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读文革兄的长篇连载《猜着同胞的足迹穿越》,这个系列非常有特色,作者把一个严肃的话题用一连串故事和人物再加上独特的史料串联在一起,不但有很高的可读性,还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最近一篇写道“美国老大哥”,恰巧这也是我关心和关注的话题,忍不住简单说两句,权作补遗。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文革兄的基本意思是,台湾民主化主要是同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这不是美国的首要意图。
我觉得这和事实有所不符。可以说,没有美国的支持和影响,台湾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 美国老大哥对于台湾政治的转型和苏联老大哥对于中共的政治演变一样,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正像文革兄文章中提到的,美国在老蒋退守台湾后对台湾给予了全力的保护,使得老毛不敢轻举妄动“解放台湾”,老大哥对于当年“一穷二白”的台湾业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和军事保护,并以这种福利为筹码向台湾当局施压,迫使其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作出政治上的变革。然而,美国的这些措施,绝对不是可以通过三两个小故事可以解读的。
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台湾的民主化进程。
台湾民主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49年到1972年,这一时期为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为主,第二阶段从1972年到1988年,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本土化”进程开始启动。解除戒严、开放报禁、党禁,台湾进入了“半民主”阶段。第三阶段从1988李登辉执政,推行宪政改革,台湾进入民主转型期。第四阶段从 1996年的总统直接选举开始至今,是台湾民主的巩固时期。
客观地说,美国对台湾民主的推动和影响贯穿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到台美断交就结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老大哥对中国的影响完全终止于中苏翻脸,而台美的藕断丝连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战结束,当世界进入冷战开始,美国就把其战略重点放在了对抗共产世界之上,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了一大批傀儡,包括本拉登这样的恐怖分子。台湾政治的民主化,当然不是美国的直接目的,但毫无疑问是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部分。
美国一直想把台湾打造成自己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但是老蒋的独裁专制与美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不符,也与其民主自由的理念相悖,美国很难与台湾建立正常的符合美国习惯的沟通渠道,从而控制利用台湾。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台湾进而制约中共,最终达到“和平演变”。
早在1951年5月,美国政府就明确提出要“促使国民党政权进行政治变革”。肯尼迪执政后,美国决策层意识到,国民党已回天无力,不可能反攻大陆。因此,美国希望打造一个“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的新台湾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1961年10月26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出台一份对华政策研究报告,第33条指出:“继续运用美国的影响力和援助影响台湾,……适时地推动台湾出现一个以大众支持为基础的政府”。
台湾民主化从此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肯尼迪政权时期的三份主要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文件都谈到“我们要运用我们的影响力和援助,推动台湾以大众支持为基础的政治进程”。
1964年 9月11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出台的对台政策报告对台湾民主化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详尽论述了美国政府为实现台湾这一目标可以采取的手段。
进入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的基本策略是:“宁可要一个‘民主’、‘自由’的台湾影响中国大陆,而不需要一个专制独裁的台湾刺激、对抗大陆”。80年代后,美国不断增加对国民党的压力,敦促其进行政治改革。当时,国民党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必须依赖美国,迫于美国压力,蒋经国不得不多次宣称要推动台湾的民主化进程。
