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塔图尔克纪念馆出来,我们又奔向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在伊斯坦布时由于时间太紧,很多地方都来不及参观,其中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能够去看伊斯坦布考古博物馆。现在来到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是我们的必看。
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 (Anatolian Civilization Museum)
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位于安卡拉旧城区古城堡附近,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其收藏品以安纳托利亚这块土地上的古代历史文物为主 轴。展品大致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石器铜器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亚述帝国(Assyrian)、 弗里吉亚(Phrygian)、乌拉尔图(Urartian)、吕底亚 (Lydian) 直至奥斯曼时期。其中曾经在安纳托利亚历史上扮演极重要角色的赫梯(Hittite)文物,占据展厅的主要空间。这座博物馆1997年曾获得欧洲年度博物馆大奖。我们到达时博物馆正在维修,所幸他们将重要的文物集中在两个大厅,我们还是能够欣赏到他们珍贵的收藏,见识安纳托尼亚源长悠久的文明史。
博物馆建筑是15世纪奥斯曼时期的一个市场
博物馆的庭院摆满了各个时期的石雕,其中古希腊和罗马的石雕大多没有头。据说是因为伊斯兰教严格禁止崇拜偶像,所以许多希腊和罗马時期雕塑惨遭断头。
赫梯碑
出土于孔亚西面的Fasıllar village 所以又称Fasıllar 碑。雕像高8米、宽2.7米、重达70吨。雷神一只脚站在山神头上,旁边是两头狮子,出自1300 BC的赫梯帝国时期, 这里是复制品。
刻有楔形文字的赫梯铭文石碑
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和愛琴海地区诸文明之间的主要链环之一,在安那托利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赫梯人属印欧语系人种,于公元前2000多年代迁徙至安纳托尼亚。赫梯人融合当地哈特人( Hattian)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城邦为主的赫梯国家。 初为城邦小国,后以哈图撒斯( Hattuşaş )为中心形成联盟,渐趋统一。公元前1650年,赫梯王哈图西里一世(Hattusili I, 1656–1626 BC )统一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各个城邦国家,建立了赫梯王国,定哈图撒斯为首都, 自称赫梯伟大的王,史称赫梯古王国。赫梯国家建立后迅速发展,并不断向外扩张,其势力范围很快到达叙利亚北部地区。 哈图西里一世之后,其继承人穆尔西里一世(Mursili I , 1626–1586 BC) 把征服的矛头指向了两河流域南部,并于公元前1595年攻陷巴比伦城,古老的巴比伦王国从此终结。赫梯成为西亚的首屈大国,世界上最早的帝国。随后由于王位的争夺,赫梯帝国陷入短期的混乱。公元前14世纪,在雄才大略的国王苏皮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 1375-1335 B.C.)的统治下,赫梯帝国重整雄风,进入其顶峰期。 赫梯人积极向叙利亚推进,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利亚地区,使埃及感到严重的威胁。
约公元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1303 –1213BC )即位,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埃及与赫梯的大战随之爆发。战争持续了几十年,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而亚述(Assyrian)的发展已开始威胁到赫梯帝国的安全。 于是由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世三(Hattusili III, 1267–1237 BC ) 提出,经埃及同意,双方缔结了和平条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和平条约。埃及人把战争的记载与和约全文刻在了卡尔纳克神庙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上,至今这些文字还保留着。而在哈图斯的考古挖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刻着楔形文字的铭文石板,其中有45封与此条约相关的信函。 条约签订后,赫梯王以长女嫁给拉美西斯二世为妻,通过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
