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本外相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著名文章,为什么中文媒体没有反驳?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句话,领土争端靠写文章是木用的。国界从来就是打出来的。只有像日本这样的病入膏肓的国度,才会有人荒唐的认为靠舆论能够争得钓鱼岛。并且,日本外相的文章文理和逻辑都不通。就说他的第一点吧,他一面口口声声的说钓鱼岛属于日本没有争议,可是另一面他马上就开始解释为什么野田内阁要通过购买使得钓鱼岛“国有化”。这不是在不打自招吗?明眼人马上就可以看出来,这正说明了钓鱼岛是有争议的。简直就是自打耳光,高中生的业余水平。试想一下,如果钓鱼岛这几年在中国人的手里,还不早就装饰一新了。什么码头啊、固体岗楼啊、停机场啊,全都会建起来。日本人“管理”了十几年,可什么都不敢动(除了暗中拆除中国明清时期遗留的一些标志以外,还有就是造了一个灯塔),这不就是很说明问题了吗?

钓鱼岛要回来,只有当中国的国力和军力更加强盛以后,才变的有可能。所以现在中方的策略就是以拖待变。日本采取“国有化”动作以后,中方只能做的就是每天进出钓鱼岛海域(海监船鱼政船等)。有的人把这个看作是中方的胜利,其实是误判。因为进出钓鱼岛海域,没有实质意义。比如说哪一天你没有油了,或船坏了,停下来不去了,那就跟没去过一样。而日本则是通过“国有化”步骤已经迈出了实质的一步。

中方现在的战略目的是逼迫日本坐下来跟我们谈判(看来日本是有点急了),但中方要保持镇静不要贸然亮出底牌来,保持这样的势态继续“闹事”。压力是摆在那里的,战争是不会有的,但是不排除会死人!一直压到那一天,日本人耐不住了,坐下来跟我们谈判时,那个时候钓鱼岛就回来一半了。或者低调点说的话,也可以说是“回归”到原先的“状态”(即搁置争议)。


 


 

纵马驰骋 发表评论于
抵制日货已经开始见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吃亏将会越来越大

最近一段时间,菲律宾、越南、日本都相继和中国发生了海洋领土的争端,美国也高调重返亚太,因此引发了围绕中国周边的一连串事件,如今的钓鱼岛争端更是达到了高潮,在这一系列的事件里面,中国的应对强弱不一,于是在国内引起了许多思考。

有人认为面对其他国家挑起的争端,政府的态度不够强硬,不过有人也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在搞鬼,中国一旦有动作就是上了人家的当,故而不应该反应过于激烈,于是一时间遍地又都是阴谋论了,整个局面也顿显扑朔迷离。

那这一系列的事件,到底是孤立的,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承受?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路又是什么?如果思路不理清楚,且不说应对之时进退无据,就是围观也是怎么看怎么一团乱。

其实别说围观的看不明白,恐怕就连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对手也看不大懂,就南海来说吧,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什么动作,嘴上一直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最近这是怎么了?又是黄岩岛,又是划采油区块的,怎么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呢?

日本估计更是感觉茫然了,想想自己干爹都“重返亚太”了,那不就是为了围堵你中国吗?你怎么还来劲了?这次咋反弹得那么厉害呢?不仅钓鱼岛的领海基线、海图、坐标都公布了,还连同东海划界一起提交了联合国,渔政、海监全上了,连军舰都开出来了……中国是不是疯了?我好歹还有个“美日安保条约”,你怎么对我这么凶,连菲律宾、越南的待遇都不是这样的吧?

若论实力,菲律宾把美国人赶走的,如今其海军和空军几乎为零,真要动起手来,完全没有还手能力;虽说越南好像还有点儿装备,也是打过仗的,但是毕竟陆地接壤,如果真的干起来,以目前中国的军力,恐怕连再次越境作战都是多余了,因为即便是出口型的WS1B火箭炮射程也有180公里,而河内距离中越边境线才130多公里,这玩意儿成本低,准头还不错,覆盖面积大,届时中国可不越境、零伤亡,一开打就能把河内变成拆迁工地了,河内都保不住,那还打什么打啊?

