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wenxuecity.com/career/416168.html
我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是: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走到力所能及的最高处。那么一个人的成功到底是靠天才还是靠勤奋?这是个“永久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天才和勤奋两者都不可缺。我们也知道,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会决定一个人愿意花多少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这个认识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的表现和努力的程度。在2006年出版的《心态》(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y Carol S. Dweck, 2006)中,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杜维科(CarolsDweck)用她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对于“天才还是努力”这个问题的看法,也许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生于1946年的杜维科教授,从研究生时代起就关注成功背后的心理因素。她发现,人们对于失败的原因的认识(是能力不够还是努力不够),决定了他们努力的程度,从而也决定了他们今后成功或失败的程度。她的工作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开创了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后来, 她更进一步挖掘这个“认知”问题的根源,而提出了“两种心态”的理论。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学校,企业和运动队的训练之中。目前她的团队正在开发一个网上训练的软件Brainology,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接触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心态》这本书,也是介绍她的研究成果的一项努力。
《心态》这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对于能力和成就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认为人的智力是天生固定的,与后天努力关系不大。另一种是“成长”心态,认为人 的智力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发展起来的。这个基本理论听起来简单到了平庸的地步。而且也很少有人具有如此极端的看法;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但是请继续读下去,你就会看到这个问题的深远影响了。
“固定”与“成长”心态的区别并不是对于一个孤立的问题的一个孤立的回答,而是我们很多行 的基础。最基本的区别是:“固定”心态的人专注于“证明”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而“成长”心态的人则注重于发展和学习。比如,对待“努力”的态度,两者就不同。“固定”心态的人认为,真正聪明的人,不需要努力也能有好成绩。所以他们即使有了成绩也不认为是努力的结果。相反,他们把努力看成是一种冒险:如果努力了还不能达到目标的话,就说明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他们宁可要低标准的,不费力气的“成功”,也不愿意接受高标准的,没有把握的挑战。而“成长”心态的人就不把最后的成败看得那么重。这个态度区别在破解拼图之类的小事上就会表现出来。而在更大的事上,“固定”心态的人甚至会拒绝自我提高的机会(如英语训练课程),以避免承认自己的不足。
对于“固定”心态的人来说,甚至于荣誉都会成为负面的东西。荣誉满足了他们“证明自己”的需求,却更增强了他们对自己“能力”的期待。而对于自己能力的高度评价不仅使他们更加看轻努力的作用,而且使得他们渴求新的荣誉,来不断地证明自己。因为成绩,他们的地位得到提升,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长。总有一天,他们现存的能力不再能挣得新的荣誉了。这时候他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甚至用不正当的手段来伪造自己成绩或阻止他人超过自己。所以“固定”心态的人即使小时候成绩亮丽,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于走上邪路。而如果遇到失败,那对他们更是致命打击,因为那是对他 们“能力”的否定。他们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或改走“容易”的道路。
而对于“成长”心态的人来说,他们注重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提高”自己。成绩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一时一事,不至于影响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估价。他们不管起点高还是低,进步快还是慢,但总是一直在进步,不会遭遇“瓶颈”。
由于对待努力,成绩和失败的视角不同,这两种心态的人所走的道路很不一样。这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是如此,而且在职场中也一样。有意思的是,两种心态的人中间都有极其成功的人士。但他们的行为与结局却不相同。
就拿公司CEO来说吧。拯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英雄CEO”艾克卡(LeeIacocca)就是一个 “固定心态”的人。艾克卡原来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管,后来被解雇了。为了雪耻和证明自己,他加盟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并带领公司起死回生,成为美国企业的英雄,甚至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在那以后,他不是继续让自己和公司更上层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和继续证明他“天才”的自我形象。他热衷于 推销自己的形象胜过公司事务。在公司面临新的挑战时,他委罪于下属,寻求政府救援,却不刻意创新,走出自己的“安全区”。而且他对别人的意见采取完全拒绝 的态度。他自认 “超人一等”,对下属的福祉漠不关心,却花上几百万装修自己的办公室。最后当克莱斯勒再次面临困境,董事会以优厚的退休待遇请他“出局”时,他却把这个看成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而加入可能置公司于死地的恶意并购行动。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出众的热忱和才华。但不幸的是,他的“固定”心态使得他沉浸在证明自己优越的需求中,而失去了继续提高,开创更大事业的机会。
