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国行—新疆(15)吐鲁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晚上9点从库尔勒出发,坐夜车去吐鲁番,买的软卧(¥180),第二天早上6点到。本次快车由库尔勒始发,终点乌鲁木齐。同车厢的下铺是位80后库尔勒汉族姑娘,在家过完8月十五,回乌鲁木齐的中国电信上班。列车正点出发,哐当哐当摇晃着前行。我们将库尔勒买的香梨,葡萄摆了一桌,吃饱喝足了,好好睡一觉,睁眼应该就到了吐鲁番。


迷迷糊糊中,嘎吱一声,车停了。一会儿,乘务员敲开我们的车厢门,宣布:吐鲁番附近的山口有大风,线路上所有的火车都停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继续开。如果怕耽误赶飞机,可以退票下车自己另行打算。姐和F同学还在那喋喋地与列车员理论:才走了2站,离山口远着呢,为啥停这?到底要等多久?俺从上铺探头出来,喃喃道:“别价,停车正好睡觉,明天天亮后到站岂不是更好?” 嘿,老天还真算有眼,3小时后,风停了,火车启动,于上午9点(晚点3小时)到达吐鲁番,可不是比正点早上6点黑咕隆冬的更好?啥都没耽误,还赚了一夜好觉。:)


吐鲁番火车站离市区50公里,据说当年火车轨道进入盆地有技术难度,不知到底是真是假。反正今天这个距离给大量的出租车司机们很好的创收机会。我们一出站,就被一维族司机盯上,说他车里已有一个乘客,加上我们正好一车,¥20/人去市区。就这么上了艾克拜尔师傅的车。车里已有的另一位乘客是穿便衣的女警察,据她自己说在戒毒中心工作,她下车时我瞅了一眼大门口的牌子,是“青少年劳教中心”,不知戒毒中心和青少年劳教所有什么关系?


在火车上查书,老孤星推荐“交通宾馆”(¥340/3人间),于是让艾师傅将我们直接拉那儿去。车上1小时,闲着也是闲着,就与艾师傅聊天。说着说着,就将艾师傅说成了我们今天吐鲁番一日游的包车(¥330)。艾师傅是本地维族,原来在汽车站开客车,现在租了出租公司的这辆车,专跑火车站,一来收入高些,二来更自由。他家有6亩葡萄园,每年卖葡萄可收入3万元,加上开出租车收入约10万(减去5万租车费用),日子应该是很不错的。艾师傅也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每天必须祈祷5次:天亮前、中午、太阳2胳膊长时、太阳下山前、和天黑后。如果祈祷的时间与拉我们去景点冲突咋办?待你们去景点时,我在附近清真寺做礼拜。艾师傅虽然虔诚,胡子却刮得干干净净。知道你们要去的吐峪沟麻扎村吗?最近那里有动乱,死了25人,其中19名维族,就是为了留胡子而起。


今天去的地方不少:吐峪沟、高昌故城、古墓、火焰山、葡萄沟、0海拔、坎儿井、交河故城。下面就一一道来。


吐峪沟麻扎村,据国内旅游书上介绍,较好的保存了本地维族的村落、建筑、生活习俗特色。去吐峪沟前,艾师傅就给我们打招呼,因为最近的事件,据说不让游客参观了。俺们一致回答,木事,不行就去下一个景点。结果到了目的地麻扎村,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艾师傅将车停好,用维语大声吆喝出一位景点管理人员,让我们买门票。NND,进个村看看,还要交钱!木法,中国国情哈。看了一下村口的说明,麻扎村维语的意思是墓地。进村后,看到有100年前有名的考古学家Coq(或文物盗贼,就看你问谁了)曾经住过的房子,那么麻扎村的人是不是祖上都是盗墓人?否则村子为什么建在古墓旁?如此联想翩翩,只因最近刚看完Daniel Silva的小说《Fallen Angel》,知道了盗墓者和世界古董市场的紧密联系。


麻扎村:


100年前Coq曾在村里住过:


在村里乱逛时,被一个2、3岁的娃儿挡住去路,问姐要钱。姐不给,娃就缠着不让姐走,木法,给了钱,感觉却不好。


维族大爷邀请我们进去参观他家,俺们没敢:


村里赖以生存的泉水:


村旁的墓地:


不曾想在“墓地村”看墓地,倒看出麻烦来了。2名维族青年,气势汹汹地将从墓地出来的我们拦截住,说我们侮辱了他们的祖先,要带我们去警察局见官,讨个说法。俺说,我们顺着村里的游览路线走过来,一路走到“入口”处,然后从“出口”出来的。如果有所冒犯,也是误会,对不起。说罢,我就转身快步朝村口走去,希望能尽快找到艾师傅和管理处的人来解释。不料,F同学却如中魔法似的乖乖随他们进了路边的棚子,边走还边再三解释。青年A却根本不理会F,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警服,说自己就是警察,你们交罚款吧。F同学说,钱在其他人身上,有事要一起决定。于是A骑着摩托车到村口来追我,正碰上我和艾师傅,管理员走出来。他们3人用维语哇啦哇啦说了一阵,艾师傅转身对我说,没事了,我们走吧。嘘,吓俺一身冷汗。


高昌故城:



火焰山:


想必到过吐鲁番的,葡萄沟是必游之地。艾师傅带我们直接去了后面的“老葡萄沟”而不是前面的“民族文化村”。通过他的朋友,让我们花¥40拿到原本¥60的门票,当然朋友也赚了份子钱,双赢哈。


葡萄沟里的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葡萄干是这么晾成的:


据艾师傅透露,以前的葡萄干,要晾1个多月才能干。如今为了多快好省,晾葡萄干,一般都用化学药剂,15天就干了。外面卖的葡萄干,自然风干的要贵很多。不过,用没用药,你们内地人反正看不出,所以大部分都是买的用过药的。


葡萄沟里摆小摊:


看过葡萄沟出来,在门外小摊上买了若干斤葡萄干,就在艾师傅朋友路边的小饭店里吃中饭。店家免费送刚摘下来的葡萄,很甜,甜得发腻。吃完饭,艾师傅说要顺路送他朋友的双胞胎龙凤娃去学校,木问题,俺们大伙儿挤一挤好啦。挤在一块时,娃们告诉咱他俩都上7年级(初中),学校教学用双语。哦?怎么个双语法?俺要来娃们的课本翻了翻:语文课本是维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都是汉字。跟咱美国的双语(language immersion)教育很不一样嘛。美国的双语教育所有课目(语文数理化等等)都是用第二语教(中文/法文/德文/西班牙语……),英文另外作为一门外语课教。说话间,学校到了,娃们很有礼貌的用汉语与俺们再见,维语口音很重哦,比俺们美国中文双语学校出来的美国娃说汉语的口音重多了。:)


葡萄架下的小餐馆:


坎儿井是今天的另一大景点。抄一段维基百科:吐鲁番的坎儿井多为清代兴建的[2]。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份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将地下水汇聚。然后,在井底修通暗渠,将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这样保证了地下水不会因炎热及狂风而被蒸发或污染。涝坝将水蓄起以供人使用。鼎盛时期曾多达1700多条,现在大约100来条仍有水,其他的都干枯了。


坎儿井:


以前光听说过的坎儿井,这次眼见为实了。不过也更为新疆的水资源担心,连地下水都逐渐干枯了,新疆人民怎么生存?不知政府会不会像修西气东运的油气管道一样,修一条并行的东水西运的管道?


今天最后一站是交河故城。新疆很多故城,貌似都是历代被放弃的居住地。为什么住得好好的要放弃呢?河水改道?气候变化?故城说明上都没有提及。


交河故城规模很大,当年一定是个很繁华的地方:




晚上回到城里,交通宾馆位于市中心汽车站内,对面就是大巴扎。以为附近一定有餐馆,却百寻不得,外面倒是有个小广场,花灯初上时分,大小排挡摊子开张,看着别人吃得热闹,不禁动心。再仔细瞧瞧,那吃过的碗筷,就在一桶浆水里过一下,又给下一位顾客盛上了。如此卫生情况,俺们实在不敢冒险。最后还是回到宾馆里,在楼下的小食堂点了几个菜,应付了晚餐。

哦,对了。虽然原来与艾师傅说好一天包车¥330,后来因为他服务好,又比原来说好的多跑了几个景点,给了他¥380.
马上续残梦 发表评论于
哎,没想到新疆的民族关系紧张到这种地步!对新疆向往而又却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