反而是日本,跟中国隔着大海,其海军虽然规模上不占优,但技术全套是美国的,反潜和防空都还行,毕竟以前是准备对付苏联的,其空军更是装备了F15,成为了除以色列外唯一获得此战机的美国盟国,现在鱼鹰和F35也相继在谈,连F22都有可能协防,完全不是越南和菲律宾可比的,可待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呢?

再说,钓鱼岛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扯皮还有几句可以扯,而南海问题则不是,完全是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国家偷偷摸摸占的,那为何中国对日本反弹如此激烈,却对菲律宾和越南相对温和呢?

不过,对菲律宾和越南也是最近才有比较明确的反制措施,比如黄岩岛,又比如划采油区块,而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这些反制动作,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搞明白其中的道理,似乎不太容易,粗略一看,好像中国的枪法比较混乱,几乎看不出什么行为逻辑,但实际上这里却都是有章法的。

当然,想把这些事情都捆在一起来找麻烦的,那肯定只有美国了,尤其是在它“高调”重返亚太之际,但美国现在才“重返亚太”其实已经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了,以后就是零关税了,货币互换协定也签了,以后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而少用美元了。

东盟成员国的特点是,工业水平并不高,多是农业产品和资源型产品,一旦和中国零关税,那中国的小商品会如潮水一般涌进去,换取的则是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这种贸易是互补型的,看起来也不错,市场经济的嘛,也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却另有玄机。

东南亚的农产品,如水果一类的,外销的话,欧美市场的吞吐量有限,而且美国的农业更是强项,欧洲也有自己的后花园,所以相对是不好走的,而摆在面前的中国却是个超级大市场,所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的水果是应该走中国市场,日韩虽然也近但人口毕竟太少。然而水果这类农产品是一年一收,而收了就必须得马上卖,卖得不及时就要烂,所以如果你投入大,产出多,那你对市场的依赖性就很强,其实凡是农产品多是如此。

从原材料来看,欧美市场也有限,而中国作初级产品很多,消费自然就多,欧美日韩许多初级产品也很多是从中国进口,之后他们再组装成高级产品,或者直接在中国组装,或者内销,或者外销,所以原材料怎么都是在中国,因此这个市场份额是很大的。

既然中国市场大,距离又近,又加上零关税,还能人民币结算,那东南亚国家肯定是越来越愿意跟中国作生意,于是两边贸易额逐年攀升,而随着贸易额的增加,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对他们出口的小商品也逐年增多,毕竟好多小商品欧美日韩都不做了。

东盟和中国之间这么一来一去,看起来也没啥,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仔细一想,实际上当年大英帝国之所以会成为“日不落帝国”,也就是因为它有许多殖民地,而殖民地的特点就是能为帝国提供农产品和原材料,同时让宗主国倾销工业品,如果再流通宗主国的货币,那等于是宗主国印钱就能换东西了……当然,我们肯定不会干美国那种“量化宽松”的流氓勾当,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东南亚就算拿下了。

所以,这个时候美国才想起“重返太亚”好像是有点儿晚了。

那拿下东南亚有何好处呢?首先当然是经济利益,我们的商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就顺利多了;其次是以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加深了;第三如果再发生摩擦或争端,这些国家若拿经济手段反制中国会受到很大制约(至少不能动用关税),而从依赖的角度出发,中国反而可以用经济手段反制它们,因为农产品、原材料的依赖性很强,替代性也很强。当然,这一切是要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货币互换协定为前提的,所以没签之前,有的事情就得先放一放,而签了之后,应对自然有所不同。