而相比之下另一个明星CEO,GE的韦尔奇(Jack Welch)则具有“成长”心态。韦尔奇对GE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二十年内使GE的市值增加了三十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他没有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 是注重培养一个具有成长潜力的团队。他当了CEO以后还是经常到工厂和下级部门去了解情况,而不是把自己看成是“先知先觉”之人。为了在公司培养“成长” 的文化,他取消了高管享用的“精英俱乐部”,将其改造成组织全体职工参与慈善事业的机构。他解雇了许多虽然业绩不错但不能善待部下的高管。在他的自传里, 他开宗明义地申明,所有功劳都归功于他的团队而不是个人。而对他的错误,他也从不讳言。他不把错误看成是对自己价值的威胁,而看成是学习,成长的机会。由于他的“成长”心态,他的成功不是短命的,而可以持续几个年代。
不光是个人,一个组织也有心态的问题。上面说到了GE在韦尔奇领导下培养起来的“成长”文化是其成功的关键。相反,另一个一度的“明星公司”安然却具有“固定”的心态。在安然,人们相信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天才”的员工。公司对员工的筛选非常无情,每年业绩垫底的都要重新找工作。于是人人都注重于“证明自己”,自然而然就滑入了弄虚作假的歧途,最后整个公司轰然倒塌。
心态不仅影响到个人和组织的成长,还影响到人际关系呢。当然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技能,是依靠“天才”还是“努力”也是一个问题。但不仅如此,“固定”心态的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往往持一种“评判”(judgmental)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不变的。所以根据能力,就可以分出人的高下。他们看不起比自己 “低”的人,对比自己“高”的人又感到受威胁,这就大大限制了交友的空间。而且他们还认为别人也在“评判”自己。为了不得到别人的否定,就不敢与别人接触太深。而对于“成长”心态的人,人的能力成就高下只是暂时的,不是人格不平等的理由。我们常说有些人性格“阳光”,他们总是假定别人喜欢他们,所以行为开朗,顾忌也少。而恰恰因为如此,他们也招人喜欢。这些人,是不是正是具有“成长”心态呢?
而且研究也证明,“成长”心态更为符合现实。首先,不管一个人有多少才能,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大量的努力。另一本书《超人》(Outliersby Malcolm Gladwell)提到了“一万定理”,也就是说要真正掌握一门技巧,不管是音乐,艺术还是体育,至少要花一万个小时的练习。这相当于十年中,每个工作日练习接近四个小时。那么反过来,天才是否需要呢?要成为出类拔萃的确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但是研究表明,即使在绘画等公认需要“天分”的领域,一般人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也能达到相当的水准。然而,目前美国文化的倾向也许是过度看重“天分”。很多人看到亚裔孩子数学好,就认为他们是“天才”。谁能知道他们在家里有多少额外的功课,练习?而且美国人过于注重“自信”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看不到进一步努力的必要。另一方面,温室中培养的“自信” 可能反而让人不敢接受挑战,生怕失败了摧毁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这本书提出的问题的确发人深思。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样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心态呢?最重要的是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实验表明,哪怕是学生测验后一次性地夸奖“能力”,也会引发“固定”心态的表现。也就 是说,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表扬他“花了很多力气,应该得到这个荣誉”,而不是“你这个人很棒”。甚至可以进行机会教育:“你能有这个成绩太好了,你是怎么得到的呢?”而当孩子失败时,不是用“在妈妈眼里你是最好的,”“下次你一定能拿奖”等话去安慰他,而是告诉他现实:“那个得奖的人可能比你花了更多的力 气。”“你下次再争取吧,让我们现在就来订个计划。”而且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提醒孩子,这只是目前情况的一个反映,而不是对他们永久的评判。事情过去了,一切归零。我们应该着眼于下一个目标了。
当然更基本的是:我们自己必须摆正心态。这不仅因为我们的心态总会有意无意地传达给孩子 (特别是当我们用“评判”的态度对待孩子时),而且因为我们必须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把孩子的成绩作为对我们自己的评判。这个误区会让我们过度重视孩子目前 的成绩,排名而不是他们的兴趣和心理健康,而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心态》这本书触及了“成功的道路”这个被广为关心的话题。它也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这本书的组织比较松散,各章之间有很多重复的陈述,可以大段跳过。但我认为这本书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让我们关注“心态”这个问题。作者还提供其他的训练服务,包括网上课程Brainology。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也可算是一个广告吧。
http://www.brainology.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