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一封邮件,勾起我半个世纪的回忆,那些清贫但快乐着的日子,转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回味30年前上海夏天的味道 硬纸包的中冰砖0.44元,可以斜切半块半块卖,软包装的小冰砖0.21元。还有一毛钱的可可牛奶,0.16元的鲜牛奶。
各位上海出身,上海长大的,对老上海的夏天还记得吗?
天气实在太热,倒一盆冷水在门口晒得滚烫的水门汀地面上,“膨”的一声,变成了一股蒸汽,霎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马路旁的法国梧桐上面,“雅无知”(知了)在唱着歌。那是一种无伴奏声乐演出。有独唱、合唱,还有分部轮唱。大体是“热死他---热死他---热死他”的千篇一律的老调。
走街串巷有卖冰棍的。一般是背着一个三夹板木箱,也有的拎着一只敞口式的保温瓶,喊着熟悉的“棒冰缺伐棒冰”的叫卖声,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就纷纷拿着零钞出来了。 棒冰是冷饮中最普通的。4分钱一根(断棒冰3分)。绿豆的、赤豆的、桔子的,样数不少。还有一种俗称叫“药水棒冰”,味道怪怪的,究竟是什么药水,我也说不上来。反正那时还挺时兴。 零钱要是稍微多一些,就可以买汽水了。记得一般是正广和汽水,柠檬的大概是13分。 要是袋袋里钞票再多一点,就可以“高消费”——吃冰砖了。这在北方,就是所谓的冰糕。不过上海的冰砖质地致密,奶量很足,特别是大光明冰砖,口味极佳。据称在上海延续至今,长盛不衰。型号大小不一,记得有大冰砖、中冰砖、小冰砖之分。 另外,家庭和工厂单位降温防暑的饮品还有大众化的盐汽水、绿豆汤、大麦茶、酸梅汤等。
那时大热天,女人穿泡泡纱居多,男人特别是上年纪的,有不少穿香云纱衫裤,比较凉快。当然,在我看来,穿着香云纱衫裤的形象不佳,有点像电影里旧社会的特务和狗腿子。 大夏天,男孩子在家基本赤膊。至多也是只穿一个汗背心,也就是北方俗称的跨栏背心。
“哆咪唆咪-----,哆咪唆咪-----” 听到了洒水车来了的声音,就像听到了冲锋号一样,小赤佬们几乎全都跑到街上,赤膊大军汇聚并跟在洒水车后面,享受着片刻的清凉和欢乐,从马路的这个路口到下一个路口,浑身弄的像落汤鸡,也开心得要命。就像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形象一样。只听得几十双甚至上百双木拖板(当时上海的一种简易木制拖鞋),踢里塔拉,踢里塔拉,万马奔腾,战鼓隆隆,奏响了一首雄壮的《木拖板交响曲》。至少比现在流行的《忐忑》里的“带个刀、带个刀、带个刀---”癔病似地发作,要好听多了。
说起木拖板,那时有卖现成的,也有自制的。自制的很简单,找两块厚一点的木板,按照脚的大小形状适当加工成型,靠脚背处钉上帆布带或胶皮即可。怕磨脚,还可缠上点布条。 记得那时,上海人夏天都喜欢打井水。因这时水管里出来的自来水,就同热水差不多。而那时当局还允许用井水。井水很凉,夏天用来冰西瓜,再好不过。但后来就不让用了。因上海市政府有规定,怕地面下沉。不仅井水不让用,有时还倒过来,冬天把自来水灌到井里,使地面逐渐回升。
天太热,睡个好觉简直就成了一种奢望。吃过夜饭,很多人早早就在弄堂口、高楼下面、人行道两边占据有利地形纳凉。有用竹榻的,还有用藤椅的,还有的用凉席打地铺。举目望去,街道两侧,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各种睡相,一览无余。当然,以男性为主。有人一直睡到半夜,然后回家再睡。还有的贪图凉快,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现在条件好了,有了空调,这种街头“胜景”自然就少得多了。
我的家乡就是上海,老上海对生活充满热情。阿拉是弄堂长大的一代,生活的节奏不算很快,袋袋里钞票也一直急浜浜,生活在上海却依然十分愉快。 小时候天总是那么的蓝,浦江的外滩也是阿勒心里最灿烂的地方。夏日里在苏州河桥上乘风凉,头抬起来还好数脱一歇星星,看看月亮。爷娘从不担心小人在外头瞎白相,隔壁的阿三头有辰光还要带伊拉阿弟到苏州河里游泳白相。伊格辰光马路上独多脚踏车,河浜边老人在着棋打朴克,弄堂里是小朋友白相弹子,刮香烟牌,斗蟋蟀,两块绿砖当乒乓球网也蛮象样,夜里居委会一只电视机围了男女老少济济一堂。 平常吃根棒冰可以保持笑容灿烂时间很长,从不奢望山珍海味鱼翅捞饭,只盼着春节烟花灿烂。
上海滩是我们的地盘,弄堂就是我们的乐园,每当日落西山天色渐晚,阿奶们会生着煤球炉喊我们回家吃饭。 黄泥螺是爷叔们的最爱,花生米就是下酒最好格小菜。一包汤格生煎一两粮票有4只,小馄饨一碗只要一角再加粮票半两。工人体育场看大隆队踢中纺机也蛮有味道。弄堂里朋友同进同出,弟兄道里一个比一个仗义,街坊邻居间不输给亲戚,互相照看那是家常便饭。 你可以说这里的人胸无大志,但多大岁数的老头都能跟你聊聊海湾战事,,你可以认为这里有些排外,你可以认为我们精打细算,但大家还是生活得滋滋有味。上海的小姑娘个个聪明懂事又讲究,谁都想娶回家当媳妇。 这里的男人不是北方大汉,但就是能让姑娘们喜欢。上海男孩就是能洗衣做饭,但长大后个个能做大事体。 上海的夜里到处灯火通明,石库门告诉阿拉上海的文明。静安寺的佛光,外滩的建筑群,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展示出几代上海人的奋斗,培养出一代代上海人特有的傲气。就是这个美丽的城市,养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中,上海的文化已经支离破碎,上海闲话已经洋泾浜。 人流从五湖四海涌来,透露着对这里的崇拜,但没有对城市的由衷热爱。 马路变得越来越平坦,房价也蹭蹭朝上翻番。恒隆的衣服好几十万,买名牌的都是山西煤老板。 开发商拆除了我们的回忆,填进的是他们存款搭之业绩。我不要中华芝华士,也不要MIX的霓虹灯,只需“特加饭”“大前门”,让我醉到半夜三更,让我回到昨日的简朴。 从“八万人”到“梅赛德斯”,都不如我的“静安”,只有到我儿时小学的门口,才能感觉到久违的“回忆”。 路拓了,房还在;房拆了,家还在;家没了,人还在;人变了,心还在。 我的[永远的上海,永远的家],因为我— Made in SHANGHAI 真实的上海.你有同感吗
八十年代在上海上大学,体会了这里部分30年前上海的味道, 真是好记性-硬纸包的中冰砖0.44元,可以斜切半块半块卖,软包装的小冰砖0.21元,包汤生煎一两粮票有4只
还有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时尚中心-上海服装公司,淮海妇女服装商店,兰棠,鸿翔服装,老介福 ,
一百二百六百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