比如这次黄岩岛事件,一卡香蕉菲律宾就慌了。那菲律宾可以卡香蕉,用农产品依赖性作武器,而对于越南又为什么以划区块的形式来反制呢?越南的问题有一定特殊性,现在越南主要财政收入来自于石油出口,它的油井主要在近海,主要由外国公司来承包开采,它自己没有这个技术和能力。

因为关乎钱袋子,所以越南非常看重这些近海石油资源,但是在它经济专属区范围内的石油资源已经快开采完了,于是他便向中国这边伸手,目前伸得还不多,不过它当然预料到中国一定会反弹,所以为了在中国反弹时增加筹码,于是越南便在南沙群岛一带占了中国许多岛礁。

其实占着这些岛礁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因为大多都是深海,深海油气开采的成本很高,技术要求也高,短期内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然而越南占这些岛礁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开采这些岛礁下的资源,而是为了增加跟中国谈判的筹码。

比如,中国如果想要它撤离这些岛礁,那它就会提出近海油气资源的要求,或者是它直接侵犯中国的近海油气资源,当中国兴师问罪而来的时候,它可以提出撤离一些岛礁作为交换。

当然,有人可能要问,那越南占了岛礁为什么不直接打,又不是没有打过,而且还打得不错,可是你打几下又能怎么样呢?既然越南都起了这个心,那它肯定要干到底,即便挨了打它也依然还是要干,于是你就继续打,它是打不赢你,但是它会赖上你,如果跟它死缠烂打到一起,那只能影响跟东盟的关系,让东盟国家感到威胁,尤其是在签订一系列协定之前。

其实,只要看破了越南这点儿过家家式的小儿科,那事情就好办了,所以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货币互换协定签订之前后,中国便选择时机,开始在越南最在意的近海油气开发区非常抵近的地方(甚至有重叠),划定出了一系列的开采区块,以此来遏制越南的侵占。

因为越南本身没有开采技术和能力,所以它都是请外国油气公司来开发,然而外国油气公司却不敢冒然开罪中国,因为中国每年进口2亿吨石油,市场份额很大,如果哪个外国油气公司为了蝇头小利而开罪了中国,那今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一旦中国划了区块的地方,越南再招标时去投标的外国公司就寥寥无几了(菲律宾那边也基本上是如此),而即便去了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越南的油气勘探船都中国被驱赶了好几次了。

一旦越南最后感到没有希望去侵占这些近海石油资源了,那它占着的那些岛礁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反制越南就是要对付它在近海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而不是去跟它争夺深海中的那些岛礁。

目前双方还在相持阶段,比如首次抵近越南近海划了区块后,越南就去太平岛周围闹事,而它闹事之后,中国又划了区块,如今这个博弈还在进行中,不过越南的赢面不大,因为外国石油公司不敢轻易开罪中国,而且越南那边的油气资源已经开始枯竭了,它自身的吸引力已经褪色,这些牟利的公司为什么要冒着得罪中国而遭受反制的风险,非法到中国经济专属区来偷盗开采呢?这种冒险是完全不值得的,况且中国也在招标。

当然,这个问题上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必须给越南一个出路,否则你直接端了它的饭碗,又不给它一条生路,那只有逼迫它跟你死磕了,虽然它死磕的本钱不多,但也没有必要逼人太甚,毕竟它也是东盟成员国,适当地给它一点儿配套的产业,哪怕调整一些落后产能过去也行,总要给人家一条路嘛。

总体来讲,对于东盟国家的争端,中国大多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反制,毕竟东盟今后是中国自己的后院,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激烈,从而破坏自己长期努力得来的成果。美国人现在是看出苗头了,于是希拉里才急切地跑到东盟来转了一圈,但因为中国火候拿捏得不错,所以希拉里几乎是空手而归。

但是,对于日本就不同了,它非但不算中国认同的内部范畴,反而属于对立的层面。

从经济层面上来讲,中国的优势在于中低端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半成品,但是利润丰厚的成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品牌商品上,中国处于劣势,当然中国也在努力赶上,不过任重道远。

