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有道(3):宇宙万物的本源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现在让我们对着自己的心, 打开一部古老的典籍: 三千五百多年前,摩西在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上,开篇第一句话说:“起初神创造天地。”有人说,这是人类语言中最简洁有力、卓越华美的一话语。它能否与回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寻觅共鸣呢?

 

摩西作古一千五百年后,曾是犹太律法师的保罗呼应着摩西,在《罗马书》中以灵透、犀利的言语直剖人心:“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从这话我们可以推测,“本源”意识来自两个因素:一方面,上帝造人的时候,把祂自己放在了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寻找祂;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经验里,我们也知道,周围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有始有终,有生有灭,即便天体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一个牢固的观念: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是暂时的,都依赖存在的条件,因此都没有资格作万物的本源;既然这样,万物必须有一个源头,而且这个源头与天地万物都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那作为源头者必须具有一种极为独特而超越的属性:祂必须是自存自足的(self-sustainable)、永恒不变的;而祂自足自存的属性(即完全、完美性),逻辑上又要求祂必然是独一的——如果有两个源头,只要他们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一定至少有一个不具备完全性,也就没有资格作本源。同时,作本源的那一位在行为属性上还必须是永活的、有无限的能力;否则,可见的万物不能由祂而来。总括起来,这几点就是神的基本属性:完美自存、本质永恒不变、独一超越于万物之上、而且具有无限生命和创造之大能。而这正是本章第一节经文“起初神创造天地”启示给我们的丰富含义。所以,这句话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却包涵非常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宇宙观。当然,圣经不会给我们解释这么多;因为神已经把这些明明可知的东西放在了人心深处,只等圣灵的开启 。

 

有了圣灵的工作,我们才能知道神创造天地是一件事实。所以,《创世记》的第二句话就是: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这句话使上帝与被造界的对立更加鲜明,进一步强调了神的超越。同时,用四个关键词——空虚、混沌、渊面(代表死亡)、黑暗——来描述被造界的初始状态,是有极为深刻的含义的。这里的“空虚”不是物质的空虚(至少这里有水),而是指本质和意义的空虚,就是在秩序、生命、光明上的空虚。因此,这句话交代出一个与唯物主义截然对立的宇宙观:被造界在它自己里面没有绝对的本质,物质或现象界的客观实在性与本质界相比,是次级的[1]。 牛顿传的作者Richard Westfall指出:牛顿认为,无神论的根源在於“物体的表象本身被认为具有完全、绝对、和独立的真实性”(参见R. C. Henry, Nature 436, 29, 2005)。牛顿似乎锐认识到,我们观察、研究的“物质”,不过都是在空洞的现象界里面,它们本身没有绝对的真实性,一切被造物绝对的真实性和实质意义,都在神里面。

 

其实,从现代科学来看这一观念,就更有意思。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卓别林相遇,两位大师互相寒暄。爱因斯坦说:“卓别林先生,您实在了不起;您的喜剧任何人都明白。”卓别林则机智回答:“爱因斯坦先生,您才真是了不起;您的相对论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但这个幽默的确意味深长地说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给物理学乃至人类思维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其实,相对论的基本思维前提很简单,就是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不随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变化。看起来,这个假设似乎没有多大稀奇,但稀奇的是,它居然导致不可思议的逻辑后果:为了满足物理规律形式的不变性,我们通常认为的最“客观”的东西,比如物体的长度和质量,都必须随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而变化!也就是说,“物理规律”这种抽象的“意义”比物质的质量具有更高的客观实在性。

 

最后,命定物理规律的上帝比规律具有更高的客观实在性,上帝是终极的真实,是万有的本源。



[1] 其实佛教里面也有这个基本的观念,所谓“色即是空”。当然,佛教的这一认识比圣经《创世记》晚了近一千年,就是系统阐述这个观念的《传道书》也比佛教早二、三百年。参见梁燕城博士的有关讲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