可见,美国对于台湾的民主进程是出于其国家战略的考虑,这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乃至苏联,不仅仅是一个台湾岛,更不像其在沙特阿拉伯,民主只是一个幌子,拿到石油才是硬道理。
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学者指出: “民主台湾的出现是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实力与影响力持续作用的结果。”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宋学文、国立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助理教授陈亮智更指出:台湾的民主化是“美国自由霸权观” 和“霸权稳定论”的精神与实践。
当然,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理念和口号,民主更是经济实力和军事的强大,没有这两点作为基石,民主和共产主义一样也是一个空想。
我们都知道美国在经济上对于台湾的援助,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里面具体的数据,从1950年到1960年,美国对于台湾的支援占其基础建设投资的74%!更不用说在军事上的援助和直接的军事干预了。
且不说当年的第七舰队,就是1996年的总统选举,要不是美国的“华盛顿”号和“斯坦尼斯”号两艘航母保驾,中共的导弹就不是飞跃台湾岛了,中共是不会让台湾成为俄国之后又一个民主灯塔的。
纵观世界各国,没有一个成熟的民主政体不是以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的,和南韩日本一样,台湾如果没有当年的经济腾飞,民主就是空中楼阁,而台湾的经济起步也是离不开美国的扶持的。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和菲律宾这样的亚洲国家,虽然也受西方影响深厚,但民主在那里终究是一个怪胎的原因之一。
当然,经济的支援是远远不够的,美国敦促台湾民主化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影响是一系列的官方的政治上和法律上的推动。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中美建交之初就开始制定的《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这项法律不但在各方面为台湾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更是对台湾的民主进程狠狠抽了一鞭子。该法案的第二章第二小节《人权》赋予了美国国会对于台湾的民主、人权和法制相当大的控制权。
《台湾关系法》的人权章节指出:“本法律的任何条款不得违反美国对人权的关切,尤其是对于台湾地区一千八百万名居民人权的关切。兹此重申维护及促进所有台湾人民的人权是美国的目标。”
1985年,美国公布“台湾人权报告书”,对国民党压制党外运动以及对台湾的人权进行了强烈的批评;1986年5月,美国一些议员专门成立了“台湾民主促进委员会”;1987年,美国参议院以多数票通过233号“台湾民主决议案”,呼吁国民党当局“允许人民组织反对党,促进新闻检查制度,确保言论、集会自由,朝真正的代议制度迈进”。同时,美国还直接扶持台湾的“党外”人士,向他们提供经费和活动场所,邀请他们到美国接受组党能力培训。
美国国会对于台湾的民主监控自美丽岛之后主要体现在对于历次台湾选举的“关注上”。
尤其是2008年3月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09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众议院第278号共同决议案(支持台湾民主选举决议案):鉴于台湾省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强大的民主同盟,美国政府重申对台湾民主及安全的承诺,并鼓励国际社会应派遣代表团到台湾观察总统大选。
台湾方面深知“老大哥”的底线,台美利益攸关,“老大哥”无论如何是不会丢下小弟弟不管的,所以小弟弟偶尔撒撒娇,发发嗲闹闹情绪也是一种激将法,即使台美断交,台湾的民主化终究符合美国利益,老大哥的职责美国一直坚守的很好。
除此之外,美国对于台湾岛内的一系列事件的关注对于台湾的民主化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国会中 的Jim Leach,Stephen Solarz,Claiborne Pell 和 Edward Kennedy是著名的推动台湾民主化的“四人帮”。他们总是不断激烈地批评国民党的戒严令,批评对异见人士的迫害和流亡人员的黑名单。
以江南案为例,起初,蒋经国其实是有意把龙椅传给蒋孝武的,可是1984年的江南命案让这一计划彻底破产,美国更借江南案和李亚频案抨击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体制,切断了蒋经国将权力传子的可能。
当初黑帮头子陈启礼完成刺杀江南后回到台湾,情报局三处处长陈虎门到机场迎接至天府餐厅接风洗尘,还当场奖赏4万美元,岂料美国FBI很快就将案件查了水落石出,美国新闻界将“江南命案”向全世界曝光,美国检察院也接连向台湾发出了拘捕状。
值得深思的是,江南案最后用一个军情局长来做替罪羊,而蒋孝武被送到新加坡“保护”起来,难道不说明这案件里面的水还很深吗?导演这出凶杀案的人可能真正推动台湾的民主吗?
