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忠勇之家》剪辑(结尾部分)
英国人也爱国
——看电影《忠勇之家》(Mrs. Miniver)
以前总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爱国,后来才知道这是井底之见,就像任何球队都有其忠实的球迷一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爱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民族情怀与自豪感,而且其程度、其表现都不比我们差。一事当前,也都是一样的群情激愤,热血沸腾。美国电影《忠勇之家》就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这部1941年拍摄的影片,以细腻直观的手法再现了英国百姓在1939年,当德国法西斯入侵之时,是怎样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他们的抗战意志与精神不仅令侵略者的野心无法得逞,也令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充满了景仰与钦佩。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在于来自于视觉上的感受与心灵上的感悟,而不是什么滔滔不绝地说词。所以,如果说《忠勇之家》这四个字的中文译名,一开始会很容易令人产生联想,甚至会错误地以为这是一部说教电影的话,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一旦目睹了这部片子之后,这个担心也就无影无踪了。
诚然,这部影的片目的在于要讴歌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那些既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经历。不过编导诠释的方法,不是阵地上两军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更不是一种硬性的宣传说词,而是把一个直观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景况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在战争背景的覆盖之下,有关英国人真实生活的电影。它能够在1942年第十五届奥斯卡上一举夺下六项重要大奖,本身就说明这是一部当相当之好的电影,实际上它也确实是一部很美,很人性化,很文艺的影片。
该片的英文名字是Mrs. Miniver,直译过来就是米尼佛夫人。米尼佛夫人是这个位于伦敦郊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主妇,她的丈夫名叫克里姆·米尼弗,是一位建筑师。影片展现这一家人在战前和战争中的故事,其客观上的效果就是告诉人们,当和平被破坏,人的生命与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战争就不是军人之间的战争,而是全民的战争,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躲不开,都会被殃及。但是他们也更会被一种精神和责任感所驱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反击侵略者的战斗行列中去。
米尼弗夫人的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因为家里有游艇,丈夫克莱姆参加了航运队的支前服务,随时听候召唤去完成运输任务。一次他在夜里接到紧急通知,就匆匆地驾驶游艇沿着河道向集结地驶去,当所有的游艇和小船来到一艘巨大的军舰所在的水域时,军舰的扩音器里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
英国的40万远征军正被德寇包围在一处沙漠里,急需救援。他们这次任务是有极大的生命危险的,所以如果有人不愿意继续参与这项任务,现在就可以离去。可是那些成百上千条小艇小船没有一艘离开,它们跟在巨型军舰的后面,黑压压地布满了水面,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驶去,极其壮烈地去完成一个极为艰巨,又充满危险,但却是十分光荣与至关重要的任务。
克莱姆·米尼弗回到家时,已经是五天五夜之后了,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睡上五天五夜的觉。米尼弗夫人的儿子文生(Vincent)刚去了牛津大学念书,因为战争发生,他参加了皇家空军当了一名飞行员,也上了战场。在丈夫和儿子都在前线的这五天五夜里,米尼弗夫人无法入眠,她的心每时每刻都在他们身上。这天她还是早早就一个人到河边去等候丈夫的归来,可是没想到的是她赫然发现了一个因伤倒在草丛中的德军飞行员。
她看见一只手枪就在那个飞行员的手边之处的地上,正当她弯腰要把那支枪拣起来的时候,德军飞行员却一下子就把枪拿到手上,枪口指向了米尼弗夫人,要米尼弗夫人带他去她的家,他要食物,也需要一件大衣以便遮住自己的军服,借此能够方便他安全逃走。
米尼弗夫人一边满足他的要求,一边伺机把他的枪藏起来,并以最快的速度打电话报警,稍后警察来了,当警车到来之前,这个休克后又迅速恢复知觉的德国军人问她:你报警了?米尼弗夫人说:是。并接着说:这样对你有好处,你的伤情可以得到治疗,不会危及你的生命。
米尼弗夫人临危不惧,能够清醒冷静地与这个虽然受伤严重,但依旧凶狠狂暴的敌人周旋应对,并最终解除了他的武装,把他交给英国警察。这件事能够被如此地处理妥当,不仅说明米尼弗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也说明她对敌人既有满腔的仇恨,也有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她最后向那个曾经很凶恶的德国军人说的话,就很令人尊敬。
