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朋友-中国首例电邮案幕后故事(后记一)

2011 年的圣诞节,在这篇稿子杀青之际,我得到一个单独旅行的机会,与上述大部份朋友奇迹般地重聚,共同度过了几个难忘的日夜。

事情的起因是孩儿爸要趁节日单独带孩子回欧洲看奶奶,留给我一周千载难逢的清净日子爬爬格子。燕蔷闻讯,马上提出邀请:“你不是一直眼馋陈歌做的饭吗,到我家来吧,给你间屋子,哪儿写不一样,饿了他负责弄吃的 … … 误你事儿 ? 我们还没时间搭理你呢。 ”

极具诱惑力的建议... ... 我抵挡几下,很快败下阵来。孩儿爸一听,眼睛却瞪成两只玻璃球:“你?去燕蔷家?写东西?那绝对是个玩笑!” 停顿片刻,他晃起脑袋,“京!清!兴!京!清!兴!”地模仿着中文发音,做了个喋喋不休的手势。不过毕竟说好那是属于我的时间,他依旧帮我订上了飞往新泽西 Newark( 纽瓦克 ) 的机票。

我并没有意识到,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了 … …

行程临近,燕蔷突然打来一个电话:“文惠、小施、小金他们几家圣诞要去纽约看剧,听说你也来,特别高兴,正好一起过来凑凑热闹 … … ”

“你说什么?他们,那么多人,都来 ? 那 … … 我怎么写东西?”燕蔷提到的几人都是仍住在密执安 Ann Arbor 的老朋友,不是不想与他们相见,只是消息突然,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就看你的自制力了”,燕蔷若无其事地继续着:“其实你想大过节的光咱们几个也没意思,他们一来,加上老谭、老卢也住附近,哎,还有小熊、丰华他们,人多你就好找灵感了。那什么,你还想见谁?咱都请来吧 … …”

被燕蔷一通忽悠,我开始激动起来,立场皆无。实际上,她所提到的人,如果能单独见上一位我都会很高兴,无法想象全部聚齐更将如何。至于还想见谁 … … 特拉华和马里兰也算东岸吧 , 那有晓卉老朱和小孙啊。我都快忘乎所以了。

“我怎么早没想起来 … … 得赶紧打电话,晚了就来不及了。哎,就说别人全答应了,只等他们了 … … 这么定了,快行动吧。”燕蔷下了命令。

我渐渐发现,燕蔷,已经颇具老奸巨猾的风采,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朴实的小女子了。看来人脑子好使,其实想学坏也容易。

启程前一天我把家里那爷仨先送到 O’Hare 机场,孩儿爸又“京!清!兴!京!清!兴”一番,留下这样几句话:“反正我高度怀疑你会去燕蔷家做你声称要做的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你很多时间将跟一些中国人在一起至少吃喝个没完。我尽管不知道还有谁甚至不认识他们,仍祝你和所有人都玩得开心。”

通常情况下我不纵容他这种态度,但因自己心里有鬼,争辩的底气也不足,死不承认就是了。

2011 年 12 月 24 日,我拽着拉杆箱,中跟皮靴咔咔响,梦幻般地行进在机场大厅,同情地望着那些被孩子忙得团团转的其他女乘客们,好像重返青春岁月。伴着机身发出的巨大轰鸣,我的心也像自由的鸟儿,腾空而起,穿过万道霞光,跃上无际的蓝天 … …

我比别人提前一天赶到燕蔷处,除了午餐他们在外面为我接风,剩下的时间陈歌亲自掌厨,连杀带宰,半天之内我又吃了好几顿,恶补了以前视频时大饱眼福之余对口舌的亏空。

其实这只不过拉开了狂欢节的一个序幕。当我发现他们家食品堆积得堪比中国超市,餐馆指南罗列得好似广告公司,想到还要在此逗留五天,我隐隐感到回芝加哥后将不会再为所付不菲的健身会费心存惋惜,因为它们很快就能物尽其用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次日圣诞节午后正式来临。

由于有六路外地人马分别沿数条高速公路同时朝普林斯顿方向推进,主人不断地和他们及另外几位地主保持着联络,一时间陈歌、燕蔷加上我的手机此起彼伏,响个不停。陈歌左右开弓上下其手,划显示屏划到指尖发抖:“大虎,多亏你昨天先来,给我个热身的机会,要不然我现在死定了。你看这阵势,这哪还是我家,简直就是革命圣地延安,多少有志青年都在向这奔啊。 ”

燕蔷一边纠正他说:“什么有志青年,分明是一帮有志中老年”,一边忙着用最后的时机插花、备酒、调节室温 … … 我借口帮着收拾本来已经一尘不染的客厅,不断地透过那扇前面摆放着圣诞树的临街大窗向外张望,不知是否地板漆都被我擦掉一层。

终于一辆银色宝马 SUV 最先出现在视野中,缓缓停靠上车道后,下来了飘逸潇洒的小孙一家三口;不久驶来的另一辆轿车中走出了一位高大魁梧的型男 - 晓卉因与儿女在亚利桑那参赛无法脱身,派出老朱做全权代表 ;紧接着一辆接一辆挂着外州牌照的各类车等纷至沓来,沿着小街停出很远。

