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来敲门
(婴子)
记得当女儿进入小学的时候,我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专门来学《圣经》。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尽早地融入这个社会,了解她的文化。当然,我和孩子一起学,不同的是,我学整部《圣经》,而孩子只听“圣经故事”。我们的老师也是一对母女,她们是传教士。妈妈劳瑞(Lareina)不是本土美国人,还带有浓重的外国口音,但对我来讲不是问题,我的中国英语比她要“老外”的多。她的女儿丽莲(Lillian)是我女儿的老师,长得非常漂亮,是个混血儿,身材高挑,皮肤白洁如玉,像个芭蕾舞演员。她与开放的美国女孩儿有点不同,多了一些文静与内敛。
记得劳瑞第一次按响我家门铃时,我们刚刚进住新居不久。这片小区开发后,有不少他们这样的传教士来登门造访。对于大多数美国人家,他们会拒绝。而对中国人家,敞开家门接待的也不多,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吧!而我,一向尊重有信仰的人,西方的教士与东土的僧侣在我眼里没什么区别。中国自古都有“乐施僧人茶饭,善结佛法圣缘”的理念,来到海外,对待这样的传教士我自然也会多一份尊敬。遗憾的是,只见耶稣来敲门,不见僧侣来化缘!
我和这一对传教士母女相处的很好,她们母女每周到我家一次,我和劳瑞按照教程学习,丽莲负责两个孩子,陪他们玩,给他们读圣经故事。每一次劳瑞都给我带来不少中文版本的研读资料,凡是我需要的,她都尽力帮我找到。这样的免费“私教”延续了两年多。
女儿听完了《圣经故事》后,接下来再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欲望了。孩子的天性都爱玩,所以她和丽莲在一起的时间大多还是女孩子们的游戏。而我和劳瑞,更多的时间在探讨宗教中的问题,人为何而来?人将去向哪里?她的解释始终不能让我心安接受,特别是出现实质上的问题,她的解释常常令我感到遗憾。其实我已经苦苦寻找多年了,不停地在找生命的答案,真希望《圣经》能开启我的智慧,让我能“舍尽”,而不是“所求”。信仰让她们单纯,单纯的让他们拒绝了解《圣经》以外的学说,甚至东方精神。
有一次,我和劳瑞正在学习中,听到对门孩子的吵架声,我担心儿子介入其中,撒腿就往外冲。我冲出去的时候,吵架的孩子已经脸红脖子粗了,美国男孩在歇斯底里,印度男孩怒目睁睁。就在这时,美国男孩的妈妈也冲出来了,一把将自己的孩子拉到了一边。
美国男孩依旧狂叫:“一个神!只有一个神!就是耶稣!你们是错的!”
“很多神!很多神!就是很多神!”印度男孩不甘示弱。
我一下明白了。 美国男孩的妈妈跟我关系一直不错,她很尴尬,耸耸肩膀对我说:“我的意思是,他(她儿子)并没有错。但是……他们(印度人)有他们的信仰。你也信God,对吧?!”
显然,她很想维护自己的孩子。我回答说:“当然。不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对神的称呼上并不相同。孩子们小,不容易明白。他们都很纯洁。我的意思是,孩子们都是对的。”
我非常理解她这样的美国人,传统家庭出生,除了圣经的教导,没有有机会接触其他宗教理论。也正因为我不是美国本土长大的人,不同的宗教才会引起我的关注。我不希望人群中有宗教冲突,也不愿把孩子早早地圈在一个宗教团体里,我要给他们留出自由的空间,尽量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将来有机会选择信仰。
在与教士劳瑞接触久了后,我还是感觉到了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虽然我明确地表示,我与她研读“圣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西方文化,而不是为了寻找寄托,更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团体填充寂寞,但在后来的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偏差。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她看我立起了圣诞树,又为孩子准备圣诞礼品,她都会旁敲侧击地“归正”我的行为。
“既然我们知道耶稣不是出生在12月25日,那为什么还要过圣诞节呢?”