不仅如此,就连米尼弗夫人家里的佣人,也都积极地报名参加了空军战地服务团。因此把米尼弗这一家比作“忠勇之家”,完全符合事实,一点儿都夸张。他们佩得这个称呼与荣誉,因为他们是投身于抗击德军的正义之战、千百万个英国家庭的一个缩影。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民众,才使纳粹德国穷其所有的战争资源,也没有能够攻下英国本土,这是侵略者的噩梦,是英国人民的骄傲。
如果这部电影仅仅是如此这般地就事论事,满足于在这一家人忠诚英勇的精神与事迹上做文章,那也会枯燥乏味,缺少必要的吸引力与艺术感染力。当然好莱坞的编导不会这么弱智与低能,他们把该部电影的不同凡响之处,放在了片子开始之初的二十分钟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日常生活的全景与特写。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米尼弗一家人在和平舒适的环境里安居乐业,他们拥有大房子,好邻里,过着富裕美满的日子。除了上大学的大儿子,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和一个更小的儿子。一家五口人再加上一个厨师和一个佣人,全家人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米尼弗夫人同丈夫的关系,从他们彼此对望的眼神,就能看出这是一对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恩爱夫妻。米尼弗夫人端庄高贵,聪明贤惠。她的美貌与人品使她有魅力,有人缘,深得镇上人的喜欢与好评,就连小镇的火车站长詹姆士·巴勒先生,一名热衷于培育玫瑰花新品种的爱好者,也把辛勤栽种出来的新花种,以“米尼弗夫人”的名字来命名。
因此,观众眼前的这位米尼弗夫人不仅风韵迷人,仪态万方,更是个标准的好妻子,好母亲,好主妇,好街坊。她每天的生活忙碌又有意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因为有她而幸福。但她还是有一点小烦心,那就是她常常要因为太钟情于时髦的服饰,而心里甚为不安,为此免不了要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奢侈? 而暗暗地责怪自己。
她的丈夫克莱姆固然能够赚钱,但也同他的妻子一样,一方面舍得花钱,不吝啬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心里有时也会很不安稳。这次就是这样,他看中了一辆豪华汽车,尽管他也顾虑如果把这辆车买下来,是不是超出了自己的财务能力,但还是抗拒不了诱惑,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之后,他还是喜滋滋地把车买了下来。不过,他提醒卖方配合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告诉他太太汽车的价钱。
同一天,他的太太虽然是心里很挣扎,但还是下决心买下了一顶极为时髦但价格昂贵的帽子。晚上当他们在一起时,每个人都高兴地向对方汇报着一天的事情,包括都买了什么可心的东西等,但绝口不提到底花费了多少钱款。夫妻俩甜甜蜜蜜地隐瞒着各自的秘密,心里的不安与歉意还是能够隐约地感觉到,那个场面温馨又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就是这样的一种近似于完美的生活,却因为纳粹德国发动的战争戛然而止。电影以一种巨大反差的铺陈,对战争前后英国人的生活进行了极具张力的对比与描述,因而令有目共睹的事实更加不容置疑: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德军的空袭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夺取他们的生命。被侵略者带入到战争灾难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常态,从此与战争、与死亡有了不可分割的关联。
可是这没有影响到英国人的心情,小镇上的人在空袭的间隙里,照样举行舞会,也依然举行每年一度的花卉展,并进行评奖。酒馆照常营业,商店也天天开门。战争也没有能阻止年轻人的爱的向往,他们有娶有嫁,享受人生。米尼弗夫人的长子,二十岁不到的文生就是在战火中,利用短暂的两周休假时间,娶了贝尔顿女士的孙女,娇小可人的卡洛尔·贝尔顿为妻。
文生这个人物很有趣,他是个大学新鲜人,刚去牛津半年,可是那种踌躇满志,充满理想,又看不惯现实,极欲否定一切的样子,俨然已成为他身上的显著标志。他貌似疾恶如仇,动辄爱憎分明,许多事情都被他持之以鼻,惨遭严厉批判。例如,英国的贵族阶层,就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被他斥责为封建余孽。
所以当贵族家的贝尔顿小姐,为祖母的事情,突然主动找上门,请求米尼弗夫人予以帮助的时候,他恰好在场,并不请自答地口无遮拦、寻衅找茬,指名道姓地对贝尔顿小姐的祖母大不敬,说什么“贝尔顿女士是今日封建社会的活见证”。为此,米尼弗夫妇非常尴尬,对于儿子的严重失礼行为,他们连连地向贝尔顿小姐表示歉意,请她原谅。
可是这位年轻学子根本就没有想到的是,十八岁的贝尔顿小姐并不示弱,一点儿都不买他的账,只听她柔中有刺地问了一句,你都做了什么?听到这句话,这个自命不凡的大学生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贝尔顿小姐马上说,我每年暑假都在伦敦参加义务社会服务。言外之意是:收起你的自命不凡吧,与其振振有词地高谈阔论,不如脚踏实地做点儿事情才有成效。