由于时间仓促,也由于我们故意保密,有些人事先并不知道另有何人到访,阵阵的惊喜充溢弥散在空中,燕蔷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可以想象,二三十个历尽奔波、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个个拖家带口,从天而降,时钟仿佛倒转回从前,是何等令人激动的场景。尽管面容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心好像从未远离,那份兴奋及安宁,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描述的。

这场温馨的聚会进行了整整五天五夜,内容上涵括了吃、喝、玩、乐;形式上分大部队集体出击及小分队个别活动;日程上有人需要提早离去还有人稍后赶来 … … 总之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至于我去燕蔷家的本来目的,让孩儿爸不幸而言中,已被彻底遗忘了。我只在众人去纽约时得到了几小时静思的机会,但成效甚微,还被他们回来后教育:要想搞写作,先得跟我们体验生活。

最可笑的是某次孩儿爸来电话时,正值室内人声鼎沸,我怕露馅,拖着没接,希望等一会儿我再伺机回复。不料他狂打不已,我只好请求众人配合,待喧闹的四周安静下来才敢接听。原来小虎吃腻了西餐,哭着喊着要喝粥,孩儿爸不得已来紧急讨教熬粥的核心技术。我按他唯一能够理解的方式随便编造着用几杯米、加几升水、煮几多时 … … 旁边已经有人捂着嘴笑得东倒西歪了。

刘丰华从外州探亲归来后也立刻赶来。尽管到美国后我、她、燕蔷三人分别相互见过面,但同时聚首这却是北大一别 17 年后的第一次,物非人是,说不出的开心。在美丽的圣诞树下,陈歌又一次次为我们按动了快门,笑容中露出无限感慨:“嗨,只差张曼了 … … 就是她,加上你们三个,当年把我折磨得多少次夜不能眠、苦不堪言呀。少了你们谁,这故事都没法完整啊。唉,怎么就这么绝,她是何苦呢 … … ”

丰华也轻叹:“ Yeah ,这么多年了,不知想了多少遍,我始终理解不了张曼,这真是我的心智水平所不能达到的。不然,我们在一起,像现在这样,逢年过节走走亲戚,让孩子也知道他们不是只有自己,该多好啊 … …”

的确,回首那场时间上浓缩在几张照片、空间上跨越万里的遭遇,真令人倍感韶华易逝,命运无常。连小孙和老朱等直接参与者、文惠和小熊等间接支持者,都难免唏嘘,难免称奇

有意思的是,有人提到国内发明了一个新词语,叫做“羡慕嫉妒恨”的,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据说比其它负面情绪都来得隐秘,能令人貌似无端地疯狂,而造成的后果也更具毁灭性。那么照此看来,张曼就该算做不幸沦陷的典范了。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有个名句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虽说谈的是爱情,但是联想起诸如友情、甚至亲情,又何妨不可同此借鉴。人都喜欢看戏,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大戏。按照人类至少存在百万年的理论,这出戏就已上演了百万年。能同时同地登台的人,也属欢喜冤家,待自己的戏份落下帷幕,角色的得失又有什么关系。

除了知道张曼也现居美国,我们没人有她的任何消息。当然在如今这样的信息社会,找到一个人并非难事。但就像一出已经谢幕的演出,也许可以偶尔回味,却再不需要重新走入戏内。仅愿张曼早已褪去昔日的捆绑,同样享受这圣诞和新年的快乐时光。

在度过了热闹的几个昼夜、咔嚓了无数张合影之后,每个人恋恋不舍地先后离开陈歌和燕蔷家,踏上了返回各自生活的归程。临行前大家约好今后将定期易地举办聚会,让友情的温暖继续陪伴着我们,在仍不免冰冷的世界,一路走去,拥抱每一个新的一年。

三天之后,另一场带着这次聚会余温的小规模 Party ,在密执安大学所在地 Ann Arbor 继续举行 … …

(未完待续)

花老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呵呵,谢谢,现在就熟了。祝好人都一生平安。
喜清静 发表评论于
小溪姐姐介绍我来看这篇纪实小说。一口气看完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真君子。真想给你一个大拥抱,又怕咱们不熟吓着你。
反正我是你的粉了。
dannyiii 发表评论于
can u upload some pic ???
花老虎 发表评论于
回复oiseau0的评论:
的确如此。人活得这么复杂真不值得。我有个好友在北京某重点之重点高中当头头,把我这篇文章发给全体高三学生学习讨论,当品德教育材料了,据说反响不错,没想到。
谢谢来访。抱歉回复晚了。
花老虎 发表评论于
回复mycellphone的评论:
对不起,一直没回复,照片有,得处理一下再发。谢谢来访。
mycellphone 发表评论于
能上一张4个人的照片吗?
oiseau0 发表评论于
羡慕=100, 嫉妒=5, 恨=-100.
花老虎 发表评论于
回复PlainMe的评论:
多谢来访。马上就完,只差几句后记了。再不打住我都不好意思了。
PlainMe 发表评论于
good story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chapter!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