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与事,从来变幻莫测。人一变,事跟着就变。像中国换了个习,马上局面跟胡不一样。其实,西方的君臣比四川的变脸变比还大。你看这Intel的新CEO刚上任一周,今个就宣布了要部门重组。不知多少中层头目得变位,多少部门的经理得卷铺盖。
这个新CEO Brian Krzanich,不是出于什么名校,也没什么高学历:在San Jose State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进入Intel在新墨西哥州的三线工厂,当了一名技工。在那一待就是20年。还好几年前熬成了那个工厂的头。20年里,他在半导体制程方面算是争取了一个专利。去年一月刚被董事会刻意选为总公司的副总裁,接着又兼顾COO。虽说在起跑线上没任何看头,但这最后的两年,突然老来俏,鸿运当头,仕途得意,节节升高挡都挡不住。
去年11月,Paul Otellini宣布辞职,希望董事会在六个月内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当时媒介就说Intel会考虑外面的人,我就告诫大家:Intel不会喜欢没有忠诚度的外来人,因为这和大工程的惯性有关。当时我就列出了Intel的一长串“精英”,分析谁可上垒,其中就有这位大家并不熟悉的的Brian。本月2号,Intel董事会决定Brian接掌CEO,16号的公司年会就正式上任了。从此,Intel又变回了由工程师出身的人来掌舵的传统。
这位两个孩子的爸,言语不多,典型的工程人员Style。一个周末刚翻过去,Brian就马上宣布对公司各部门进行重组,要新设一个“新设备/new devices部”,由自己来直接监管各核心产品部门的新品开发。这让我想到习近平,他要建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监管国防、外交、公安、安全等大部。两者都有一统天下的极端霸气味道。部门重组后,英特尔的几大核心产品部门:包括PC客户部、移动通信部、信息中心部,都会受制于Brian的“新产品部”。
在他宣布重组公司业务部门的同时,还宣布未来会带领公司集中力量打好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之战,而把相对分散的国际制造业务交由新任的总裁Renee James管理。昨天,他们已把重组细节发到员工手上。原移动通信部的主管Mike Bell成了新设备部的头,而Hermann Eul继续负责通讯部的智能手机芯片研发和制造。
日前,Paul离职时曝料,其任职CEO期间,最大的遗憾就是错失第一代iPhone芯片的订单。他的解释是,当时苹果杀价太低,让Intel实在无法接受。不过如今市面上有iOS设备5亿多部,没分到一杯羹实在可惜。当然,如果当初Intel接受了苹果的出价,那高通的今天就是另一回事,Intel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当然也是另一回事。就不会有今天Intel在移动市场的1%可怜份额,不会这般惨不忍睹。
不过坊间的传闻一直以来是:Intel的通讯芯片太传统,功能太Universal,功耗当然也大,这和Apple的轻便、一家独享与人不兼容的概念不咬弦。苹果最后放弃了选用Intel。我们可能更愿意相信这个传说。因为当时的2006年,Intel把手机处理芯片的业务XScale,作价6亿美元卖给了芯片商Marvell,结束了自己在移动芯片方面的业务。而到了2007年,苹果才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再到2010年初,Paul才在CES消费电子展上再次展示了Intel新开发的首款移动芯片---LG的GW990手机样品;接着,LG又取消了这款手机的发布。随后,Intel推出手机平台Moorestown,就是后来的Atom Z6xx系列;但也陷入没有手机厂商全力支持的尴尬。直到2012年中,Intel完成第二代手机平台Medfield,就是Atom Z24XX系列,才算有了丁点起色。所以,intel对移动市场的后知后觉,决不是什么价格问题,而是方向问题。方向错了,一切就错了。什么是纲,才能纲举目张。可见他们的MBA,不学毛选,至少学的不到位,所以犯了致命的方向性错误。
Intel一直以来有个特点:那就是市场战略决定产品战略。和AMD的多核芯片较量是这样,在卖掉XScale放弃移动芯片的这一举措上也是这样。这充分说明,Intel是个很好的惯性生产公司,对大规模产业链控制得非常好,可谓出神入化;但在新技术的革命前瞻方面,实实在在不具领袖的角色。当然傻人有傻福。那些领袖角色的公司,多数来得快走得也快。Intel的优劣很显见了。
其实,我觉得Intel当年没和Apple合作,未尝不是好事。就Apple那种极端自私崇尚单赢的风格,要是真的选了Intel,那也就一个妃子。Intel一不能获利,二不能言放弃,三还时不时被要挟被抛弃。那样的话,Intel说不定早被怪人们给废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此看来,Paul与Intel,虽然没赶上Apple的这趟风光的列车,但那教训给了他们不可自大的约束,至少他们没有像当年AMD头脑一热就忘乎了所以。要不是美国的反垄断法,AMD早就不存在了。
世界上的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Intel与Apple风光失之交臂,再次告诉我们:就是因为Intel当初压根就没准备好,认识方向压根有问题,所以,Intel失去第一波是必然的。这应该成为MBA的最好一课。不论对我们,还是Intel,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个必然失败的代价之后,现在我们准备好了吗?就移动市场而言,今天的intel准备好了吗?这个疑问,谁能回答,还是留给新CEO Brian Krzanich回答吧。
这两年Intel的服务器和超薄本销售不理想。形势逼人。5月17日Intel在纽约开启了全球超极本推销巡回展,希望让消费者看到最新的薄手提,以阻止传统计算市场的下滑。据说intel 5月17日至19日在曼哈顿肉品加工区开设了一个临时商店,为纽约市民提供亲手体验超薄本,主题叫“Experience Intel: Look Inside”(体验英特尔)。下个月将在芝加哥和东京举行,7月份在北京和伦敦举行,8月末在圣保罗举行,9月份在莫斯科举行,10月份在悉尼举行.......负责销售和营销的副总裁兼创新服务和数字营销主管Kevin Sellers说,当消费者接触和操作这些新备的时,会对新产品更有信心。
其实,过去几年,价格昂贵、控屏短缺、OS没跟上,都影响了超薄本的市场推广。所以,我觉得也不是Intel的错。只是生不逢时,时不与我。现在英特尔希望最新的“Haswell”芯片能改变过去的不走运。但天时不佳:市场研究公司IDC和Gartner上个月称,第一季全球的PC出货量大幅下降,是IDC自1994年统计PC出货量以来下降最严重的一个季度。更可怕的是,人们普遍预计全球PC市场在整个2013年度,都会下降。
Intel的服务器芯片和CPU虽说一统天下,但他自己的服务器却卖得非常不好。我个人认为是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市场不咬弦--- Tier-1结构,市场对准的是中小企业,这两个根本不在一个平面。所以,该部的军头早该歇了。还有,虽说Dell涨了2.9%,可是HP同时下降了7个百分点,并且同时传出:IBM不要生产服务器了,要拱手送给联想了事。这说明:大规模采建服务器的这一波也过去了。
那你说,Intel的希望在哪里?就靠一个“新设备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