左图,刻着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的战争场景;右图,赫梯哈图斯出土的合约铭文
埃及战争后,赫梯帝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本来就不甚稳固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即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帝国迅即崩溃。帝国瓦解后,赫梯的传统和风俗一直延续下来。 赫梯人散落在安那托利亚高原中部、东南部以及叙利亚北部地区,形成一些独立的赫梯王国,继续显赫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一直持续到700 BC。这一时期史上称为后赫梯时期(Neo-Hittite) 。 公元前8世纪初,亚述帝国崛起、扩张,这些小国被纳入亚述国家版图,赫梯人政权不复存在。
赫梯人1千多年的统治其遗址遍布安那托尼亚。在近代的考古发掘中,各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大多收藏在这里。下图标示出安那托尼亚的赫梯遗址,红色为赫梯帝国遗址,黑色为后赫梯时期遗址
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石雕像。这是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马拉提亚(Malatya)的狮子山 Aslantepe 出土的King Tarhunza雕像。 石像高3.18米 ,他身着长袍、手拿酒杯、脚穿拖鞋,为后赫梯时期作品。
国王 Tarhunza (900-850BC, Aslantepe)
后赫梯时期(Neo-Hittite,1200-700BC)
Aslantepe
马拉提亚的Aslantepe 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地区,是上古时期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在青铜时期是以苏瓦部落(Isuwa)的中心。城市后被赫梯人发展。赫梯帝国灭亡后,马拉提亚成为后赫梯时期(Neo-Hittite)的中心直至770 BC, 城市毁灭于卡米仑人的入侵 。遗址发现有城墙、王宫和大量的石雕。
王宫门前的石狮,其身上刻有楔形文字(1050-850BC, Aslantepe)
城墙上的浮雕
国王 Sulumeli向天神供奉祭品牺牲(1050-850BC, Aslantepe)
狩猎(1050-850BC, Aslantepe)
加西恩得普 Gaziantep
加西恩得普 (Gaziantep) 是土耳其东南部的一座古城,其历史可追溯到赫梯帝国时期 ,被联合国列入世界城市遗产名录。它原名叫 Aïntap,是赫梯语“国王的土地”的意思,至今这个名字还在非正式使用。 加西恩得普有着富饶的农业资源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民族如赫梯人(Hittites)、亚述人(Assyrians)、乌拉尔人(Urartian)、巴比伦人( Babylonians)、 波斯人(Persian)、希腊人(Greeks)、亚美尼亚人 ( Armenians)、罗马人(Romans)、拜占庭人(Byzantines)以及阿拉伯人(Arabs)都在此地生活统治过。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城市在几千年的改朝换代中并没有毁灭,而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此地出土的大部分文物收藏在柏林的帕加马博物馆和加西恩得普文明博物馆,这里只有少量的展品。
狮身上的日月神(920 - 900 B.C.,Gaziantep )
站在前面的月神身背双翼,帽子有新月标记;日神在后,帽上有长着翅膀的圆盘,他们手拿锤子、斧子站在蹲着的狮子身上。
女神 Kubaba (900 - 700 B.C. ,Gaziantep)
玄武岩石雕,图案细腻的帽子,卷曲的头发显示了雕刻的精美。长袍的流线衬托出人物栩栩如生。女神右手都拿着镜子,左手拿着麦穗或人偶,象征其母神的地位。
喀卡密许 Carchemish
喀卡密许(Carchemish)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青铜后期成为赫梯帝国最重要到城市之一,于公元前11世纪抵达其顶峰。它位于安纳托利亚东南与叙利亚交界处,是赫梯与亚述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赫梯帝国发展出优良的冶铁术,成为西亚各国铁的主要供应者。由于贸易往来频繁,亚术的楔形文字也传入安纳托利亚,成为赫梯人熟悉通用的文字。赫梯帝国毁灭后,城市并未摧毁,随后成为后赫梯王国的首都与贸易中心。 在国王 Kuzi-Teshub的统领下,喀卡密许再创辉煌,Kuzi-Teshub也号称自己是伟大的国王(Great King)。后来在不断的战火中喀卡密许逐渐失去统治主导地位,衰退为一般的地方城市。
遗址发掘的场景
喀卡密许王宫墙上的浮雕
国王 (1170BC, Carchemish)
上图,列队的战士(700 B.C. );下图,国王 Yariris 和 国王 Kamanis 以及其家人(800 B.C.)
