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坐火车从上海去南京,路上忽然想吃苏州的豆腐菜,就下了车。现在已经记不得是去的寒山寺还是西园寺。只记得那次吃了很失望。可当时有空调全程对号的客车每天只有一对,不想挤站票,只有等到第二天再走。无所事事,就去文庙市场逛逛。
当天不是周末,人本来就少。特别闷热,一会儿又下起大雨,整个市场里摊点稀稀拉拉,顾客更是比店主还少。我百无聊赖在里面漫游。到了一个老者的摊点前,眼前一亮,居然摆着两枚国际儿童年的银币。“这枚币,怎么卖的?”“x百”。“不错不错,你有两枚呢。有没有金币啊?”“x百,不能再便宜了。”
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纪念银币。这是银币,36毫米。发行量12000。这图案美不美先不说,只要盯着看一会儿,就会勾出起我们淡淡的幽思,似乎回到了我们自己的青葱岁月,那些埋头专心致志玩泥巴的日子。
我有点懵,呆在那里半晌。不对劲啊不对劲。这钱固然不寻常,价格也不正常,摊主更是反常。本人也算走南闯北,各地钱贩见多了,地域特征还是很强的。比如你到北京的潘家园,摊主大都是侃爷。你一问起来,他会先竖大拇指:“您真有眼力劲,还特运气。这套币拢共就发行叁千套,上个月开全国政协会,每个委员发了一套做会议纪念品,这就去了一千多。没啦,市场上就要见不着啦。我孩子他姥姥家表舅的二大爷,参会发了一套,我求了好些天才得来。什么,你见我这不是原装,这就对啦。跟您说,这原来的盒上,有政协标志和编号,我二大爷怕我给他政治上惹事儿,才把盒儿给扣下了。。。”“什么,那边摊上有?咱们跟谁比也不能跟他比,他亲大爷就是政协,还是个常委。您认识他?哦,不认识也问个贵姓,人家贵姓万,万里您总听说过吧。。。”
上海早年的钱贩大多是瘪三,有个三五套币撑门面就出来摆摊。见到外地的说普通话的顾客,先努力把眼珠藏到上眼皮后面,然后从缝里露出一点。曾经在卢工市场一个钱贩直接对我说:“不要问价钱,这个你买不起的。”这个小赤佬大概是希望看到我勃然大怒,一把将一叠钱拍在他的柜台上。可惜,他看走眼了。真正收集钱币的人是一分钱都不乱拍的。我就此知道他靠这套钱撑门面,轻易不能卖掉,要卖就必须卖出个天价才行。
上海钱贩子一定要从理论上压倒你,从而不许讨价。“这套钱最少五千,你这辈子再也不会看到低于这个价位的一天了。”“你知道日本人现在是最有钱的,他们已经把纽约的房地产和毕加索的名画都买光了,下面只有买金银了。三国演义是日本人最喜欢的,研究的最透。我这套三国演义纪念币,是我姨娘放在这里卖的,是她女婿第一次上门的见面礼。现在女儿女婿要去日本留学,要用钱才卖的。要不是要买飞机票,带到日本去卖,十万日元毛毛雨啦。。。”“看你也是读过大学的,但是对冲基金和索罗斯你不一定晓得。索罗斯都是做几十亿美金大生意的,他说了中国股市没兴趣,那只有金银市场了。人家要做哲学研究,你要是也有哲学,就知道现在不是计较价钱的年代。。。”
苏州的钱贩应该是很有古风的。他们看上去比较儒雅,说话固然不多,但很好地引导你自己看货,关键时候点到一下,钱币的背景,发行量,来历等。估计是“唐伯虎的画”卖多了养成的。既展现了他的专业知识,又照顾了顾客的自尊心。不过,恐怕更重要的是:买卖显得都是建立在顾客自己的眼光和决策上,不是卖家的唆哄和推销。买好买歹,买真买假,责任你自负。但眼前的这位苏州摊主,显然不属于任何类型,谈话进行不下去。我在迷迷茫茫中,就买了一枚。
过了一阵,我碰到老柴,告诉他我在苏州买钱的经历。他突然一拍大腿:“怪不到我苏州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他不在,让他父亲临时帮着看摊,卖错了一个钱。把一千丢了,只卖了个零头。”我将信将疑:“那你千万不要告诉那个朋友,是我买的。否则我不好意思再去文庙了。现在我银币有了,你帮我去找金的吧。”
网上找到一张实物照片。不过这图片有个聚乙烯盒子在外面,颜色不正。其实这是枚金币,金黄色的。早年的设计,有掩盖不住的朴素笨拙,但却透着难抑的乡土亲切。在金银这种华丽的材质上,铸上最普通图案,有极强的对比效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设计之一。
过了不久,他就把这金币盒子放到了我办公桌上:
“太好了,什么价拿的?”
“五千。”
“五千?”
这个价位比我预计的要高出了一千。所以我问他:
“在哪里找到的?”
“就是在苏州啊,那个以前金币没舍得拿出来卖。。。。。。”
“老柴,你在有意噎我,是不是?”
我盯着他,老柴侧过头,半晌不吭声,我看见他黑黑的脸皮下似乎透出红来。这个时候要是有人进到我的办公室,看到两个大老爷们这付德行,要浮想联翩了。于是我赶紧数了五千元给他,他也不作声地走了。
一般来说,这些钱贩拿来好钱,或者是我要求他们找的钱币,我并不还价。只图他们有了好东西先想到送给我看看。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自己要了解行情,卖家也就不会离谱地乱开价。这次一枚金币明显高了一千左右。那年头的一千块,可以买到一箱飞天茅台。当时他缺钱缺狠了?我不知道与苏州有没有关系,他知道我不可能去那里查证。更主要的,他知道一提起苏州那件事,我还价的气势就没了。信息就是力量呵。
大概是作为补偿,过了大概一个月,老柴给我带来了一套建国三十周年纪念金币,价钱很公道。这也是我一直在让他找的:
这套金币虽然面值都是400元,但每枚重量是1/2盎司。制作精美固不必说,他们透露着一种那个时代特有的庄严肃穆。这种味道,在以后所有的金币设计中都再也找不到了。这一套金币确是独一无二的,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金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