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理论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您瞧“吃”字:四平八稳,“吃”得怡然,“吃”得享受。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美食家》的小说,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小巷文学”的代表作,尽管那时候只是一个少年,好奇心极重的我从不会放弃每一个满足自己欲望的机会。因为姑姑是个爱读小说的文学青年,她每隔几天都会从她工作的医院图书馆借小说读,她上班的空档就是我偷拿她枕头下小说贪读的最重要的时间,同时,不留痕迹地放回成了我的一大秘密。那个时期是文革后中国文学好作品井喷的时期,我常常是不分题材、来者不拒地阅读,尽管似懂非懂,说不出所以然,但小说中的许多描述至今还历历在目,虽然十分的片断,文字于我犹如玩具。《美食家》借“吃”这个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审视人物不同时期的行为和心理。因为我儿时曾经生活在水乡的外婆家,很贴近小说主人公生活的苏州,于是其中的风土人情,园林风景、吴越遗迹、风味小吃、吴侬软语、石板小巷、小桥流水……样样沁我心脾,也由此奠定了我“吃货”一枚的追求,即便是被人调笑成“没落的纨绔子弟”,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吃”是小行为,却有大情怀。就如陆先生的《美食家》,小说跨越年代将“吃”融进生活,融进文化,人间冷暖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不同的人通过对“吃”的态度、“吃”的表现,再加上时代际遇,勾画出独一无二、异常鲜活的各种人物百态。有多少起伏跌宕、芸芸众生的市井生活,站在历史的高度,犹如尘沙显得异常渺小。但作为生命的个体,各有各的境界,同样伟大,就像我在读龙应台女士的《大江大河1949》的感觉,人们被历史裹挟着身不由己,小人物同样有故事,同样应该得到尊重。一滴水尽管渺小,但它同样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吃”是简单的行为,“美食”没人能拒绝,但是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却各有标准,“美”在每个人眼里会呈现不同感觉,与贵贱无关。“美”能让人获得愉悦,这份愉悦能够疏解心灵。至于谈到“家”,自然是有一定境界的,小说主人公在不同时期依凭对美食的执着追求,完成了人生的“自我陶冶”、“自我迷醉”,从而拥有艺术家的气质与境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了。

         由于这本小说,让小小的我立志成为“吃货”找到了理论依据。最有趣的是身为画家的祖父,是一个极讲“吃”,极会“吃”的人,尽管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出去寻“吃”,但他老人家偶尔的小露身手,也足以让我有更多机会成为“吃货”(和同龄人相比),因为他是完全学院派的“吃”家,他是刘海粟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而那时的美术学校有一门课叫劳作课,内容之一就是烹饪。祖父好“吃”、多才,但从不读小说,当他发现我读的《美食家》后,居然破天荒地读了,而且后来逢人就说,“美食家,不错!……”于是后来无论到哪里,我的第一任务永远都是“吃”,为了“吃”会不辞辛苦,乐此不疲。无论是大餐还是小吃我都十分享受;兴致所至,也会和“吃货”们一起探讨做法,回家小试。来到蒙特利尔,琳琅满目的各色餐馆更是充满风情,数不胜数,常常令我流连陶醉……
          如此“贪吃”也许被人取笑“趣味”不高,但是否有趣全在每个人的标准之间,我愉悦、我欣喜也就足矣!能吃、会吃、懂吃、品吃,也自然有无限滋味在其中,至少是爱美食是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吧!将“吃货”进行到底,并不只是在此时此刻,而是蔓延在我人生的每时每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