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遇斯坦福(二十六)斯坦福的春节联欢

原是寂寞中的陈情,如鸟儿啼鸣,以求友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斯坦福的春节联欢

今年的春节只好一个人过了,挺没有劲的,看到中国学生会组办的春节晚会,本不想去的,临时问了租同一栋房子的房友”杰姆士,他失业在家,听说有东西吃,又有节目表演看,居然跃跃欲试,我也就顺水推舟了。

晚上六点半开车到了斯坦福校友中心,门前一排高大的棕榈,挺气派的,门后一个庭院依着一个土山,流水潺潺,非常幽静。中国学生排起了长队入场,一人五元,看来杰姆士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天下原没有免费的“晚餐”。

晚餐是从中餐馆订的盒饭,百家宴的手笔,有鱼、猪肉、牛肉三种,虽不是什么珍馐美味,但配上一瓶矿泉水,填饱肚皮是不成什么问题的。其实中国人的聚会一向是少不了吃的,当年我在大学攻博期间,学生会常组织了家属自己做好了端来,那种聚餐有点象美国人的Potluck,种类固然各样,但一来麻烦,二来不好掌握人数,前头的人多拿两趟,后来的人就没有了。这种一人一盒的分餐制倒是简单方便,吃完了把盒子往垃圾筒一送,就是清洁工人的事儿了。说起来这种聚餐方式倒挺象去日本开会那种工作午餐,只是在日本人手一盒,一边吃一边听赞助公司的劳什子广告,比较起来没趣多了。这里的中国学生多有相识者,边吃边聊,其乐陶陶,连我也认识了一位在医学院工作的女博士后,她原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要,倒跑到斯担福给老板打工,不知是什么意思?她穿了一身黑色的小礼服,配着长靴,挺时髦的模样,却捧了一盒牛肉盒饭,捻着木制的方便筷在那儿吃,叫人觉得好别扭。

吃完饭把嘴一抹,好戏便要登场了。在震耳的鼓点伴奏下,两头狮子摇头摆尾地绕场一周,两男两女四个主持人翩然上台,恍惚间,我以为是在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呢!接下来是学生会主席祝词,这就感觉有些不对了,这位主席的嘴角边还带着百家宴的辣鱼汁呢!说老实话,祝词有点长,又没有英文翻译,杰姆士已经快睡着了,好在下面是康桥文化社的一群小朋友,穿着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拿着灯笼、扇子、气球鞭炮等道具,装着过节的样子边跑边舞。杰姆士咧着嘴笑了,并用手指着一个扎冲天辫的小女孩对我说,“她挺象我女儿的。”你还别说他爱占便宜,他确实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算是中美混血儿,皮肤白白嫩嫩的,大眼睛,挺漂亮的,但这帮美国的华人孩子们,怎能体会在中国过那种传统春节的乐趣!充其量按着教舞老师的指点,在那儿故作天真地扭几下吧。一时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坐在哥哥的自行车后架上,满街乱窜去看烟花炮仗,身上穿着下面加了一节的“新”紫花棉袄,头发上都是红红的鞭炮屑,耳朵里全是震耳欲聋的炮仗声,北风呼呼地吹在发烫的脸上,却一点儿也不冷,双手环抱着哥哥的腰,心里那高兴的劲儿就别提了!

杰姆士的问题把我从回忆中惊醒了:“下面这个节目是什么?”

我一看边上打出的字幕,音乐剧Big Game,乃是借斯坦福与伯克利一年一度的橄榄球对抗赛改编的“凉衫薄”与“猪尹太”的故事,又说又唱的,看来老外是没戏了,因为没有英文字幕,又不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杰姆士只好纳闷到剧终。

这个剧是一个留学生自导自演的。这位留着长发的小帅哥自演斯坦福的“凉衫薄”,被功课压迫得苦闷孤单,在师兄弟的撺掇下,挺身而出,与伯克利的“马闻财”对歌打擂。斯坦福的英俊小生,险些不敌伯克利的财大气粗(啦啦队一人送一台手机的哟),好在最后手执玫瑰花跪地求爱,赢得了美女评委“猪尹太”的芳心,这一场Big Game才以斯坦福大胜而告终,没想到堂堂斯坦福才子也靠“色相”事人,才得以抱杯而归,看来“姐儿爱俏,婆子爱秒”原是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堂堂如斯坦福的高材生,也脱不了这个俗套。我又要想当年了,想起大学时代的一次元旦晚会,我们班的江南小生不是演出了一场“庄周梦蝶”的音乐剧吗?如今这只蝴蝶已翩翩飞过了太平洋,而当年那等不及扇坟的小寡妇何在呢?岁月悠悠,人间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只是换了布景和人物罢了。

下面的单人舞“中国结”倒是挺专业的,而女声独唱“辣妹子”是一中年妇人,拔尖了噪子再过一番天真的辣妹子瘾,真挺难为她的,遗憾的是那“马闻财”手持一束假玫瑰花又献了一次,我要是那“辣妹子”呀,还不摔在他脸上!

模仿猜谜游戏现在好象很流行,从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流过太平洋到斯坦福。斯坦福的才子才女们到底不凡,会做会猜,有姚明签名的T恤衫倾刻送完。武术表演当然是国粹了,里面却夹了个老外一本正经地踢腿翻跟头,差点摔了一跤,仍博得热烈掌声。节目后来主要是一个华人设计中心的时装秀,一群高颧骨的广式美女挂着各种各样的布片在台上走着猫步,害得我们的业余摄影师跑来跑去,忙个不停。我疑惑中心赞助了多少钱,又不得不佩服这十来个模特换装速度,但我已经忍不住在打呵欠了,对不起啦,我的东部时间(比湾区早三小时)又在作怪了。

后记;后来又去参加了一个International Festival(国际节),欧亚非各国不仅设台介绍本国风物,还有美食招待,可惜我转了一圈,只看见了香港学生设的一个桌子,上面陈设着笔、画册和印了香港龙的购物袋供人免费取用(独此一家而已,真是财大气粗!),而泱泱大陆,竟没设一台作代表。食品吗,德国的巧克力和法国的羊角面包挺不错,但吃不饱肚子,还是亚洲的米饭菜肉受欢迎。饭后节目也是精彩纷呈,多是各国的民俗歌舞,比如菲律宾的赤足竹杆舞。看大家穿上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兴致勃勃地跳起传统舞蹈,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这倒让我悟到中国学生会的为难之处了:除了少数民族,我们居世界人口之首的汉族,却没有像样的民族服装和民族舞蹈,难道要穿着旗袍唱京戏吗?

又及:印度民族善歌善舞,大出风头。但印度学生满场乱窜,窃窃私语,唱完水的瓶子乱丢,也让我见识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