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博克


今天又看了一下朱伟的日知录,想起一些故事。

文人博克中,朱伟是比较能坚持也写得认真的。他的日知录,读下来基本能长些知识,文字老到,也能透视些今日新闻的操盘手法。可惜的是有时候还是喜欢卖弄些咬文嚼字,训诂训得新新人类不大喜欢。

1993 年,大约是他的 被关闭后的几年,他也游走江湖开始扎钱。 3 月里的一天,他和他的美术搭档兼经纪人吕梁来到我们在王府井的编辑部。二人和我们的强人女主编讨价还价了两个小时,主要的意思是要给我们做包装。从封面到封底,到栏目策划,到标题炒作,到文字统筹。当时我们的杂志还小也刚刚创刊,堂堂的人民文学小说主编,东方纪事主编要来操刀,我觉得还是有点兴奋。但没过一个礼拜,这劲头就下来了。

吕梁的第一期封面策划抛弃我们原来的路子,要上当时快要过气的名人宋丹丹。主编征求编辑意见,我初出茅庐就摇头。当然我的摇头不算数,封面还是上了。接下来的内容部分,我和朱伟 ( 那个年代我见人就叫老师 ) 朱老师开展了认真的探讨 - 所谓探讨,就是不服的意思。记得有一回我整了个长篇头条,调查粮食多了卖不掉农民反受苦,朱老给我改得乱七八糟,整个结构都变了。我跟他说要改成这样就别写我的名儿了,我不发了。

作为祖国当年的名编之一,朱老关起门来跟我谈话。他说,一个稿子好不好我看一眼就知道。我说我知道你培养了二三十号著名作家,但杂志不是小说,新闻不是虚构,农民现实不是主人公心里,我自己跑的东西我有把握 --- 当然当时不知道老朱居然今天能混成三联老总且生活周刊也还办得有些姿色。

直到后来我自己混到一个稿子看一眼就知道好不好用不用,我发现当时老朱的话还是有些道理。初出茅庐强词夺理,我那个稿子没怎么改动后来还是上了头条。但作为一名编,朱伟当年能和一记者编辑作者探讨,就像现在他能抽时间写博克回答网友提问,其作派真是令人起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