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七七级校友团聚的感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照片版权:雅美之途

本文应校友会主席之邀写于2012年九月。

武汉炎热的夏日过后,母校同济医学院迎来了新的学年。在这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众多同济的七七级校友从世界各地返校,庆祝他们毕业三十周年。在此特别的日子里,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会祝愿我们的七七级校友在昔日熟悉的校园里享受团聚的欢乐,也感谢母校或校友会的各位同仁为此聚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七七级已成为一个专用的名词,历史将它与祖国结束动荡而迈向新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在世界的教育史上,恐怕没有哪一届学生的入学如此鲜明地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恢复高考,不枸一格选人材,是邓小平复出后做出的里程碑式的政策决定。在当时的全国高校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提醒邓小平,七七级的招生时间已错过。但是邓小平刻不容缓地恢复了高考招生,这是为什么七七级的同学十二月参加高考而二月份入学。同济七七级校友在校期间,惜时如金刻苦攻读的故事,常被各科的教授们用来鼓励低班的同学们。
 
美国有句俚语,Credit should be given where credit is due。恰当的中文翻译难寻,但是放在七七级返校的日子里,我们校友想表达的是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心。众多校友的职业选择各异,能力也不尽相同,但同济的学位总是放在各自履历表的显著位置,我们海外的校友都是借助于它在各自的异国他乡发展与谋生。对于那些在校园里收获了爱情的校友们,同济的青春岁月更是永远在他们心中的特别地方。母校给了我们海外校友远航的可能,也是一些幸运的校友们家的发源地。
 
我们最需给母校Credit的还是那些为我们付出了心血的教授们。对于77级至90级的校友,可以说我们的心血管药理是从君子风范的江明性教授那里启䑃的,他身着深色呢大衣在讲台上,把毛地黄的药效与副作用讲得那么透彻。同济的教授风格各异,大家应该记得王迪浔教授富有激情的肺循环与功能的大课,写到这里,王教授特有的高声语调又从记忆中涌现。大家更不会忘记满头银发的卲丙扬教授的内分泌调节,以及吴在德教授以自身为例讲解的胃大部切除术。病生的冯新为教授,科普文章可能比他的课还生动。裘法袓教授浓浓的杭州乡音,丝毫没有因他辗转德国慕尼黑,上海和武汉的经历而减弱。裘教授的外科总论,大家可能仅听懂了裘先生问第一排的同学:"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拉钩?",没经验的同学当然回答:"不知道"。
 
那些在同济又完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校友,更是时常在校友网上发文,念念不忘辛勤指导他们的恩师们。如今,我们有些校友留学与居住海外己几十年,更有大量校友把家和事业重心扎根于美国或欧洲。但是大家相聚时还是感概,实际上没有留过洋的武忠弼教授,他的德文和英文怎么说得那么好! 大家的共识是,我们当年在同济获到了国內拥有的一流的医学教育。海外校友在此郑重地说一声:同济,我们感谢您!
 
同济医学院的医学训练使得众多的校友在海外行医。在美国,从病理,麻醉,再到竞争激烈的眼科,都有同济校友通过严格的住院和专科训练成为主治医师。在异国他乡,他们重拾悬壶济世的技能为各族裔解除病痛。每位医师的办公室内挂着母校的毕业证书,美国病友则学着用各异的方式发出同济的名字,这应该是母校的荣耀。
 
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在美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几年前,一个兴奋的消息在校友中传递。曾是同济医学院七年制的学生,1994年毕业于同济的沈康同学,成功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院。采用将其研究员分布于美国一流医学研究中心的体制,美国休斯医学研究院汇集了众多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从事生物医学的前沿研究。当选休斯研究员之难,可以借用李白的"蜀道之难"的说法,因为休斯对其研究员的资助力度为普通NIH RO1资助的数倍。校友们惊喜的是,不仅中国科大和清华,同济也有能力产生科学的新星。
 
作为杜克大学的博士和旧金山加大的博士后,沈康在斯坦福大学做教授并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已近十年。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他就以第一作者分別在"科学"和"细胞"杂志上发表原始论文。他在斯坦福的实验室,更是不负休斯基金会的厚望,短短几年就十分多产地在"细胞","自然"和"科学"杂志及其子刋上发表了超过二十篇的论文。沈康已被众多著名杂志邀请写评述,在一流的学府作报告,曾在沈康实验室受训的一位博士后已经在耶鲁大学成功应聘助理教授的职位。我们或许不涉及神经科学领域,但从这些客观指标显示,沈康教授的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他的国际同行们的充分肯定。活跃于神经科学前沿的沈康教授必将鼓舞母校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同学们。海外校友会的廖端平教授正为母校收录校友的专家库,数位优秀校友已经在哈佛,密西根大学和旧金山加州大学等美国医学研究的重镇,做到正教授的职位。
 
