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儒家典籍《孟子》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讲的是文明史,它分类了17种文明,华夏文明是其中一种。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都衰落了,华夏文明为什么还能延续到现在? 它的结论很有意思,就是少数民族的侵袭,不断把野性的(文明)注入中原,给本该腐朽的文明又注入野性的、新鲜的血液,让它延续下来。只有挑战才能真正激起具有创造性的应战,中华民族是在无数次的被迫应战中壮大自己,生存下来的。-- 王石


抗战初期,中国从军队到老百姓被日本军队的禽兽不如的行径还不了解,吃了很多亏,白白死了很多人。如果没记错,南京大屠杀有10几个日军把上千老百姓关在礼堂里,一个一个杀害,那时的国人是多么老实!抗战后期的军队和人民都比以前要勇敢许多,打出了血性,明白了不反抗就是死。这个是不是就是毛主席讲过的"青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不野蛮就让日本鬼子给灭亡了。




下面中国人和犹太人的讨论,让我想起王石的这段话《王石哈佛问道》。搬上来和大家分享,抛砖引玉,见见谅!如果版主认为不妥,删除了也无所谓。(但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是衰败的原因,是我们没学到精华而已。)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说:“我们现在已经发现,艰苦的环境对于文明来说非但无害而且是有益的。”从这个角度说,上帝的最爱,也许是犹太人,他以此民族为抽样,要向极限里检验人类的质量。上帝几乎把生命赖以生存的一切都从犹太人那里抽掉,上帝甚至把土地和家园都从犹太人那里拿走了。


如果仅只是拿掉了土地家园,也许还看不出上帝检验这个民族的决心。没有了土地家园,也就丧失了从事农业的可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农业一直是人类主要和 稳定的生存来源,远离土地,就等于靠近饥寒交迫。更有甚者,如果拒绝接受当地多数人的宗教,就连参与公共生活和从事一些自由职业也被禁止。面对宗教的不 满,面对整个社会的反对和歧视,精神上的压力甚至要大于经济上的压力,薄弱者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神抛弃。

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犹太人突破了那个流散民族被流散地人同化的法则。--读汤因比《历史研究》


“犹太人为什么不能怀恨?一个被逼得逃离了自己家园数千年,一个被逼得操贱业、受人宰割而只能忍辱偷生以苟延残喘,一个世世代代浪迹天涯,深味做人不易和世态炎凉的民族,为什么没有怀恨的最后的权利!”


这就是他们与中国人的区别,我们很幸运的。小民族,如韩,日,如果不抱团,早被灭了。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老外在日本看小孩子玩游戏,老虎吃所有的动物,但是如果老虎遇到三只羊,它就输了。老外很不解,但是日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个才是中国忘记了的丛林规则。美国是非常善用此道的,他从不缺少敌人,而我们国家却总是麻痹大众,大谈友好,说得自己都相信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很容易满足安逸,虎就变猪了,外族来了也被同化,比如入关的八旗子弟,以前骑马善战,入关以后舒服了,只会提笼架鸟抽大烟。拿破伦说的“睡觉的狮子”,估计就是这个意思。每次都是被外族恨打,一刺激就变回老虎。当然如果没变成虎,就变三只羊了,把侵略的老虎也给同化了。现在的满族,连语言文字都没了,他赢了输了?


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