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与“跳楼哥”

1982年至2000年,作者先后任大连日报,新华社大连支社和香港文汇报记者,2000年12月至2006年,作者因揭露薄熙来贪腐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薄熙来与“跳楼哥”

姜维平

正当“两会”被媒体聚焦之时,薄熙来早已失守的老巢重庆接连发生群体性事件,特别是317/>1522分,有媒体报道说,当日下午1505分左右,一男子与救援人员僵持约40多分钟之后,从解放碑步行街中心一离地面10余米的高楼平台跳下,落在救生气垫上。随后,“跳楼哥”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此重大新闻轰动一时。如果把这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看,会产生一些疑问,这是偶然的吗?

任何事件的出现都有深刻的背景,自从薄熙来垮台之后,不论国内,还是海外,都有一些藏在暗处的“薄粉”,用金钱收买一部份人,精心策划和表演,其目的是用虚假的民意给中南海施压,他们的一连串的动作,随着薄案走过的程序而不断变幻场景,酷似波澜叠起。当薄刚被“双规”时,薄谷两家的亲友说薄熙来一点事没有,令“薄粉”对其抱有希望;当官媒确定他已失去自由,又有人以谷开来老母的名义寻子求助,以博得人们的同情;接着谷开来被拘捕,判刑,又盛传其“坨重毒”,被“替身”,后来又是“神经病”等;当薄熙来已被撤职,又传出日本记者在北京饭店遇到他的奇闻,接着又借“钓鱼岛事件”而打出挺薄标语,尔后又来王铮的“义举”,盛传薄的公开信;近日又出现薄熙来满头白发和胡须的假照片,等等,显然这都是为了保薄,特点都是欺骗和愚弄,手法都很拙劣,很卑鄙,也很可笑,均被我多次发表文章揭穿内幕。

现在,挺薄的势力,还是不甘寂寞,他们看到“两会”召开,党政新老班子已全面交替,薄熙来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没有了一点翻盘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案情的呈现,深入,他有可能判处极刑,为了免其一死,他的支持者“死马当作活马医”,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开始为他再次策划,活动,不惜标新立异,其手法变得阴险而狡猾,17日下午1415左右,网友“郑南齐北21”微博爆料称,重庆解放碑有人要跳楼,引来网友的关注。这表明舆论及时抓住了此次事件,随后,大批记者赶到现场,高潮时已有上千名重庆市民围观。

我仔细反复地收看了发表在博讯,文学城,万维等海外网站的视频和文字图片报道,的确此事令人震撼,我请教了两位熟知重庆的相关人士,比对现场消防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他们都感到蹊跷和可疑,心灵倾注同情怜悯之余,我有所悟,与其说那人在跳楼,不如说在表演,第一,他站得位置,不是大楼顶层,而是在最低的一家名牌店的平台上,这说明从一开始他就不想死,只想取得最佳的,也是风险最小的轰动效应,而那里恰恰是最好的表演大舞台。

第二,他手拿高音喇叭,表明他准备了表演和鼓动的工具,实际上他也这么做了,只是做得不太漂亮。据报道,在重庆闹市解放碑,“跳楼哥”站在挂有GUCCI大牌子的楼顶,对民众声嘶力竭地演讲,他讲了“五个重庆”,“民生10条”,“共富12条”,“反私有化”,反对农业部给转基因食品颁布安全许可证,等等,最后高唱《国际歌》,然后跳楼。这正好透露了,他是受到背后某一股力量操控而精心表演的一个演员。

第三,他反对转基因的事,显然是指向温家宝的,这一点表明此人不是一般的对政府不满的民众,他未必是“薄粉”,但一定想鼓动重庆民众保薄闹事和剑指薄的政敌胡温习李;据媒体人马霁明微博透露,跳楼者叫张仁健,重庆开县人,有人说他是大学生。看他的着装和戴眼镜,还像有点学问。我估计他是穷学生。

第四,他一直在观查和等待,直到消防车抵达,救人的气垫已铺好,他才纵身一跳,准确地落在了垫子上,因此,虽然地表与平台落差十米左右,但他受重伤的可能性不大,有报道说,他被救护车拉走了,有的说他被警察带上了电瓶车,不论怎样,这场闹剧结束了,却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场没有几个民众力挺薄熙来,更没有发生群体性的救薄抗议行动,反倒引来一片哄笑声。

不过,在此之前,像几幕剧同时上演一样,重庆似乎一夜间坠入云雾山中,据报道,315日晚上,重庆北碚区502车站旁,一位少年骑脚踏车从两男子身边穿过,不小心撞倒一人。少年停车道歉,但男子二话不说就狂打少年几个耳光,更称:“我是市政府的”。于是,突发事件引起数百人围观,大家忿忿不平,纷纷指责政府人员欺凌老百姓。一辆警车来到现场,欲将两男子带走,但民众把警车围住,不让警车离开。围观群众群情激愤,差点将警车掀翻。公安局高层领导率领防暴警察到场戒备,少年和两男子被带走调查。海外网站上发表了相关照片。

几乎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315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发生一起数百名教师集体维权事件,一度至少有300名教师聚集在该校一处校门高唱国歌,引发学校内外一片哗然。而导火索为在当日下午的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该校领导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该方案被指对一线教职工存有严重歧视而更倾向于行政人员,“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应有尊重”。

