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7 中評社台北10月27日電/民眾向政治人物宣洩不滿,是每任“總統”難題,怎麼化解,端看“元首”的政治智慧。馬英九靠轉移全代會地點、警方花錢購買大型攔鞋網躲避“威鞋”,民怨不滿情緒仍沒出路,問題還是無解。
中國時報特稿說,回顧美國小布什在伊拉克記者會上被當地記者扔鞋的反應,他當下用幽默回敬,一句“丟鞋的人應該是穿十號”,展現美國“元首”霸氣。不過,從人見人愛的“小馬哥”,變成跛腳“總統”、被丟鞋俱樂部“元首”,馬英九內心不願接受,自然也很難一笑置之。
過去幾天面對“威鞋”,馬英九改以譴責暴力當盾牌,但事實上,面對抗議本來就是“元首”該面對的課題。李登輝過去也曾遭國民黨老兵大潑紅墨水,陳水扁則甩不開“紅衫軍”的倒扁手勢。
雖然暴力、違法攻擊該被譴責,但警察向抗議群眾“灑水驅離”、用盾牌推擠,事後正大光明宣稱是行使“國家”公權力;民主社會下,少數邊緣、弱勢團體又要如何表達聲音呢?
馬英九被丟鞋9次仍“耳根很硬”,似乎無法去真正深究丟鞋民眾的心聲。若把民意拒於千里之外,像極了某些國家在會場外設置“抗議區”一樣,但“欲蓋彌彰”結果就是,愈想掩飾抗議聲音,抗議聲音只會愈來愈大。
馬英九應問問自己,“全國”關廠工人的權益真的無解嗎?被強拆的苗栗大埔、華光社區的權益,政府的付出有多少?經濟不佳、薪水不漲的悲哀,難道短期內都沒出路嗎?
馬英九須拿出政績,否則撤除攔鞋網,短期內或許可讓陳情抗議活動降溫,但民怨癥結點仍在,“威鞋”危機仍未真正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