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迎着雾一样的细雨,记者走进广州军区某炮兵团训练场,各类指挥车、雷达车、便携信息终端、通信电台琳琅满目。“今天的训练课目是‘单装终端标准化技能操作’。”该团侦察股长吴春介绍说。
记者有些纳闷:“以前怎么没听过这个课目,是新增设的训练内容吗?”
“过去炮手只要瞄得快、打得准就行了,操炮技术各有高招,现在必须与全系统内各个信息节点协调配合,否则就有可能出问题。为此,团里新增设了这个训练内容。”吴春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说明:在一次实兵实弹演练中,正当各类情报信息紧张有序地汇入指挥终端时,突然红灯闪烁,系统出现故障。经过反复核查发现,有个信息终端操作手为追求速度,操控动作比指挥终端的士官“快了一步”,使整个系统数据出了问题。
该团团长蔡建辉告诉记者,信息化火炮系统的侦察、指挥、打击、评估融为一体,每个操作手不但要保证本终端流程准确无误,还要与整个系统协调一致,炮兵群反应时间取决于整个系统的高效有序。这就需要一套信息化岗位的操作标准流程,通过科学训练,找到速度与精度的最优值。
随着铁甲轰鸣,一辆老式自行火炮开到训练场,操作手比照新装备的指挥、通信系统,重新制定作战训练程序。“这是刚刚完成信息化改造的老装备,我们通过改进它的操作流程和训练方法,使之融入到整个信息系统当中。”蔡建辉告诉记者,改造升级后的老装备形成战斗力,并不仅仅是发挥好自身的威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其与各类信息化装备系统实现无缝链接,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与上级联络中断,立即启动气象信息自主保障!”面对突发情况,蔡建辉从容果断下达指令。现场忙而不乱,各信息终端立刻调整步骤,加入气象探测操作流程。
“这个流程还不够科学,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训练间隙,蔡建辉拿起各终端记录的操作步骤说,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编组会随着战场损耗、调整、补充快速变化,主动探索制定各信息终端操作标准,才能以变应变,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王雁翔 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