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维多利亚,我的犹太朋友特意坐船从温哥华来看我,一数,我们已经认识29年了。除了在圭尔夫大学一起学习的两年,后来又在加拿大农业部试验站替杜邦公司做关于“不织布”的试验,和他们一家成了好朋友,看到很多相同的价值观的东西,也了解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观点,给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门认为知识是他们真正的财富,是别人无法夺去的财富。这是和他们被赶出家园,到处流浪得出的结论。
正好看到这篇文章,特转过来,看看我们该学些什么?
犹太人的教育
转自 初志军__家庭教育2012-09-15 21:08:15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8c9c3b00101h2s3 [查看原文]
据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最重视教育,一个是人,一个是犹太人。显然,犹太人的教育不但比华人成功,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成功。在全球只有1500万的犹太人,在世界总人口中只占0.3%,可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却是其它民族的一百倍。犹太人不仅在科学领域,在经济、思想等领域出现的全球领袖人物也比比皆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基辛格、以及格林斯潘和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令亚洲闻之色变的索罗斯都是犹太人。可以说,二十世纪,全球在很大程度上笼罩在犹太人的影响之下。美国人有句话,全球财富在美国,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口袋里。
犹太人在美国560万,占美国人口比例只有1.9%,但是在排名前四百名的美国富翁中,有一百人是犹太人。美国犹太人的平均家庭收入高出美国平均水平40%。犹太人在美国从事的大多数是医生、律师、商人、教师等行业。犹太人不但“控制”着华尔街,“统治”着荷里活,甚至“操纵”着全美新闻媒体。美国的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为犹太人所拥有,美国的三大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老板也都是犹太人。美国的三大图书出版商—兰顿出版社(Random House)、西蒙苏斯特出版社(Simon Schuster)和时代图书公司都是由犹太人所拥有或者经营的。一直有争议的媒体大王默多克也是犹太人。
1.书是甜的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些象征的意义,即为: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犹太人不焚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所公共馆。在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2.抢不走的宝贝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从而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也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在本世纪初,美国工业管理委员会发现,犹太母亲的就业率低于其他民族,她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上学。而当时同为移民的意大利人对美国的教育疑虑重重,特别是来自西西里或意大利其他贫瘠地区的人,他们把孩子当作田里工作的好帮手,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剥夺。由于看不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其结果是:逃学多、辍学早、成绩差、少年犯罪率高。而犹太儿童则因学习成绩好,听话和总的行为良好,被老师所喜欢。
3.学者比国王伟大
当其他民族将王候、贵族、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的时期,犹太人却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使拉比——教师和智慧的人得到极高的声望。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缴税。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心力,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让他们缴税,而且要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有一条犹太格言是这么说的:“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能嫁给学者也是值得;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在犹太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还重要。假如父亲和教师双双入狱,而且仅能救出其中一人的话,孩子就会决定救出教师,因为在犹太社会里传授知识的教师非常重要。
以后,当学者的声望从宗教学问转移到市俗学问上时,大学里的学位特别是高学位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一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位或几位博士更为荣耀的了。其结果是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专业人才,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他们的人口比例。
4.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和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无疑,犹太人出名的口才和智力测试中的高分同这一点不无关系。 5.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增长智慧。
犹太民族非常看重学问,但是与智慧相比,学问也略低一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在犹太人看来,这种人即使有许多知识,也派不上用场。而且,知识必须为善,用知识做坏事,知识反而有害了。为此,犹太人认为,知识是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
6当孩子做错事,最严厉又有效的方法是不要打骂而是大家都保持沉默,不再理睬他。。。。
7.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要赞扬他人品,而不是行为。
1.书是甜的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些象征的意义,即为: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犹太人不焚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所公共馆。在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2.抢不走的宝贝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从而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也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在本世纪初,美国工业管理委员会发现,犹太母亲的就业率低于其他民族,她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上学。而当时同为移民的意大利人对美国的教育疑虑重重,特别是来自西西里或意大利其他贫瘠地区的人,他们把孩子当作田里工作的好帮手,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剥夺。由于看不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其结果是:逃学多、辍学早、成绩差、少年犯罪率高。而犹太儿童则因学习成绩好,听话和总的行为良好,被老师所喜欢。
3.学者比国王伟大
当其他民族将王候、贵族、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的时期,犹太人却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使拉比——教师和智慧的人得到极高的声望。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缴税。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心力,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让他们缴税,而且要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有一条犹太格言是这么说的:“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能嫁给学者也是值得;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在犹太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还重要。假如父亲和教师双双入狱,而且仅能救出其中一人的话,孩子就会决定救出教师,因为在犹太社会里传授知识的教师非常重要。
以后,当学者的声望从宗教学问转移到市俗学问上时,大学里的学位特别是高学位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一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位或几位博士更为荣耀的了。其结果是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专业人才,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他们的人口比例。
4.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和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无疑,犹太人出名的口才和智力测试中的高分同这一点不无关系。
犹太民族非常看重学问,但是与智慧相比,学问也略低一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在犹太人看来,这种人即使有许多知识,也派不上用场。而且,知识必须为善,用知识做坏事,知识反而有害了。为此,犹太人认为,知识是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