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3024.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954.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868.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761.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698.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625.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580.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529.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484.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454.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318.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251.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178.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138.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119.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102.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071.jpg)
![](/upload/album/0b/6b/cf/597e61e92043.jpg)
![](/upload/album/8d/52/58/144830661994.jpg)
![](/upload/album/8d/52/58/144830661944.jpg)
1946年夏回到北京(住东城区东总布胡同63 号),见到了我的曾祖母,祖父,祖母,四位姑姑们及我的姐姐和两位哥哥。因当时不太会讲中文,上的是“圣新小学”(东单三条原纺织局旧址),46年秋因父亲就任“东北化学三厂”厂长便随父去辽宁抚顺`,47年底返回北京,48年底又全家去台湾(居住台北市),因父亲留京处理家产及生意琐事没能与全家同行,待父亲可以启程时已无法前往台湾了。到了49年夏,母亲便携我和三哥乘船经香港返回北京,我们找到父亲后就再也没机会返回台湾了(因已是建国前夕)。
55年北京25中初中毕业,58年24中高中毕业,63年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女八中教课(文革中学校改名为158中,现为鲁迅中学)至72年底调入天津教师进修学院任教,后并入天津师大任教直到81年4月初全家移民美国。在美国的二十九年的工作可分三个阶段:81-86餐馆,86-95开车,96-至今在医院。
我的七十年生活,在中国和美国各半,在出国前的四十一年是我成长,学习和开始踏入社会之第一阶段:由于我的个性率直,生性懒散,说话口无遮拦加上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我的政治免疫力差,在我的个人生活和政治的路程中走得总是磕磕碰碰,算我的运气好,尤其在“文革”中有众人(友)及贵人相助总算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一个政治运动。
第二阶段是从4月8日81年到达美国后,生活在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制度的国家里,人情事理都与过去差别甚大,为了全家生活大人每天打拼,孩子都从12岁开始打工,直到大学毕业,自己赚零花钱和大学的生活费,学费是申请奖学金和学生贷款,他们在大学毕业后5-8年才还清贷款。在这近二十年里除了工作外,我最大的收获是较为系统的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及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工作后的各种经历,很好地总结了做人,做事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及生活内容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三阶段是从60岁(2000年)开始享受人生,到欧洲及日本旅游访友,尤其从03-09年每年都会中国探亲访友,与大学,中学的同学,一起工作的同事好友,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们及亲朋知己回忆过去学生时代的幼稚和顽劣行为,以及初入社会对人与事的懵喳喳的行为,调侃过去正视现在,笑谈未来。
![](/upload/album/8d/52/58/1448306618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