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作品,常用隔水相望表示情人可望而不可即,惆怅、无奈的境况。既然将场景设在江河岸上,文中应该还有借汩汩之水表示企慕之情不绝而又久长的意思。
钱锺书先生在其巨著《管锥编》中,有释《诗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一节,指出:“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故”纷纷习用之,如:《易经》 “夹河为婚,期至无船,摇心失望,不见所欢。”《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孟郊《古别离》“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到了曹雪芹笔下又演化成《红楼梦》里的《枉凝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等等。钱氏并以其渊博挥洒道: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板障,每托兴于深水中阻。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常在河之彼岸。” 慕悦之境远在彼岸的出处,又见于佛经:“释氏言正觉,常喻之于‘彼岸’。”钱学专家臧克和也说,望洋兴叹,徒呼奈何的“‘奈何’一语本作‘奈河’。《十三经》云:‘见渡亡人。名奈河津’”云云。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墨客文人都用江河隔阻情侣呢?也许是因为:山虽高而可攀,谷虽深而可越。唯有江河,急流险滩、暗礁漩涡,“河大水深,不得往来……取象寄意……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臧氏更推衍说,“河水”之象的文化内涵为:礼法防闲、社会舆论、人言可畏、不容越轨等等。
我想,不妨再引伸一步:《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一意为“时间像滔滔江河,日夜流逝,去而无返。”思恋的深度和渴望的程度,最“硬”的指标是持续的时间。江河之象有时间的含义。古人已屡用之。如:齐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到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日夜流,客心悲未央。”整日沉浸在离情别绪中,不能自已。古诗《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者,甚愁也。诗中道她遇人不淑,以水自东流喻其无奈、郁郁以终。唐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寄情江水,游子虽离家多时,思乡之情未曾稍歇。宋李之仪《卜算子》“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指不休不歇的江水为誓,生死相许。清洪升《已卯春日湖上》“西湖一勺水,阅尽古今人。”时间老人化作湖水静观昔贤今愚的表演。美国女星玛丽莲•梦露主演过一部电影,片名和主题歌都叫“永不回流的河”——河水像时间,只有一个方向,象征主人公的爱情,一发便不可收拾,无止、无息。
诚然,这些给我们三维联想的诗篇,多半是因为不可求之于现实生活,才写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