原来的整编第93旅为基础扩编。就在他千辛万苦的把部队组建起来后,国防部却又不让他当整26师师长了。理由是刘劲持建军素有成绩,现在前线有三个残军要重建,分别是整32师、整57师和整70师,三个师长让他任选其一。刘劲持万般无奈的离开的整26师,并且选了当整57师师长。为什么选这个部队呢?很简单,整32师和整70师都是杂牌军或者是中央军旁系部队,只有整57师是绝对的中央嫡系部队,不选这个师那就是傻子了。
1947年10月,刘劲持正式在重庆到职,开始精心负责起整57师的重建事宜。国防部对于这个师的重建是颇花费了一些心血的,对于刘劲持的要求一律照准,甚至还很珍惜的不让这个师去前线。于是刘劲持在重庆一住就是一年,随后又奉命开赴安康驻防,归胡宗南指挥,这一住又是一年。两年过后,解放军打了过来,根据胡宗南的命令,已经改称第98军的刘劲持部得负责起安康的守备全责,而且必须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刘劲持虽然和胡宗南有一些关系,但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胡系将领,相反他和裴昌会到是关系不错。他明白自己在胡系中的地位,胡宗南这么安排等于是让98军当炮灰了。他并不愿意就这样走完一生,但他毕竟无门无派,想要脱离此是非之地谈何容易,想来想去也只有套裴长官帮忙了。当时裴昌会是7兵团司令官,98军的直属上级,在裴氏的一再请求下,胡宗南答应让98军在前线撤下来。刘劲持得之后,有如抓着救命稻草般的一退千里,直接跑到大巴山去了。
98军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是刘劲持明白,一直退并不是办法。就在徘徊无望之计,胡长官来了命令,要刘劲持和17军、76军最最后殊死一搏。就在三位军长就出路争论不休时,裴长官来电报了,要三个军参加起义。对于这个要求,刘劲持是极力表示赞成的,周文韬也默认了,只有薛敏泉不答应,既然意见不能一致,那不如大家各走各的。于是刘劲持带着98军残部于1949年12月26日参加了第7兵团的起义。刘劲持起义后被安排到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当军事教员,转业后先后定居在山西和浙江,并出任两省参事,后来又陆续当选过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民革副主威、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8年4月12日在杭州病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