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旧事之一----冰棍儿冰棍儿(旧文) (图)

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休憩的家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93日劳工节长周末,按照北美的惯例,劳工节一过,夏天就结束了。可是天气依然炎热,气温高达31摄氏度,因为潮湿,感觉像39度,全然没有秋天的凉爽气息。

    午饭过后,恹恹欲睡之际,听到卖冰激凌的小车从门前叮叮咚咚的经过。心里想着这恐怕是夏天最后一次了吧,于是匆匆忙忙拿了零钱,跑出门去,追上小车,买了一只哈密瓜甜筒,小心翼翼的捏在手中,小口儿小口儿舔着,沿着路边枫树的浓荫慢慢往家走,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

    记忆中北京的夏天,炎热干燥。因为热,午休时间也特别长,从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午睡时,听着窗外“知了--知了--知了”没完没了的蝉鸣,让人心情愈发烦躁,难以入睡。通常在你翻来覆去折腾到快睡着时,差不多快两点了,于是起床,大人上班,小孩儿上学。

下午上学之前,老妈通常会给5分钱买冰棍儿吃。冰棍儿车是白色的,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冰棍”两个大字,有的车上是“冰棍儿”三个大字,我更喜欢三个字的,因为一个“儿”字,少了一份生硬,平添了几分委婉俏皮。卖冰棍儿的还会三不五时的吆喝着“冰棍儿--冰棍儿”,更添了几分韵味儿。

    宿舍大院门口有一个卖冰棍儿的阿姨,容貌极为美丽,只可惜是哑巴。每当有小孩走近,她会先伸出三根手指晃晃,然后再伸出五根手指晃晃。那意思是说:“三分钱的小豆或红果冰棍儿,还是五分钱的巧克力或奶油冰棍儿?”。孩子们通常会同样伸出三个或五个手指,配合着提高了的音量喊:“我要小豆的!”,或“我要巧克力的!”。阿姨会笑着掀开木头盖儿,撩开白色棉被,拿出你要的那一种。我最喜欢的是小豆冰棍儿,喜欢慢慢嘬着(其实也只能慢慢嘬着,因为太硬,一咬,冰棍上就俩大白牙印),直到冰棍儿头上的红小豆颗颗分明的显露出来。然后用牙尖把小豆咬下来,略微使点劲嚼着,体会唇齿间那种甜凉,又充满韧性的感觉。

    到了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冰棍儿也跟着升级了---­-一毛二的奶油雪糕出现了。我到现在还记,是梯形的,颜色微黄,一根扁扁的棍儿挑着,用一张印着蓝色图案的蜡纸包着。吃起来是十分十分纯正的牛奶鸡蛋味,那种浓厚甘甜的滋味是现在所有大牌子的雪糕冰激凌都无法比拟的,大概是因为用得真材实料,少有香精色素的缘故吧。

    再后来有了双棒儿冰棍,双棒儿,北京话双胞胎的意思。两根一摸一样的圆柱形的冰棍儿冻在一起,用手轻轻一掰,就一分为二。味道和一毛二的奶油雪糕几乎一样,也是非常好吃的。这个也曾经是我的最爱。因为家住机关大院,到了夏天放暑假的时候,院里会给职工们(实际上是给小孩子们)发冰棍票作为福利,拿一张票去院里的小卖部可以换一根奶油雪糕或双棒儿。夏天表妹会到我们家来过暑假,所以双棒儿就是最好的选择。一张票儿换一根双棒儿,可是一掰就变成两根,两个人都有的吃,多好!那时候常想,发明双棒儿的人是多么聪明啊!

    还有大圆盒的冰激凌,记得是两毛钱一盒吧?蓝色的盖儿,上面有一只白色的北极熊,浓厚的奶油味儿。不能不提的还有桔子味的汽水,新鲜悦目的橙黄色液体,隐约可见一些细碎地桔子的果肉,装在铁皮盖儿的玻璃瓶儿里,上面有北冰洋三个凸出来的字,还有一个北极熊的图案,也是凸出来的,只是字儿和图都比较粗糙,摸着有点剌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开瓶的时候,“呗儿”的一声,手起盖落;紧接着“眦儿”的一下,一股白烟由瓶口妖娆而出,如同阿拉伯神话中的精灵一般;于此同时瓶中的汽水如同开了锅似的,腾起一串串细碎的泡沫。 

    奶油雪糕、双棒儿、大圆盒的冰激凌、桔子味的汽水----所有这些统统都是北冰洋牌儿的,童年里所有夏天的冰凉甘甜滋味几乎都来自于北冰洋。真的,北冰洋就等于我们的夏天。

   在北美生活多年,每到夏天,面对超市冰柜中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饮料和冰品,也会买一些来尝尝,可是尝了这么多,却没有什么深刻印象,难以忘却的还是那童年时的滋味。因为物质缺乏,所以格外珍惜,记忆深刻。物质极大丰富时,我们反而丧失了对生活的细微体验。

    行文至此,已是深夜,窗外秋风乍起,树叶婆娑,那一声“冰棍儿--冰棍儿”只在记忆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