我知道他们的宗教派系并不主张过圣诞节,我的回答是:“中国人讲究入乡随俗!这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时间对我并不重要。”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大门挂着花环?”
“装饰,好看啊!你不觉得我门上的花环很漂亮吗?”
“可它完全不是圣经里所提倡的。”
“您知道中国人叫它什么吗?花圈,人归天时用的。但这并不影响我,我喜欢在不同的季节挂不同的花环。”
“我们忠实《圣经》教诲。比如,耶稣告诉人们一定要记住他的死,所以我们只纪念耶稣的遇难,不纪念它的生。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不存在问题,我只想认识耶稣和他传的神道。”
“你将去投票选举吗?”
“我还没有正式加入美国国籍,一旦宣誓,我会兑现我的权利。”
“我们会选择放弃投票权。我们只重视神的王国,不注重人的世界。”
“很好啊!尊重不同信仰,尊重人的选择。这就是我喜欢美国的原因。”
“你相信耶和华吗?”
“信!就像我相信其他神的存在一样。你知道东方精神及东方修道人吗?”
这是她致命的弱点,一旦提起东方人的信仰,她的表现都很不爽快。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她开始用圣经的理论来指导我的生活了。我非常理解她信仰中的至高无上,遗憾的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东方文化体系里的“儒、释、道”精神几乎是空白。我非常理解,这就是信仰,信仰中的排他性。于是我做出了决定:
“我想我的圣经学习可以停下了,我需要调整一下自己。”
她没有拒绝我的请求,表示如果我愿意,随时可以打电话给她。对于我的女儿,我给孩子了自由的选择,如果她愿意学习圣经,她还可以继续。女儿表示她没有多少兴趣了。于是顺其自然,我开始给孩子传授东方文化。中国的神话故事太多了,讲起来听不完。当劳瑞听到我开始了解佛家理论时,她立即消音了,再没有与我来往了。
这期间,女儿在学校结交了一个好朋友,一个印度女孩,她的名字很难发音,我把她的名字音译成“几个疙瘩”。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乖巧。有一天,女儿受她家人邀请去参加聚会,等她晚上回家的时候,抱回来了一个大包裹,印度女孩的妈妈送给她了一身印度礼服。我这才明白,原来我女儿就是穿着这身印度服参加的晚宴。女儿给我一一描述了晚宴的情况,如何唱歌、如何跳舞,如何给佛陀敬献食物。而晚宴的实质是什么?女儿根本不知道。其实那天是庆祝释迦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也就是中国节“腊八”。我就利用这个机会给她讲她了“腊八”的来历。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在山里修行。那是苦行僧的一种修炼方式。传说释迦牟尼舍弃王位出家修行,经过了六年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禅定修行,定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了十二月初八这天,佛出定了。因饥饿劳累,佛非常虚弱。正好被牧羊女发现了。当时的人都很敬仰苦行僧,牧羊女就施舍给了米粥给佛祖。佛祖因为食了牧羊女的食物,慢慢恢复了身体,顿然彻悟了。这一日“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个节日也渐渐地成了气候。每当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用米和果物煮成粥,用来供奉佛祖,这种粥就叫“腊八粥”。再后来,它就成为民间的习俗了。再后来,好吃的进了肚子,把佛也给忘了。
给女儿讲了佛祖成道的故事,又比较了耶稣成道的过程,她听得津津有味。
偶尔一拿起《圣经》来读,总不免会想起劳瑞母女,我对她们心怀感恩,非常怀念那段日子,因为她们,让我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到西方信仰,也正是在探寻以色列人历史的同时,我开始炎黄子孙的寻根之旅。
圣诞之夜,我们一家会去教堂。我常常在神殿里走神,想着我的同胞,很多人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万众仰慕的至尊至上——上帝,却总没有机会沿着我们炎黄子孙的脉络寻根,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了。《圣经》中说:是神拣选了你,而不是你拣选了神。我不免叹息:只见耶稣来敲门,不见僧侣来化缘!
真是吗?事情总有正反两面,物极必反。僧侣不来化缘了,神佛就在人间了。心怀善念,巧结善缘,神佛哪有不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