如果说江南案结束了“蒋家王朝”的延续,那么真正让台湾走上民主道路的原动力是美丽岛事件。
美丽岛事件在台湾民主进程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没有美丽岛,就没有民进党;没有民进党,则台湾的民主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看,阿扁和那些绿岛上出来的人,才是比蒋经国更了不起的台湾民主之父。
当然,和江南命案一样,美国在美丽岛事件的发展和处理结果上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一直对台湾的民主和人权公开敦促和积极地推动,美丽岛事件则展示了美国向台湾施压的新形式:联邦政府高官暗中指使和国会议员公开的行动。
卡特政府在美丽岛事件中的角色十分强硬并具有进攻性。美国在台协会表面上不介入台湾政治,但这不过是一个幌子,这个“协会”本身就是为美国在台湾的活动创造更大的自由。所以美国在台协会是美丽岛事件中的一个演员。
早在79年12月10日前两天, 美国外交官就将台湾政府和反对派人士召集在一起吃饭,并借机向反对派传达一个信息:10日当天不适合进行集会。“党外”人士同意取消集会,但此时已无能为力左右大局。过后,美国方面得到的情报是,美丽岛事件不过是国民党内部保守派元老导演的一出苦肉计,而蒋经国的秘密情报人员在事件中也参与了鼓动和实施暴力的行为。
美丽岛事件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十分关心国民党对于被捕的“党外”人士的处置,在台协会的Charles Cross等人一再告诫国民党“党外”人士不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国民党不要过激反应。在台协会没有为任何一个具体的“党外”个人辩护,已避免某一个人“为美国政府工作” 的嫌疑。美国方面强调,只应对录像上显示的参与暴乱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但不同意采用死刑。
在台协会设在华盛顿的总部负责人David Dean 之后数次访台,蒋经国向他保证,美丽岛事件将会得到谨慎处理,大多数审判将会在民事法庭进行,也不会有人被处以死刑。
自1980年后,美国利用各种渠道向台湾交涉,甚至直接向蒋经国施压,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参与美丽岛事件人员。
可以假设,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在美丽岛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美丽岛很可能也就是“六四”的翻版,陈水扁、吕秀莲、施明德等也许活不到今天,以后的历史当然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蒋经国的那些“民主主张”不过也和温家宝的“仰望星空”一样是一场梦幻。
综上所述,在台湾民主的曲折道路上,美国功不可没,政治上的压力,军事上的支援都显而易见,但是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对于台湾的影响是最不可忽视的。美国通过其“美国新闻处”(USIS),以及美台人员交换(包括留学生)等活动,为台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美国价值观、崇尚美国文化的亲美精英分子。他们广泛、深入地占据了台湾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使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成为台湾朝野精英共同的思想意识。
连战、宋楚瑜、马英九、赵少康、邱义仁这些台湾的“海龟”,如今在今台湾政坛举足轻重,他们是传播美国民主思想、美国价值观的主要旗手,也是台湾政治文化转型巨大动力。
当然,台湾的民主之路的确是台湾同胞自己走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老大哥在屁股上重重地一巴掌,没有老大哥即使在断交之后年复一年的保驾护航,这民主之路大概也和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维新”运动那样,一定也就中途夭折了。
回顾台湾民主道路,究竟对中国的文明之路有多大参考意义?当然,同一个民族无论如何有不少共性,但是台湾的民主进程至少有五个大陆所不具备的客观条件:
第一就是美国的影响和支持,甚至包括了日本、荷兰殖民的潜移默化。民主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和文化的接纳。
第二,台湾文化的包容性。台湾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台湾的现代文化融合了殖民文化、本土文化和大陆文化。有人总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得到了传承,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也是一种外来文化,其开放自由的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这给与民主机制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土壤。
第三,台独和“去中国化”在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台独和“去中国化”,就没有台湾民主的原动力,台湾民主的先驱大都是“党外”人士和坚持台独的民进党先锋人物,而殷海光、 雷震、胡适这些“大佬”,更是反传统文化的领军人物,中国还在“坚持特色”,“弘扬传统”,很难有什么可比性。
第四,台湾“民主精英”大都是连战、宋楚瑜、马英九、赵少康、邱义仁这样的“海龟”,我们从第一代的土包子到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勤工俭学”第二代,然后是苏联老大哥培养的第三代,如今又是“知青”第四代,差距显而易见。
第五,台湾毕竟是个弹丸之地,变革相对容易。大陆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类矛盾积重难返,如果把台湾当作一个样本的话,这个样本实在太小了,台湾能做的,大陆还真不能拿过来就成。要实践的话,设想大陆在上海等局部地区实行政治特区,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那一定比台湾搞得更加有声有色,但是上海的经验有多大的推广价值呢?
无论如何,在我们试图从台湾经验中寻找答案的时候,不妨先看看香港,这个大陆母国上的一个小石子,如何成为一颗明珠的,而这颗明珠目前虽然还没有一人一票,虽然还处于“专制”之下存在这样那样地问题,然而这颗明珠是怎样继续散发文明之光的?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那么“民主”究竟是我们的目的还是手段?或手段目的兼而有之?如果是手段,是唯一还是之一?老牌的民主国家走上民主之路是偶然还是必然?民主国家眼下遇到的问题后来者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思考这些问题也许比把民主当场一个终极目标和唯一手段去追求具有更大的意义。
——
补记:有关美台关系的内幕与美国冷战时期对台湾政局的影响,美国政府有一批文件已被解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深入研究。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开资料可供参考,比如:美国亚洲安全事务专家Shirley A. Kan 提交国会的报告:Dmocratic Reforms in Taiwan: Issues for Congress,以及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宋学文、国立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助理教授陈亮智和写的《美国对台湾民主发展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