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恶”问题,自古有之
孟子在《告子上》说:“人之初,性本善(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当然,《三字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中华传统文化中“善”的思想,一直根植于中国人的大脑中。
同样的是孔子的学生,荀子的《性恶篇》则说:“人之初,性本恶(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bad.)。”《圣经》的基督教教义也说:“人生而有罪”,基督教的原罪观,将“原罪、死亡、救赎”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西方人以及中东人的大脑中,虽然中国人说的“恶”与基督教的“原罪”有些差别。
当今哲学界中,也同样存在上述这两种观点。
在“人之初,性本X”的论点中,“X=无”之说,是笔者比较推崇的,也就是说:人之初,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一切都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相关。这里凸显了后天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出实施这一“教育与学习”行为的主体――人本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有一位伟人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烂最臭的文字,好画最烂最丑的图画。”这就更加表明了人的主观思想或行为动机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2,“善恶”标准,各有不同
我们每个人具体的善恶标准都不会一样,所以,“善恶”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问题,即使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善恶”的一般标准应该是具有一致性的。善恶的标准,与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有很大的相关性。有时候,有些善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同样,有些恶也并不一定可以带来坏的结果。中国有句俗话: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又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道,一切都报。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某些大国喜欢用武力来维护世界和平,其长期的行为结果则是未知的,我们不能用单一的善恶标准去评判。也就是说:“善”从这个角度看是善,结果可能是恶的;“恶”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恶,但结果可能是善的。
善恶标准,除了具有动机差异和结果差异之外,还具有群体性和阶层性,更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有时候,自己认为的善行,他人不一定认为是善行;有时候,富人认为的善行,穷人不一定认为是善行。有时候,欧美人认为的善行,中国人不一定认为是善行;公元前1000年的人认为的善行,公元1000年的人不一定认为是善行,公元2013年的人也不一定认为是善行。
很明显,善恶标准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事件发生的起因与结果相关。
3,“善恶”取舍,在于内心
“善”与“恶”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善”,便没有“恶”。人性领域的“善”与“恶”,并不是先天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你能说吃奶的孩子,就是善良的,就懂得同情、怜悯?同样,你能说吃奶的孩子,就是恶劣的,就知道掠夺、索取?“吃奶”这一行为,只不过是一种生存本能而已,这与宇宙万物的演变是异曲同工的。可见,社会环境因素对人性的影响不可低估。所谓人性,即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质与基本属性。哲学中的人性,通常是指作为“人”所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等等,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
那么,“后天教育与学习”是如何让人们拥有“善”与“恶”的不同选择呢?或者说,社会环境因素是如何调节人们对于“人性”的取舍呢?
古人常说,善不妄来。也就是说,善不是凭空来的。那么,善来自何处呢?一句话:善来自人的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博爱、仁慈、同情、怜悯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是”什么,用孔子的话讲,就是爱人。善良就好比一粒种子,长出来就是善行、善举,就是爱人之行、助人之举。笔者认为:无论是佛教、道教、儒教,还是基督教、天主教或者伊斯兰教,其宣传的核心思想,都是一个“善”,只不过方式方法不一样而已,虽然有些人认为宗教并不是,或者不全是“善”。
俗话说:人品就是点点滴滴的善行。由此可见,善行是一个人的人品表达,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个人行为,不可被他人强迫,也不会求得回报。
4,“善恶”洗脑,不如增强心智
善良来自人们的内心,来自人们的内在需求。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环境差别很大,内在的需求也不一样,因而善良的具体行为也就千差万别了。
但是,如果有人将自己认为是“善”的东西强加与别人,那就不一定是善行了。很多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往往这样做,很多媒体或者宣传部门也这样做,现代人称之为“洗脑”。其实,“洗脑”或者“反洗脑”,接受某种思想或者反对某种理论,都是人们自我认定的主观行为。用一种主观行为去判定另一种主观行为的“善恶”,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即使多数情况下,或者表面上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洗脑”或者“反洗脑”。存在的只不过是几种不同意识形态的争辩罢了。
这个观点并非反对一个团体,或者一个集体应该拥有某种积极向上的“善”,而是说这样一个团体,或者集体应该教导人们如何客观地判定“善”,从增强人们的心智入手,而不是教导人们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即使家长们喜欢这样教导孩子们,这对于培养那些在价值观形成早期、尚未建立善恶标准的孩子们来讲也无可厚非。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TA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再根据这些来指导其具体行为。
现代人之所以越来越聪明,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鼓励人们自己去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建立辨别善恶(或者真善与伪善)的个人标准,而不是学会建立统一模式的辨别善恶(或者真善与伪善)的国际标准,后者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诚然,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有着这样那样的“完美性”,而实际上,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性”。一个事物本身,就应该拥有正反两个方面,犹如一枚硬币。
我们建立个人的善恶标准、增强个人的心智,其目的就是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寻求生活的真实意义,而不是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虽然这种“个人的善恶标准”很可能与他人的,或者集体的善恶标准并无差异,但这是我们自己经过思考之后做出的判断。
这个世上,还有什么要比拥有自己的头脑更加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