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华裔在加拿大国际象棋圈的“主流”

发布国际象棋训练内心感受,招生信息,学生介绍;探讨国际象棋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学习国际象棋的价值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篇来自51.ca“加拿大国际象棋圈,华裔渐成主流”文章,将华裔参与国际象棋活动的“热度”与多伦多国际象棋学校和加拿大女子排名第一的华裔(我的女儿)联系了起来。无独有偶,在世界范围有影响力的chesstalk论坛也在谈论华裔的“主流”地位。

  Chesstalk的老板举办的一年一度的Chess Challenge比赛,虽然赛时和赛制上服从商业的需要,比赛不是很正规,但加拿大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学生参与度是数倍于加拿大棋联举办的正规少儿赛。这个比赛是按年级分组,每组取10名获奖杯。因此有12个冠军,12TOP10。今年的情况是,无论安省和魁省,12名各组冠军中10名来自于华裔。而魁省省府蒙特利尔的华裔人口占2%,安省省府多伦多的华裔人口占11%

  从中,看到了非正规比赛华裔少儿更占主流,取得10/12的成绩,而加拿大棋联的正式比赛,虽然华裔占的比重极大,但也只有1/3。再查加拿大棋联专业网站,按加拿大等级分排名前100位活跃棋手,华裔只占了8位(其中我的学生占3位),若按国际等级分排名,华裔只占7位(其中我的学生占3位)。华裔棋手获得国家级大师称号的不足20位,获得国际棋联大师级以上称号活着的棋手只有7位,其中男子,2位国际大师,2位国际棋联大师;女子,1位国际大师,2位棋联大师。

  以上情况说明,华裔在非正规的或非主流的国际象棋活动中占据主流地位,而在高层次,真正主流国际象棋正规活动中,尚处于“幼稚”阶段。主要原因,第一,国际象棋文化不是东方中国式的文化,华裔血液中的国际象棋文化浓度不够。第二,由于不懂真正西方社会崇尚的国际象棋文化,被国际象棋的商业行为忽悠,以至于费时费力地盲从末流。

  至于,如何用国际象棋“爬藤”,记住,即使“爬藤”,国际象棋要比钢琴之流背在身上轻松很多。但是,真正理解国际象棋文化,那藤是不用爬的,跳过去就行。问题是你如何真正理解国际象棋。有点像“功夫在诗外”的味道。看看加拿大近几年靠国际象棋进藤校的孩子,哪个是累得慌地,用尽muscle力气爬进藤校滴?再举个美国孩子赵大师,华裔,住在纽约(或附近),今年我看他也轻松进入MIT。人要有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被国际象棋商业化忽悠,你就是成为大师,也和藤校无缘。记住,这不是IQ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所谓”most fit”

  最近计划调研加拿大历届IOI,IMO等孩子进藤校的情况,准备和国际象棋进藤校的情况作一比较,我想,这个更有说服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