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之前,女儿参加了SAT1 考试。考前,她临阵磨枪,紧张到了几乎要崩溃的地步。觉睡不好,还暗示我万不可高估了她,一定要把她当普通孩子看待。我懂得她为何传这样的信息给我。其实,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说再多都是多余。该说的平时早就说破嘴了,现在能给与她的,就是信心、鼓励和放松。
昨天一大早,女儿就提醒我说,SAT1 的成绩凌晨会在网上公布。上学的时候,我看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昨天照样是忙碌又紧张的一天。从学校下完课,她开车去C市补习班。回到家以后,匆匆扒了两口饭,她的同学来和她一起做数学作业,直到夜里11点钟以后同学才离开。
晚上,她主动要求和我睡在一起。女儿问我:“妈妈,如果你知道了我的成绩,你会不会哭?”
“不会。”我很平静地回答。“你模拟的成绩我早就知道了。无非上下浮动一两百分而已。”
“如果比模拟还差呢?是不是我就上不了大学了。”
“怎么会。又不是一考定终身。这次考不好,就十月份再报名考嘛。总归是越考越有经验,分数会一次比一次好。”
“妈妈,如果我老是考不好,会不会就没有前途了?”
我很奇怪地看着女儿。在我的心目中,这个永远都对自己超自信的女孩,怎么现在变得如此自卑。这让我想起刘牧师说过的一句话,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类情感都是相当脆弱的,他们若是看不见希望,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
我给女儿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以前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女VP,就是高中毕业从前台接电话开始做起来的。而且,她利用工作的机会修完了MBA课程,拿上了硕士学位。我想告诉女儿的是,在美国到处都充满了机会。最重要的,是自己对学习知识要有极大的热情和动力。
我和女儿一直等到凌晨12点成绩还没有出来。于是,我们关灯休息。
清晨五点多钟,我醒来,看看身边的女儿睡得香甜。我摇一摇女儿,轻声说:“成绩该出来了吧。你要不要起来看一看?”
女儿靠近我, 用手搂着我的胳膊,像是在梦呓,喃喃地说:“我不想让自己哭。”
我以为她半夜里自个爬起来去查看了分数。我只好叹了一口气,拍拍女儿算是安慰她。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在厨房忙着做早餐,女儿则起床洗澡。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女儿大声喊我和她哥哥的名字。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跑向她的房间。
原来,女儿终于从网上查到了她的SAT1 考分。不出我所料,比平时的模拟测验高出了一百多分。在我看来,这个分数并不理想,但是对女儿来说,却是出人意料的巨大进步。
只是一霎那的时间,女儿的表情一下子就阴雨转晴朗,仿佛鲤鱼跃身,活泼精灵起来。
爱美丽恢复常态,顾不得理会我们,转身拿起iPhone 和她的朋友们用手机联络起来。她一边吃早饭,一边大方地让我看她和朋友在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在那上面,一大帮她的朋友都在交流SAT1的考试话题。有几个朋友考得不理想,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Sad和Disappointed。我看见女儿充满自信地安慰她朋友:“不要气馁,我考得也不理想,不过我相信我们下次会考得更好。怎么样?咱们一起报名,参加十月份的考试吧。”
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他们从不把自己与别人作无谓的比较。所谓竞争,是与自己的比赛。最起码,我知道我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做的。
别的不多说了。这下就好了。我等待迎接一轮接着新一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