所谓初级产品、半成品就是给人家加工零部件,以及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通用产品,在这些方面中国主要利用规模效应取得优势,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中国的管理还过得去,成本也不高,所以中低端基本上很无敌。

欧美日韩则在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上有建树,但也分层次,欧美整体优于日韩,以汽车为例,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就比你日韩的丰田、尼桑、现代要好,中国的品牌则刚刚起步,所以比起日韩的肯定还有差距,这也正常。不过,因为经济不景气,欧美开始重新提振制造业,全球抢夺市场,于是放下身段和价格开始抢日韩的市场,日韩肯定搞不过,于是也如法炮制向更下一级的市场伸手,于是就跟中国自主品牌撞车了。

其实,即便欧美日韩不爆发抢夺战,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对手也是日韩,因为虽说中国自主品牌还在艰苦奋斗中,但是也要往高处走,一步超过日韩去跟欧美一个级别不太现实,所以跟日韩对决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涉及的领域很多,船舶、家电、汽车、电子产品、钢铁、机械设备、化工等等。

其实对决也不是那么可怕,韩国产品开始也不如日货,但韩国有稳定的国内市场,一旦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企业的生存就有了保障,这种前提下才有余力来搞研发,而研发一旦上去了自然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大家要多多支持国货才行。

虽然韩国也是竞争对手之一,但是跟日本相比有性质的不同,日本是个岛国,有侵略的前科,还不思悔改,整个民族有很强的劣根性,二战之后也没有洗心革面,骨子里都是坏水,而韩国虽然有时候自大得可笑,但毕竟受中华文化熏陶多年,又被殖民和压迫了许多年,二战期间也是遭受侵略,算到现在至少几百年都还比较安生,看不出有多少侵略性,不是一个时刻对中华民族有威胁的国家。

从历史上看,朝鲜在明朝时跟中国一起打败过日本,清朝时也跟中国一道抗击过日本,二战时也是抗日阵营的一员,今天跟日本也不对付,所以在邻邦里跟中国还是有合作基础的,属竞争关系,但不是敌对关系,尚可以共存共谋发展。

而日本跟韩国的差异就大了,它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投靠美国,且经常有侵略中国的图谋和实际行动,善于欺骗,狡诈多端,经济上跟中国互补性极差,多是吸血和压榨,说白了根本就是多余的祸害。

如今,放眼东亚,在大陆整合了东南亚之后,若算上港、澳、台、新加坡,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大东亚的话,最多再算上韩国,就已经足够了,大家各有所长,相互取长补短,而多出一个侵略过大家而至今都还不认错的日本,那就不和谐了。

然而,即便日本有千般恶劣、万般歹毒,但依据国际法则,它的商品来了你还不能给予歧视性待遇,也不能号召国人从情感上排斥它,更不能公开的宣扬抵制它,眼看着一些国人浑浑噩噩地埋单,只能感慨一声,转身去拍摄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但收效都不大,而保钓在这场博弈中往往也只有昙花一现的作用,可是终于有一天,这种状态彻底改变了,那就是野田政府“购岛”!

9.18到来之际,中国有180多个城市同时爆发了反日游行,所有人几乎一致支持抵制日货,国人心目中积蓄了多年的反日情绪在野田“购岛”的那一刻全都爆发出来了,终于有干到底的机会了,所以现在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契机。

最近的报道说海关已经接到通知,开始对日本进口商品提高检查比例,说白了就是通关时间可能会被延长,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信号,也就是给日本提个醒,经济制裁就要开始了。目前海关的这种提高比例还是非常温和的,而通关拖延这一手法国以前曾用到过极致,也是对付日本商品,其狠绝程度非同小可,基本路数就是把日本的商品都集中到一个人力资源极其匮乏的海关单位去处理(估计今年进去明年也别想出来,或者销售季节不过绝不让你出来),短时间内就可以立竿见影。