我想,为什么偏偏在这个结骨眼上,校领导要故意激化矛盾呢?联想到重庆市长黄奇帆在“两会”上的表演,就明白了:重庆不服孙政才的地方势力,有可能暗中操控了上述一系列的事件,看似偶然,确是必然,孙政才想用宽待薄熙来的余党的办法而换取他们的支持,一定是枉然。因此,薄熙来成了幽灵,附在“跳楼哥”的背上,企图瞒天过海,渴望卷土重来,根除他的最好的武器是,新闻自由,不要再自欺欺人地封网,让尽显真相的信息正常流动,戳穿薄熙来的假面具,让“跳楼哥”之类的闹剧找不到表演的舞台。否则,孙政才危矣,形势困矣。

2013318/>夜于多伦多。

姜维平网站『www.jiangweiping.com318日首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作者声明:

阿海主办的北运河出版社在《薄熙来夺储败亡记》一书的344页至365页,也公然抄袭我的文章《王立军的自白》,同样将面临诉讼。

姜维平狱中回忆录《活人墓》即将出版,已汇款的读者请耐心等待,尚未汇款的不要再汇,等新的销售方式确定再议,作者联系方式,邮箱:

Jiang Wei Ping
5576 Yonge Street
PO BOX 10024 Yonge & Finch PO
North York ON m2n 0B6

电邮jwpjiang@gmail.com

Weiping55@hotmail.com

电话647---763--6898



 

newlife_auckland 发表评论于
看来中宣部派了五毛专门盯住姜记者的博客啊。你看你一年占用几千万维稳经费没啥疑问。
注册很麻烦 发表评论于
遗憾又误入了,但没读。
苏菲娅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流氓七七的评论:
楼主并非投井落石,他批薄是一贯的。
流氓七七 发表评论于
楼主你真是落井下石的典范!
516e 发表评论于
废除一党专政,建立民主政体.
在一党专政的体制下,有几个这样的SB,不足为奇。
路桥 发表评论于
薄熙来“一路黑”暴露中共监督机制漏洞
多维 于 2012-09-30

薄熙来被双开的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从新华社发布的官方通稿来看,薄熙来可谓名副其实的“一路黑”——从在大连市和辽宁省任职开始,到后来担任商务部部长期间,再到执掌重庆的四年间,薄熙来一直存在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在时间跨度长达28年之后才被追究,暴露出了中共地方乃至中央监督机制漏洞重重,乏善可陈。

新华社在通稿中写道:“经查,薄熙来在担任大连市、辽宁省、商务部领导职务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期间,严重违反党的纪律。”随后的一系列论述,大都围绕谷开来案及王立军案展开。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通稿在罗列罪名段落的末尾,还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调查中还发现了薄熙来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线索。”

抛开薄熙来在谷开来案、王立军案中扮演的角色,单就其从大连一直到重庆的“一路黑”作为,就足以看出其性质之恶劣,违反党纪国法时间跨度之大。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乐观来说,中共当局此次对薄熙来一查到底的做法,可以充分地彰显出“依法治国”理念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承诺。这一点,与新华社当天所发评论中传递出的“任何人践踏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惩处”以及“三个绝不”一脉相承。

但如果将视角着眼于薄熙来的“一路黑”而非中共的“一查到底”上,其中暴露出的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则不言自明。姑且不论其在大连市市长之前(也即1984年至1993年)是否有过违法党纪国法的犯罪行为,至少按照新华社的说法可以推测出,薄熙来从1993年担任大连市市长至今长达近20年时间里,均存在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且有“严重”一词作为前缀。

20年的时间跨度,舆论的质疑和追问也就由此而生。如果不是王立军擅自进入美领馆导致东窗事发,那么薄熙来的政治生涯会否继续如外界普遍猜测的那样一马平川?从中国各大官方媒体所发社评及代表主流观点的文章来看,传递出的核心要义还是集中于“中央法办”、“警示意义”层面。如《北京青年报》的《薄熙来违纪案警示权力必须受制约》、官媒《环球时报》的《中央法办薄熙来给社会吃了定心丸》,以及言词颇为犀利的光明网评《薄熙来下场再证文革模式是一条死路》。

在主流媒体纷纷从薄案中寻求“正能量”的同时,也有舆论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共地方乃至中央的监管体制上。事实证明,薄熙来犯法犯罪行为自其从政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在此过程中,从地方干部到治理大连、辽宁、商务部,以及后来的重庆,有很多惊人之笔。换句话说,薄熙来一边谋求升迁,一边搞政治业绩,一边违纪腐败跨越党纪国法红线。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缘何没有严密的权力制衡制度和机制对其进行及时的制约,没有一套严整规范的反腐败制度和机制以及一个独立的反腐败调查机构时刻对其进行监督,而是在王立军叛逃事件这一“万不得已”、“捂不住”的情况下才开始着力解决?这一疑问以及暴露出的制度缺漏,恐怕是比中共处理薄案手法带来的“正能量”更需要深思的问题。

与薄熙来“边腐边升”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陈良宇身上。舆论中有声音惊呼“薄熙来就是第二个陈良宇”,也就有了源头和对照素材。中共当局此前对陈良宇的通告中写道——“经查,陈良宇在担任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期间,滥用职权,支持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贷给不法企业主和有关公司巨额社保基金,危害社保基金安全。”

在薄熙来和陈良宇边腐边升、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监督机制在哪儿?或许,其中有中共当局更深层次的考量,但普罗大众却很难轻易读懂和理解政治考量,自然也就无从对监督机制的缺位作为情有可原的让步。长此以往,中共着力搭建的政府公信力平台恐将再次陷入危机。

一个薄熙来倒下了,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薄熙来出现?这也是薄案引爆舆论、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之际,主流媒体未置于广场中央的隐性担忧。中国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寓言故事,那么放在薄案反照出的监督机制漏洞上,也应该有所警示、有所作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