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猫的死亡,引发清华全校上下的哀悼。在渐趋浮躁的时代里,它的“安静的陪伴”,被视为一种力量。
这是个特殊的坟墓—除了几束菊花和康乃馨,坟前还摆着生鱼片寿司、烤鱼和妙鲜包。
躺在里面的,是一只被称为“馆长”的小猫。7月初,它被葬在清华大学老图书馆外的银杏树下。花束中,插着几张吊唁者的悼文—“夏日的黄昏里,你趴在树荫下睡觉,木质的书桌上,你的突然出现让我惊叫,彼此拥有的日子,都过得很好。”
追悼活动颇为隆重。今年清华毕业典礼的告别视频中,也记录了它的故事。这只小猫的身影一出现,全场3000多名清华学生,爆发出当天最热烈的掌声。
有人说:“它就是我们清华生活和青春的一部分。”也有人感叹:“亲近动物,是一种本能,但现实很复杂。”
“老馆里来了一只猫”
成为“馆长”之前,它曾过着和清华其它流浪猫一样的生活。
这只雌性小土猫,大概出生于2009年年底前后。据说,它的母亲很可能是一只仍然健在的,定期活动于女生宿舍楼下的长毛玳瑁猫,因为两者的毛发很相似。
年幼时,它的主要活动场所,在第三教学楼附近。这里一度是清华的“猫狗聚集地”。
2010年,“三教”发起一场“清猫清狗活动”,大部分小猫小狗迁徙至食堂、宿舍楼和小树林等地。不知何原因,它选择跑到了清华大学老图书馆,随后被一位图书管理员收留,成了里面的居民。
它的家,空旷而宁静。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始建于1916年,由美国设计师设计,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与如今2万多平米的现代化新馆相比,具有欧式风格的老馆,透着一种别样的历史气息和学术氛围。除了阅览书刊,老馆的主要功能是供清华的学生上自习用。而它成为这里唯一的动物,不用理会门禁和保安,自由出入。
初来乍到,它有些小心翼翼。尽管很喜欢在自习室里溜达,但面对同学们好奇地逗弄,它会伸出爪子还击。趴在桌子上小憩时,如果有人抚摸,它以挣扎或跑开的方式,表达不满。
它并不能算是一只模样俊俏的猫:橘黄色厚厚绒毛间,夹杂着深浅不一的褐色和黑色,脑袋像是泼了淅淅沥沥的墨汁,有点阴阳脸。很快,“老馆里来了一只猫”在清华的校园里传播开来。
为准备学期考试、深造学业,或者出国留学,老馆的自习室里,长期坐满了“闭关”、“刷题”的学生。每一个低头忙碌的身影前,都会摆着一沓沓诸如托福、GRE、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专业课程的资料和试卷。有不少同学常常在老馆一扎就是几个月。
一只猫的出现,为这种枯燥繁重的学习带来了变化。
适应新环境后,它的个性也从容淡定起来。每天早上6点多,它会在门口的草丛里蹦跶玩耍。7点左右图书管理员来了,会给它梳理毛发。7点30分,开馆门后,它便颠颠地跑进去。先是在大阅览室四处走走,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
自习室里,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时候,它会噌地窜上任意一张木书桌,迈着猫步,毫无顾忌地“巡视”大家的学习情况。困了,书本、笔记本电脑、围巾和书包就是它的垫子,随意一卧,倒头便睡。任你在一旁干着急,它就是不挪窝,一副爱答不理的态度。
它还常在馆外同学们停靠的电动车座位上打盹。下自习后,常有同学无奈地等上半天,待馆长睡足了醒来后,才把车开走。
“那模样,仿佛它才是这儿的主人。”美术学院研究生夏晴总结道,“大家都在它手底下干活儿似的。”久而久之,同学们亲切地称它为“馆长”。
猫“馆长”的形象,与老图书馆融为一体。
法学院研究生崔彧至今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冬天的早晨,刚蒙蒙亮,同学们正呼着哈气排队,等待入馆。门开了,馆长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走出来。队伍一下热闹起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2010年秋天,崔彧去老馆自习,第一次看到了正在门口台阶上晒太阳的“馆长”。