如果日本近期内不选择退让,那以后应该还有重拳会相继出台,大家拭目以待。

当然,也不排除日本方面同样用贸易战的方式来对付中国,但是日本对中国制约非常有限,因为两国的产业结构有根本的不同。日本是出口型国家,出口成品或品牌商品居多,就算你在中国生产,但你依然是日系,很好辨认,即便你通关时化妆成零部件进来再组装暂时辨认不了,但国人消费时也能认出来啊,而中国则是出口半成品、小商品居多,这样的商品换个招牌非常容易,到时候谁能认识?

此外,日系品牌多是汽车、家电、电子产品以及精密制造和机械设备等,但是日本这些东西在欧美韩国都有替代品,无非是品牌不同罢了,所以你日本如果不能出口这些产品给中国,日系产品卖不出去,中国可能还活得更滋润,因为你自己让出了市场份额,欧美韩国以及中国都有分肥,简直是皆大欢喜。而如果中国的半成品、初级产品不进口给日本,虽说你日本也可以到其他地方买,但是质量和价格就不能保证了,因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这些产品中规模最大的,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果短期内中国不进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了,那日本其他竞争对手绝对笑开怀了,而日本若是断了中国的产品,出口方面它成品的制造都会受到影响,而生活方面更是从牙膏牙刷到纽扣、吸管都要重新制造,这些低附加值的商品,如果是日本人自己来做,那成本肯定过高,所以只有到其他爪哇国去,但去了你也得重新建厂,以日本人和当地人磨合之后的效率来算一年半载之后都不一定有货。再说,日本如今也不是随便就能拿出多少钱来,轻轻松松地就把中低端产业都重新造一遍那么牛了。

欧美深陷金融危机,美国GDP才15万亿,而其债务就有14万亿,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完;西班牙负债水平也不过达到了GDP的87%就大喊要出问题了;当然希腊的债务还要恐怖一些,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59.1%!果然是欧债危机的发祥地……但是如果一对比日本的债务,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根据日本经济合作开发机构的预计,日本在2012年财政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可能增至210.2%!

2011年日本GDP才5.9万亿美元,到了2012年末,如果债务真达到210%,那将是多么壮观的场景?不过日本目前还没有爆发债务危机,原因是它有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政府每年靠发行国债来过日子,吃的就是居民储蓄存款的老本儿,而日本有机构预测在2018左右老本儿可能就要吃光了,届时日本可能面临国家破产。

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反正日本如今的日子是不太好过,不论六七年后日本是否真的国家破产,反正生还的希望也很渺茫,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这个时间点提前一些呢?为什么不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呢?

正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你有心这样想,但也不能这样做,毕竟我们不是强盗,我们的国家韬略也不是强取豪夺,中华文明提倡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可是,可是有人却偏偏不给自己留后路,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开玩笑,这个人就是野田佳彦!野田“购岛”之后《人民日报》曾用专题文章警告过日本——“中国扣动经济扳机,日本经济将倒退20年!”,可是日本那帮政客完全听不懂似的,嘴上都不松口,还做出一副全力应对的样子,简直只能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来形容了。

其实,就现在而言在外交上双方都顶满格了,谁也没有退让的余地,谁退了半步都是输,这个当口上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可是日本自己的问题明明那么深重,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跟中国顶牛呢?一旦顶上牛,那双方肯定要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可是日本经济经得起这种折腾吗?