同济海外校友会希望更好地发挥它的咨询功能。海外校友人材济济,校友的区域分布可以从非洲到美国的阿拉斯加,职业更是可从眼科教授跨越到美国的执业律师。多样化的校友群体,使得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为母校建言,也可当作为母校出力的一种方式,恳请同济和华中科大的领导包涵。仅借七七级团聚之时,我们向母校提三项建议:
 
第一,同济医学院应该趁现在院长空缺之时,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海选它的下一任院长。院长候选人应该展现出领导国內一流医学院的潜质,首先他或她理应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受人尊敬的学者专家。这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在人品和业务上同样杰出的教授,才有可能提升同济的水准到另一个层面。这个标准对同济来说并不陌生,担任过同济医学院院长的梁之彦教授和裘法祖教授都曾分別是中国一流的生化学家或外科专家。
 
第二,同济应该改善医学本科的管理体系,创造更多学生与教授接触的机会。我们大家都熟悉学校的大班辅导员制度,辅导员主要职能理应是为学生服务的,因为学生为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是由于当年的理念局限,学校授予辅导员过度的权力,包括决定医学生的毕业分配等等。这样使辅导员从同学生活的参谋变成了带监控性质的行政执行人。像耶鲁和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学府,她们都努力营造学生和敎授级导师生活在一起的住宿学院环境。同济辅导员职能需转换成为学生的生活排忧解难为主,而教授对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职业方向的影响之深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相信,同济的优秀教授们是不会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传道授业的。
 
第三,同济应广纳外校人材,并鼓励自己的学生向外发展以避免近亲繁殖。由于国内以往的体制,我们通常看见医学本科生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优秀的研究生又热衷于留在自己的科室工作。这样逐渐形成了,学生与导师和导师的老师同处一科室的情形。五十多岁已有建树的教授在课题选择上,还得征求二十多岁时的导师的意见,这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和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出国留学,这种情况在同济会更为严重。我们都明白,请进来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这样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
 
美国也存在这种近亲繁殖,但他们会釆取相应的措施去防止。麻省理工的物理博士毕业,导师会鼓励他们去普林斯顿或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美国一流的医学院,在确定本校博士后留校做教授之前,学校会要求候选人提供他们在外面找工作的经历,以及他们在相应级别的外校获得了类似的教授职位。学校最终会鼓励他们在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对于近亲繁殖,同济己经有过积极和消极的实例。江明性教授的学生杨宝峰,博士毕业后离开同济,随后当选工程院院士并担任哈医大校长;同济器官移植学科近期的式微,或许与它的老大心态而拒绝推陈出新相关。(作者为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会理事)



图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德国医师在上海开设同济医学堂,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创办协和医学院,耶鲁在长沙建立湘雅医学院。他们的努力使西医或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从此改变了国人脑海里的心脏主思维肾主生殖的传统观念。湘雅的湘指湖南,雅为耶鲁;同济医学院50年代从上海迁址武汉。照片版权:雅美之途 



图二:同济医学院內的同济广场。右边石碑上写着老院长,也是中国外科学奠基人之一裘法祖的名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照片版权:雅美之途




图三: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裘法祖二战后从离这里不远的慕尼黑,携他的德国妻子和大儿子回到上海。当年外国人稀少,他们在校园内的散步成为同济医学院的一景。内科专家过晋源也从慕尼黑大学回国,微生物免疫学家谢毓晋则从德国弗莱堡大学返同济。他们都在德国学习和行医十年左右。同济校园里的他们三位,偏偏只有最为英俊的谢毓晋,遵母亲嘱托回国娶妻生子。过晋源的奥地利籍妻子,因不愿跟随他从上海迁武汉,带着孩子返回欧洲。照片版权:雅美之途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同为77,庆幸今日离开了那个国度。
作者的美意,希望早日实现。
西西妈 发表评论于
虽然不是同济医大的校友,但作为曾经的医大的年轻教师,我仍然为在那里工作过的7年,充满了感恩!

谢谢耶鲁爸的好文,同济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