手拿武器和坐着战车的战神(920-900B.C., Carchemish)
喀卡密许王宫前石雕
坐在狮身上的天神Atarsuhis(1050-850 BC) 左为实物,右为还原图片。
赫梯帝国时期(1700-1200BC)
哈图撒斯 Hattuşaş
位于博阿兹卡莱( Boğazkale )的哈图撒斯 (Hattuşaş) 是古代赫梯帝国的首都。 公元前6000年这里已有人类居住的痕迹。公元前3000年,哈特人(Hattian)集居在这里,后来的赫梯人侵占并发展成城邦。 公元前19世紀至18世紀,亚述商人在這里建立了贸易点和居民区,考古发现当时的楔形文字的銘文已经引入哈图撒斯。 大約公元前1700年,哈图撒斯曾被烧毀。 公元前1650年,哈图西里一世(Hattusili I)统一了各城邦小国,建立赫梯王国,定都哈图撒斯 。此后,城市不断扩大,公元13世纪城市抵达鼎盛時期,其面积达1.8平方公里,由內外兩道长达8000米的双层城墙所包围。城墙用大石块垒砌而成,城门上都装饰着巨石雕塑。守卫着斯芬克斯之门的是两座狮身人面像兽雕塑,守卫着狮子之门的是一对仰天咆哮的石狮,而守卫着皇家之门的则是手拿武器的战神。据说,守卫南门的一对斯芬克斯石雕曾被德国人带走修复,其中一只归还给伊斯坦布博物馆,另一只却展出在柏林的帕加马博物馆。在土耳其政府的长期多方面的要求与斡旋下,才与2011年返回故乡。城市中有70多座神庙,故又称神庙之城。內城有宮殿和神庙,外城有勇士、獅子和斯芬克斯的浮雕裝饰。城北牆外有一座石刻陵墓和石窟神庙,庙墙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宏大的銘文巨石;城西北有供奉太阳神和雷神的神庙。城市于公元前1200年随着赫梯帝国的灭亡而毁灭。直至公元前 800 年弗里吉亚人(Phrygian)来的这里,将城市重建。遗址包括风神铁休普 (Teshup)的巨大神庙、双重城墙及其皇家之门(King’s Gate)、狮子之门 (Lion Gate) 和地门(YerKapı,即地下隧道)。 整个地区现在被开辟为博阿兹卡莱国家公园(Boğazkale National Park),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哈图撒斯的皇家之门(上图)和狮子之门(下图)
哈图撒斯的皇家之门(上图)和狮子之门(下图)
博物馆里展出的真品,皇家之门的战神(1400BC,哈图撒斯)
王宫大门的石狮 (1400-1300 BC,哈图撒斯)
哈图撒斯城墙上的浮雕
手拿武器和坐着战车的战神(1400-1300 BC,哈图撒斯)
神与生命树(1400-1300 BC,哈图撒斯)
刻着楔形文字的石碑(1300-1200 BC,哈图撒斯)
雅兹勒卡亚 (Yazılıkaya)
雅兹勒卡亚 (Yazılıkaya)位于哈图撒斯东北1公里处,是哈图撒斯的圣地。 66座气势雄伟的雕像沿着两排天然的柱廊,在列队阔步前进:有的身携巨大的弯剑,头戴锥形冠;有的身着松垂的长袍。他们是赫梯人信奉的众神,左边为男神,右边为女神。 这里是建立在岩石上的祭祀赫梯众神的露天神殿,考古学家相信赫梯人庆祝新年、祭拜神祇就在这里举行。神殿建于公元前13世纪后半叶,苏皮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 1375-1335 B.C.)时期。
赫梯12 神(1300-1200BC,哈图撒斯)
阿拉加霍裕克 (Alacahöyük)
在哈图撒斯东北面36公里处的阿拉加霍裕克 (Alacahöyük)从青铜器时代起就是哈梯文明的中心,也是重要的赫梯城市。在阿拉加霍裕克城南有一斯芬克斯之门(Sphinx Gate),由两块高13英尺的巨石守卫着大道,巨石雕刻着7英尺高的斯芬克斯。城门之后是一个大型建筑。城墙的下部装饰着大量的浮雕。此地还发现了13座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金、银、铜器,将在另外章节中介绍。
斯芬克斯雕像(Sphinx,1400BC )
斯芬克斯之门遗址(1400BC ,Alacahöyük)
斯芬克斯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当时的传说中有三种斯芬克司——人面獅身的Androsphinx,羊头獅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圣物),獅身鹰头的Hieracosphinx。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司描述為一只长有翅膀的 公牛,长着人面、絡腮胡子,戴有皇冠。赫梯的斯芬克斯似乎增添了更多的种类,我们可以看到:
人狮双头狮身(800BC,出自Carchemish)
长着絡腮胡子、戴有皇冠
牛头人身
人头狮身
牛头人 (Kusarikku) 和狮身人 (Ugallu) (800BC,出自Carchemish)
阿拉米(Aramean)类型的斯芬克斯 (700BC,出自Zincirli)
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赫梯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首要特征就是多元化。 赫梯人来到安那托利亚后迅速融入当地土著的哈梯人文化,并吸收印欧人的其他移民——帕莱人和卢维人的文化,接受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胡里人的民族文化以及叙利亚的地方文化,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包并的赫梯文化。他们借用亚述人的文字、符号拼衍出自己的文字。同时,由于安那托利亚地理位置,赫梯人也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古埃及文化、兩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早期文化的交流中充当了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