当然,如果从坑爹的角度来看,折磨日本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打击日本经济的效果越好,从它口里掰出来的市场份额越多,这不仅仅是中国市场份额的问题,如果哪个日本企业不幸彻底趴下了,那这个企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就都要让出来了,这种耗损无疑是欧美韩国都愿意看到的,届时有肥大家分,墙倒众人推,呵呵。

不过,日本也有短时间内躲避这个可怕结果的办法,那就是撤销“购岛”,然而这样就相当于变现交出了钓鱼岛,因为中国已经颁布了领海基线,海图、坐标都提交了联合国,连东海大陆架划界都一并提出来了(以前还真不好提),日本若一退,哪怕半步就算认输了,而且输得更多。所以,日本政府肯定不会选这个,其实说不定中国也不愿意它选择这样,因为就这个姿态而言,又不能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而为了这个姿态就松了口,那也太不划算了,除非日本政府正式交出钓鱼岛,否则这场争端恐怕难以结束。当然,中国在嘴上肯定会说可以谈,毕竟要给美国面子,但其实根本就不退让,也不能退让。

如果双方顶牛到最后,等来的结局是日本政府死要面子活受罪,一直拖延下去,拖到自己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才妥协的话,那日本政府就简直傻透了。因为那样会既输了面子,又输了里子,可是日本又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反正本人是暂时没想出来,也许日本这次是一步错而步步错,最后错到姥姥家去,回不了头了吧,呵呵。

全面经济制裁日本是最有效的,可以让日本失去长期支付美国的保护费的能力,及其自身军备能力。很可能导致日本陷入经济危机,使更多的日本国内的百姓民不聊生,政府破产。石原之类的反华势力失去群众基础。

当然中国的失业也会上升,但是中国政府应该借这个机会进行经济政策和财富分配的调整,更注重民生温饱和福利,提高国民素质,稳步军备牵制拖垮美国的军事封锁。

中国人民不怕穷,但是政府要竭力保证人民的温饱。人都怕死,至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纷纷死于战争。“好死不如赖活”没有什么不对,比杀人放火有道理的多。

所以,希望全面经济制裁日本,更注重国内民生,稳步军备,和平万岁!

经济制裁当然是“双刃剑”。以前中国制裁日本,它对中国的依赖度没有现在那么高,再者它可以依靠美国弥补所受冲击。现在只要看看满目疮痍的美国的迪特略,说明美国自身经济问题严重,较难依靠;再看看日本的穷忙族一代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说明日本经济对外(尤其对中)依存度高。不用看经济数据,兵不厌诈,中日在经济数据上都可能会隐瞒一些敏感的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对日经济制裁,有可能实现所谓的自身损失最小化。

抵制日货、砸日本车要长期化,要打击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日本的汽车工业。

砸已经购买的日货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了打击日货的销售。

但是不要伤人,也不太建议砸店,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维持需要巨额的资金,不能盈利的话,那是生不如死。所以对于有的店,不砸店有时候比砸店的效果强。

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企业的盈利主要是靠中国的市场。只要让日货,包括日本车在中国卖不出去,日本就很容易被其它竞争对手打败,被自己不能盈利而必须维持运转的躯体拖垮。

关键是抵制日货,砸日本车要长期化,形成长期的压力。日本的经济不行了,还有实力和中国对抗吗?

对于买了日本车的车主,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过去的错误做出牺牲吧!开战要死人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个时候就不是损失一部车的问题了。

如果有日本车的车主,希望通过自己的武力来保卫自己车的利益,和自己的同胞拼命或者搏斗,这个是很不明智的。虽然不适合和过去的汉奸相比。但任何国家,和处在激情中的人群对抗,都是危险的。

所以抵制日货就是非战争手段反制日本的一种努力。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大家一起来抵制日货,砸日本车!

另附:中国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美国是中国的巨大市场,经济战,中国无法和美国对抗。

但中国是日本的主要市场,抵制日货效果好。对付美国,需要用别的方法。要在全球支持反美运动,让美国忙去吧!

日本真正的主人是部落财团们,首相和政客只是部落财团们的利益代言人。“沙织”就是一个部落财团首领,“圣斗士”就是流氓和打手。

世纪大讲堂2012-09-15 钓鱼岛危机背后的中美日三国博弈【视频】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sjdjt/detail_2012_09/17/17669716_0.s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