“它是只安静淡定的猫。”他说。
似乎被图书馆的氛围耳濡目染,馆长一向都悄然而至,从不会发出喵呜的叫声。
学习时,“馆长”偶尔会停到他的旁边,眯着眼坐下,看他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便安然入睡。崔彧自顾自地看书,但把翻页的声音控制到最小。如果正要查阅的资料,被熟睡的猫压住,他也不会破坏它的美梦,而是换本书再看。“猫是夜行动物,玩了一整晚上,也该累了。”他解释道。
学到乏味烦躁的时候,他便放下书本,轻挠馆长的下巴和耳朵,对方发出一阵轻微的呼噜呼噜声音,表示舒服。
每一个同学,都会和“馆长”保持这种安静的关系。休息时,为熟睡在书本之间的“馆长”拍照片,然后晒到微博上,成了来老馆自习的一项传统。
“去年秋天,我在文科楼的赵元任纪念展上看到一张照片—当时在国外生活的先生,正伏案读书,一只猫就在书旁睡觉。”崔彧回忆道,“感觉像一幅画。”
“它还略微有点傲娇。”化学工程系的杨载涛说。他是清华小动物协会的工作人员,对猫的习性很了解。虽然整天就喜欢睡大觉,平日里也有点高傲,可一旦把“馆长”哄开心了,它会翻过身子,让人抚摸它的软乎乎肚皮—这是一只猫对人充满信任的表现。
图书馆的几个办公室,都配有猫粮和水碗。“馆长”会贴着墙面进来,喝几口水就走。保洁员,物业保安和老师们,没事都会逗逗它。
作为“馆长”的主人,图书管理员李世雄则认为,它是只“有灵性”的猫。他被同学们昵称为“侃叔”,今年50多岁,头发花白,嗓门洪亮。侃叔常常会抱着馆长,在门口颇为自豪地跟同学们夸耀,“它只吃我喂的进口猫粮”,“别人喂就不行”。
但“馆长”辜负了侃叔的信任。
“它最爱吃烤肠,三块钱一根的那种。”章琳笑着说,“掰碎了,它吃得狼吞虎咽,而且一根还不够。”她和男友张宇都是美术学院的本科生,两人常在馆外的草坪上喂它。“看着它吃,就像看着一个孩子。”
因为大家的眷顾,“馆长”的身材越来越臃肿,很多同学一度以为它怀孕了。它不会躲闪任何陌生人。守在老馆门口打盹时,任凭大家拍照和抚摸,“安详得像一尊雕塑”。
2011年底的某晚,一个生物系男生下自习后,回宿舍正要掏书,忽然发现书包里有个毛茸茸的家伙—竟然是还在睡觉的馆长。馆长很喜欢靠在书包上打盹。可能是太舒服了,它索性钻了进去。一路上的颠簸,都没能吵醒它。同学们赶紧把它送回了家。
三年来,清华校园里渐渐形成一个不成闻的“规矩”:与“馆长”合影,有三类绝不能错过。
每年9月,学长学姐们带着新生到老馆参观,会特地介绍一下“馆长”,推荐和它照一张入学合影。
一到期末考试周,也会有不少同学抽时间找到“馆长”“拜一拜”,进行考前合影,托“馆长”能保佑自己考个好成绩。
7月份左右,毕业生们会穿着学士服,站在老馆前,以“馆长”为模特,拍张毕业照。
“不然,你会发现大学生涯缺了些什么。”杨载涛说。
2011年,广受师生喜爱的《清新时报》新年特刊上开辟了一个名为“猫眼看校园”的年终盘点栏目。主人公,是一只“生长在老图书馆的猫”。
“老猫”以旁观者的口吻,回忆了清华校庆时的集体婚礼,调侃了“四教”被冠名“真维斯”楼事件,谈论起引发同学们不满的清华网费改革一事。而改名为“清芬”的第七食堂和北门都将被拆掉的命运,令它有点伤感。最终,它聊起约束同学们的“自习公约”—“辅导员是政治思想辅导员,而不是保姆或者家长。”这篇诙谐幽默,针砭时弊的文章,在校内广为流传。
“馆长”的影响力,已经走出了清华。
吴斯嘉今年毕业于北大数学系,男朋友就读清华。她每学期都要特地到老馆看看“馆长”。这个高中时期很怕猫的姑娘,大学毕业时已经能和它们愉快的相处。她觉得,“馆长” 和清华的猫,北大的猫一样,都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和平等对待,而这种氛围,会影响更多人。
“当然,‘馆长’的生活条件是其它猫望尘莫及的。”夏晴说。她现在是清华小动物协会负责送流浪猫的志愿者。两年来,协会的同学们做了一套“清华猫地图”,对清华各个区域流浪猫的分布,数量做出归纳。她们不定时地寻找符合条件的收养者。她接触大部分收养者,是已经工作的清华校友。
附近小区、圆明园的猫,或自主迁徙,或被人遗弃,都喜欢往清华园里跑。
