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言的诺贝尔,一切都可以这么丑陋,与情节基本无关的感叹

夜浴深秋对明月, 遥系温馨问他乡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抱着逆反心理翻看莫言的《蛙》,因为网上认为又抹黑了,抹黑去换钱换名,跟张艺谋一样可恶。还得什么诺贝尔,吃屎吧!

翻看第一部,感到网上骂声正确:用第一人称给什么日本人写信,开头就要拿自己人给鬼子下酒。

可是,看着“信”,平淡的口吻传递的信息跃然纸上,清晰得如同亲眼扫描,从不懂事孩子单纯的眼睛到离休老人五味杂陈的目光,主人公的审视过程悠长而短暂,文字自然,描绘朴实,吸引我看下去。整篇文字都围绕着怀孕生产,所有人物都跟生育有关。

那个时代离我有点远,大跃进、饥饿与死亡、文革、批斗与麻木,但又像是很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证、组织监督的流产、引产,争做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女主人公“姑姑”让我想起很久前认识的一位党委书记。她眼皮底下的每个年轻人,每个刚婚的,每个刚孕的,生辰时日都被计算得精准,什么人是早孕,谁谁误怀了二胎,她都会挺身而出,慈威并用,对这计划外怀孕的倒霉蛋谈话。当然,谈的不止于话,重要的是中心思想,终极目标是做掉孩子!(突然想,黑话中把谁谁给“做”了,就是这么来的吧。)她亲历亲为,陪孕妇人流,说是关切也好,监督也罢,总之,做掉小生命就是胜利,单位的红旗才不会倒,奖章接着挂,革命事业得到光大发扬。

莫言笔触流畅,不觉得是在看“著作”,而是在听一个人讲述从小到老身边的故事,急不可耐想看到那些人的命运,党的大旗招展之中招展之后,那些人在姑姑这样的二手执行者手中,是死?是生?姑姑又怎样面对自己的所为?

语言平和,内容生活,可是那种生活确难让人想象,译文在国外会让这故事匪夷所思,连国人,非彼时代的,也会晕头转向。什么力量让姑姑如此执着呢?变态?扭曲?疯狂?在我看来,她至少是个政治疯子。

毛时代就是疯子的时代,谁狠谁得势,邪不压正绝对是天方夜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过是无奈中对良心的企盼、对道义的恐惧。那个时代,阴险毒辣的人往往所向披靡。只要以主席路线为准绳,人可以没良心,没血肉,没道义,没感情,没亲情,没人性,没思维……人伦颠倒、人兽莫辩的时代。沿袭他,必然沿袭了疯狂。致富并不有助于理智的复苏。

人,真可以这么丑陋?!主人公一直检讨自己也同样丑陋。是的,这个级别的丑陋绝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制造出来的。老毛很明了他的人民的弱点,挖掘出他的国民人性中最丑恶的东西加以利用,丑恶,姿态各异地影响着整个民族,前天,昨天,和今天。沦丧的道德和品格不是一天两天就可能回归正常的,很多丑恶今天也延续着,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主人公不断提到对生命的热爱,像种滑稽逻辑,无论是扼杀生命的姑姑,还是期盼生命的各色普通百姓,他们可能渴望新生命,但并非因了热爱新生命,更跟尊重生命爱惜生灵,无关。

故事人物关系和命运,都是讽刺,对人性,对生命,对社会。

不应该是吃屎的感觉,而是吃了苍蝇。吃苍蝇的恶心不因作品龌龊,莫言揭示了实在的污浊。

不是莫言抹黑,事实本不清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