这个桥段精彩之极,贝尔顿小姐的成熟,以及卓越的口才与伶俐之气,都跃然而出,令人印象深刻,对她顿生好感。想象不到的是,即使是是唇枪舌剑,睿智反击,贝尔顿小姐也是举止优雅,不失风度。而且她说出来的话,又在情在理,句句不可辩驳。令这位血气方刚,自以为真理在手的大学新鲜人,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不得已只好恼怒地拂袖而去。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米尼弗夫妇的这位大公子却是个能屈能伸的可造之材。第二天他没有去镇上的舞会,却托人给贝尔顿小姐带了张条子,把她从舞会上约出来。在贝尔顿小姐收到条子的那个节骨眼上,她正在同米尼弗夫妇聊天。贝尔顿小姐问:怎么不见文生来?米尼弗先生不无幽默地回答道:他正在为成熟的话题痛苦万分。
这位乳臭未干的男子汉还真是很有点手段,也很会精神战。他看见贝尔顿小姐乖乖地如约而来,竟然第一句话就说,我约你出来并不表示我昨天做错了。弦外之音是别太得意了。和蔼可亲的大家闺秀、贝尔顿小姐当然知道他的心理活动,怎么会不给他面子?马上笑咪咪的回说:那倒是。
贝尔顿小姐这样知趣,让文生很开心,他那个大男孩的虚荣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打开话匣子,主动地跟贝尔顿小姐提到他童年时见到过她的记忆。说到高兴之时,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很是可爱。贝尔顿小姐虽然只有十八岁,可是同他在一起,还真像他的大姐姐,比他沉稳懂事得多了。
他们谈了几句,话题自然就说到了正在进行的舞会,贝尔顿小姐问他为什么不去参加呢?这个问话,似乎又触痛了他的某根神经,他马上显出一幅忧国忧民状,似乎很痛苦。他反问道:这是该享乐的时候吗?贝尔顿小姐随即以他的口吻回问道:这是该放弃幽默的时候吗?
这一句话赶话而说出来的话,又象是这个大男孩一直在等着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这个自以为重任在肩的大学生,他先是愣了一愣,随后只见他那绷紧的神经立时便松弛了下来,欢欣的笑意马上取替了僵硬的笑容。贝尔顿小姐的这句话,解开了他的心结,他释怀了,开始由衷地信服贝尔顿小姐,把她视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了。
接下来的一幕轮到米尼弗夫妇大为惊讶了。这对青年男女一起返回舞场,看着他俩像老朋友一样地亲密地跳着舞,文生的爹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昨晚那个当着他们的面,向贝尔顿小姐发难的宝贝儿子吗?儿子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与贝尔顿小姐和好的事实,令这对夫妻惊喜不已。
哪有父母不向着自己的儿子的,这二老高兴啊,那叫一个开心,是偷着乐的那种抑制不住的开心。他们能不乐吗?昨晚贝尔顿小姐给他们的印象太好了。是的,儿子也不小了,该有女朋友了。在他们的心里,好象已经把贝尔顿小姐当做准儿媳的不二人选了。
与卡洛尔·贝尔小姐只见了三次面,这个初生之犊文生就敢胆大包天地跑去贝尔小姐家,向她的奶奶提起婚事。这件事让见多识广,身份显赫的贝尔顿女士坐不住了,卡洛尔毕竟是她的亲孙女,从小就与她相依为命,况且此刻卡洛尔才十八岁,她要亲自来会会这个未来的亲家,文生的母亲,米尼弗夫人。
当然她不会刚坐下就说同意,而且她也没想同意,所以上来就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同意,阴沉着脸,毫不客气地就给满脸笑容的米尼弗夫人来了一个下马威。理由是孙女还年轻,现在又是战时,不应该是考虑这件事的时候。这个理由也不牵强,虽说有几分冠冕堂皇,但也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米尼弗夫人对老太太充满了敬意,但是讲起话来却不怯场,她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对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席话说得情真意切,滴水不漏,最后让这个一向高傲的贝尔顿女士都不得不说出这样的话: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他们用你的名字来为玫瑰花命名是对的。
至于米尼弗夫人是用了什么招数说服了这位心高气傲的贝尔顿女士?电影里有详细的描写,两个准亲家之间的那场对话精彩感人,可以说是一个心灵交战的精美范本。从中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爱,对婚姻,以至于对生命与死亡的一些看法,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在具体事情上的本能反应,值得称道与回味。
这一段剧情,既让人见识了米尼弗夫人的真诚与智慧,也让人了解了贝尔顿女士的不幸身世,使人更加同情与尊重她。双方家长在情与理上,为一段纯洁的姻缘达成了一致意见的过程,也让观众感悟出,这个民族能在世界历史进程的某个阶段领先群伦,成为日不落帝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与国民素质,实在是具有一定的档次,因此德军能够以势如破竹般地气势横扫欧洲的其他国家,但是却无法撼动英国。对此邪恶的法西斯们束手无策,好像是碰到了真正的铜墙铁壁。纳粹军队的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神话,被英国人坚不可摧的信念与意志打破了。
可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婚后只有两个星期,人人喜欢的贝尔顿小姐就在一次空袭中,被德军飞机上射出来的枪弹击中,而香消玉殒,失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在这之前,当她与文生从苏格兰度完蜜月回来的那个晚上,她与她的婆婆米尼弗夫人还曾有过一个有关在战争期间,要正确对待生死的谈论。
