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订单挽救吉尔吉斯鱼雷厂 俄军工欲对其收购

  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12月15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达斯坦”鱼雷厂现在是俄罗斯军工企业收购的重点对象之一,但是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编者注)类似工厂中唯一保留生产能力的企业,此前曾经一度濒临绝境,直到争取了中国和印度的订单之后才得以起死回生。

  俄媒称,前苏联曾经有3到4个海军鱼雷武器生产厂。但是在苏联解体后,只有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达斯坦”鱼雷厂保留了生产能力,发展到了现在,成为前苏联国家中唯一能够生产鱼雷的工厂。在苏联时期,该厂平均年产鱼雷400枚,但是现在的生产力仅为以前的十分之一,年产30-40枚。一枚鱼雷售价100万美元。部件在俄罗斯生产,最后集中到“达斯坦”鱼雷厂组装。除了鱼雷之外,该厂还生产日用品。厂区占地24公顷,有1个儿童夏令营、1所寄宿学校、4个幼儿园。苏联时期有关“达斯坦”鱼雷厂产品数量和发货地点的任何消息都严格保密,因为该厂对苏联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当时工厂基本上全年都在满负荷运转,全力生产保证苏联及其盟国海军的所需鱼雷武器的供应。产品出厂后通过铁路运输。当时有8000名员工。所有干部都必须接受克格勃的审查,签署保密协议。

  苏联解体后“达斯坦”鱼雷厂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自1993年起,根本没有任何生产订单,工人数量锐减至2000人。当时吉尔吉斯斯坦所有工厂都面临这种困境,许多工厂纷纷倒闭、甩卖。后来新厂长塔巴尔季耶夫上任后,通过努力,成功争取到了中国和印度的订单,开始使用飞机运送产品,才使工厂逐步摆脱困境,起死回生。

  在1993年前生产的海军鱼雷储备用完之后,俄罗斯开始重新关注吉尔吉斯斯坦“达斯坦”鱼雷厂的产品,收购兴趣不断提高。从2007年起,俄企业家成立专门公司,开始高价收购吉尔吉斯斯坦个人手中的鱼雷厂资产,很快就使该厂的吉国有股份减少到36%。2007年新厂长希尔绍夫上任后,进行企业改组,重新发行股份,使国有股份增至48%。从2008年起,俄吉双方开始谈判收购事宜,经过多次谈判后,吉尔吉斯斯坦丘季诺夫政府和俄方达成转让48%的鱼雷厂股权协议,条件是俄方减免吉方1.9亿美元债务。但是这一协议未能立即执行,巴基耶夫总统当政时没有遵守诺言。在权力更迭后,俄吉双方再次谈判,阿坦巴耶夫政府与普京政府达成协议,转让48%的股份,条件同样是减免债务。但是这一协议同样未能执行,一是因为厂区内正在建商业中心和商场,二是俄方担心“达斯坦”鱼雷厂会被吉方国有化。而且吉方还在试图与北约国家土耳其进行相关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一些专家认为,吉方应当保留独一无二的“达斯坦”鱼雷厂,不能转让给俄罗斯。该厂前领导人、现任吉国家议员奥尔莫诺夫表示,土耳其作为北约国家根本不需要达斯坦鱼雷厂的产品,因此不能与其合作。吉方只能一直保持与俄方的合作,否则的话再过十年工厂就有可能倒闭。他指出,工厂的科技进步不能停滞不前,现代海军需要越来越新的武器装备。再过10年,达斯坦鱼雷厂生产的武器可能就不再有任何人需要。而且工厂生产鱼雷所需的部件全部来自俄罗斯,只有与俄方合作工厂才能走得更远。另外,除了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之外,伊塞克湖达斯坦鱼雷厂还应当开辟新的销售市场。(编译:书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