前年冬天特别冷,张宇和宿友在宿舍门口看到一只哆哆嗦嗦的白猫,便偷偷带回宿舍。随后近一个月的时间,猫都在宿舍过夜。“楼道的同学们,有喜欢猫的,也有怕猫的,但大家都没驱赶它。”张宇回忆。天气暖和了,这只猫自己离开了。
“我们一帮学生,能提供的,也就是个有暖气的屋子了。”他也说不清理由。
清华校园里,曾发生过让夏晴难过的事。百年校庆时,校方进行过大规模的清狗活动,如今,校内几乎看不见流浪狗。几年前,南边的家属楼区,失踪了将近三十只流浪猫。“有阿姨告诉我,全都被抓进了一辆小货车里。”她说。当时,她看到有人用猫肉做羊肉串的新闻。“我觉得亲近动物,是一种本能。”她说,“但现实很复杂。”
“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谁也没想到,“馆长”就这样去世了。
2013年7月5日清晨,浑身脏兮兮的“馆长”躺在草坪,头部湿漉漉的,已经死亡。为避免暴晒和疾病传播,它被埋在了正对着老馆大门的银杏树下。得知死讯的老侃,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上午8点30分,清华图书馆官方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馆长”怀疑是被烫死的。这条微博很快被转发上千条,清华的同学们纷纷留言,愤怒地谴责虐猫行为。
当天中午,杨载涛赶到现场,调查死因。为调出当晚的几个监控视频,他和同伴们找到附近派出所。民警们也养着几只流浪猫,听说那只著名的猫“馆长”去世了,很同情,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第二天,视频因故没能调出来。随后,图书馆微博澄清,小猫不是被烫死的。
此时,有同学发现清华人人网树洞公共主页上,曾有人发状态,宣称要杀掉“馆长”。事后,此人又一次发文:“言必信,行必果,说过我要猎杀‘馆长’,你们都不理我,不过 ‘馆长’临死时候挣扎那几下,劲还是挺大的。”
这引发了同学们的声讨,并要求查出该IP位置。小动物协会的志愿者曾找到树洞后台的管理者询问,商讨后放弃了调查。“即使查出IP,找到这个人,并不能证明他就是凶手,更不能挽回‘馆长’的生命。”杨载涛叹了口气。
同学们发起了一场隆重的悼念。大家把与“馆长”的合影、悼念发在微博上,不断@清华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短短几个小时内,图书馆微博主页全是怀念与不舍的话语。
“‘馆长’是我们几届学生在清华的烙印,多年以后,我们也许记不清上过什么课,但会记得学习时光里,因为它,多了一份快乐和温馨。”清华网友“刘小宁要毕业了”说。
而据“猜火车的猫”介绍,自己一年半里三分之二时间在图书馆,一半以上时间能够看到“馆长”。他记得,“馆长”会跟着自己从里到外,从楼上到楼下。哪怕去年被烫伤后,它也还是不怕人。“我今年毕业照里没有‘馆长’,深深失落。愿馆长安息,天堂没有凶手,只有妙鲜包。”
图书馆官方微博写道:“很多人问‘为什么清华的孩子们会那么在意图书馆的一只猫’。就是这个—它的安静陪伴,是一种力量。”
“玮君子”是今年一个本科毕业班的辅导员,刚刚送走一批学生。他认为,清华的流浪猫很多,可能每一只都会受到同学的照顾。但猫“馆长”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的符号,是它让清华的同学在学术道路前进时,感到一些温暖和慰藉。“它就是我们清华生活和青春的一部分。”
7月17日,是清华本科毕业生的告别校园的日子。不少穿着学士服的同学来到老图书馆拍照,摆着各种pose,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但走到馆长所在的那棵银杏树前,每个人都会凝重起来,静静地站上一会儿—就如同以前,自习室里被“馆长”压到了书,却不愿把它叫醒,看着它睡觉一般。
正如“一个菠萝要像一只队伍”在微博所写:
“从前有一个喵,它管理着一个图书馆和一大群书呆子。常常趴在阶梯上俯瞰自己的王国,要么就忙着睡大家的书包键盘红宝书,毕业季也像历届校长一样与毕业生们亲切合影......馆长走好,如果有天堂,应该也是图书馆的样子,但不会再有伤害,请你一如既往地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