她说她做好了准备,她不怕说出这个事实,她的丈夫做为一名飞行员,随时都有可能会为国捐躯,他也要她的婆婆有这个思想准备。不过世事难料,身在后方的贝尔顿小姐却不幸蒙难了,成为这场战争的又一个牺牲者。为此文生痛不欲生,米尼弗夫妇和贝尔顿女士也都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爱她的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接下来的镜头是,教堂正面的墙壁已经被德军的空袭炸得支离破碎,痛心之极的教父站在瓦砾上,面对着为死难者哀悼的人们,大声谴责法西斯的暴行。这次空袭中,共有三位平民丧生,其中就有两个星期前刚在这座教堂举行过婚礼的贝尔顿小姐。神父做为上帝的仆人,是不会轻易动怒的,可是今天却不然,他的声音是这样回荡在这座几乎被炸成废墟的建筑里:
你们心中必然会有疑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他们?他们是战斗员吗?为什么要他们牺牲?我该告诉你们答案,因为这不仅仅是属于军人的战争,而且也不只是限于战场上的战争,也包括了城市和乡村,工厂和农场,家庭和心里,还有一切爱自由的人,男人,女人和小孩……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是我们的战争,我们都是战士,我们要打败他们,打败一切敌人。
在英国,教会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战争开始时,老百姓在收音机里听到了首相的战争动员令,以后报纸和教会的跟进就是国家对战争的继续动员与后续指导。报纸上的报道,教会里神职人员的布道,都鼓舞与激励了民众的信心与斗志。英国人不分党派,不分阶层,在捍卫生命与生存的权利上,毫无保留地团结一致,向侵略者说不,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战争中显示出了空前的真实与壮观。
这部电影一问世就被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赞誉为“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一百艘战舰。”片中米尼弗夫人刚毅坚韧的品格,成为了战时英国人的精神象征。本来这部影片的剧情就是取材于英国女记者珍斯特·拉瑟的战时通讯报道集,大导演威廉·怀勒 (William Wyler)又以他一贯的才华,将它注入艺术的元素,用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普通事情,来尽显英国人的爱国情怀与英勇事迹。
英国人也爱国,他们的爱国程度绝不逊于我们。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却与我们有着不少的不同。看上去他们的国家权威在战争中不甚明显,在电影里也确实没有看见过任何一个政府官员出现,触目而及的都是一个又一个平民百姓。可是这些人又好像是集合在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下面,具有高度的组织与纪律性。每一个人都拼命向前,全力以赴,却又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效率很高。
前方与后方的界限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米尼弗夫人的一家人,连同这个伦敦郊区小镇上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好像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人人都身在前线。他们本来是每一个不同的人,现在却像是同一个人。他们步伐整齐,意志坚定。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并清楚怎样去做。敌人在这样的民众面前,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影片中米尼弗夫人,米尼弗先生,他们的儿子文生,他们的儿媳卡洛尔,还有他们的亲家贝尔顿女士等,都是这样一群可亲可爱可敬之人,由他们组建起来的家庭,当然一个个都是当之无愧的忠勇之家。他们用行动写下了一曲曲捍卫自由的赞歌,鼓舞与激励了同法西斯暴行进行英勇抗击的人们。
因此,他们不仅仅是一组鼓舞人心的艺术形象,也是生活中一批有血有肉的真实群体,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故事更是有关那段非常时期的一个宝贵揭示。因为这部影片就如同是一个记录器,为历史留下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这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巨大功绩,他们的创作很少屈从于艺术之外的干扰与压力,可是艺术为正义服务的良知却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他们的作品与真实的生活互为一体,紧密结合。在影视阵地上,他们也是一群忠勇之人,所以才能够造就出一部名为《忠勇之家》的经典之作。为此,人们不会忘记,英国人也爱国,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电影《忠勇之家》链接:
http://v.pptv.com/show/lMrUUrogkM4xr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