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every age its art, to art its freedom "
几天前看维也纳肖像画展压抑郁闷,but, but, 但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和力量,感动 好奇驱使我再回去看,
当晚 打电话和法国好友讨论,有点激动, 她说这个展览她发现了自己的revelation!, 我说我知道是谁,说出画家的名字 , 一位早逝的 维也纳画家, Richard Gerstl, 他的画里有一种 强烈的energy, 他简直是 维也纳的凡高, 如果他再活久一些
我们 一起再回画展, 坐在画廊里 小声交流,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喜欢现代画, 让我觉得惊奇的是,这些维也纳 艺术家的作品中 几乎透露了一次大战的天机, 那难道艺术家是预言家? 难道贝多芬也能预言100年后的一战, 这是他作曲的"Ghost", 不会吧?
印象中的维也纳是圆舞的圣地, 是西西公主, 是音圣们的根据地,怎么又成了世界上的郁闷自杀的首都呢? 一个多文化的熔炉, 却被认为是无能融化的熔炉 , 一个多民族的帝国的瓦解, 权力的真空要么走向和平, 要么就是乱战, 这都是人类历史上反复重复的事, 远古的部落也差不多吧, 只是我们的时代社会走向更精细,制度限制意外
那么1900年, 上一个百年的维也纳的艺术家为什么 会在这样一个 特殊时期开创一种新的艺术运动 (形式) ? 建筑,绘画,心理学..同时铺开, 难道这艺术是对病态社会的的汤药?Art is a medicin!朋友艺术是时代的温度计, 我更觉得: 相对古典时期, 这般艺术家的构图,brush,制造出来的肖像效果, 简直就像医院: 那些肖像,就像走进医院看到的病人, 画家毫不留情 地用画笔当手术的刀,去掉伪装的表皮, 直捅病态社会的骨骼和肉体。
瓦, 当画家作画的顾客不再是皇室,贵族,艺术家有如此之大的自由空间去表达自己的嗅觉和超前的忧患。 时代变换, 科技更新都会 给艺术家灵感, 不由得想起曾经在中国也有那么一群鲜为大众了解 的艺术家, 《星星画展》, 他们当年也学 法国impressionist印象派一样,把自己的作品 挂在美术馆外 , 可以想象当年他们的创作欲望 和那个年代的生机/危机。
维也纳的肖像画给我留下的是郁闷, 和随之后的震撼和感动,重新 看人,社会和时代,听 一首曲子, 看一次展览。。。或者一句话,对自己的生命都是一次刷新, 调整 一下自己看世界的zoom . 太复杂的理论东西不懂,记不住, 更喜欢视觉听力感受, 人和动物 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 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 艺术就是 用来沟通心灵 的,每个生命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 来理解,不论深浅
喜欢这句话:
"To every age its art, to art its freedom " (时代造就艺术, 艺术造就自由 ),

The Family, 1918, Egon Schiele (1890 – 1918)

Egon Schiele

《来自居特斯洛的阿尔伯特·巴黎斯之肖像画》,1918,
Egon Schiele (1890 – 1918)
(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这幅画, 我想起 无名士兵)

Richard Gerstl (14 September 1883 – 4 November 1908)
(这幅画是整个画展 中色最明亮,最富有 生命力的, 最有will,可知和画家作画时的冲动和巨大的energy,特别是那些自由 的brush , 色彩,背景里很特别烟圈似的圆圈,让人 那种宇宙无极限的圆圈运动, 和生命不断坠落和更新。Richard Gerstl 画完这幅画 不久就自杀了, 因为他的爱 Matilda Schonberg离开他, 让人叹息)

作曲家Schonberg 自画像
(一只耳朵不见了,是不想听乱世的纷争呢,还是什么 据说是Richard Gerstl 鼓励Schonberg 画画 的0

'Children Playing', 1909 , Oskar Kokoschka (1 March 1886 – 22 February 1980),
(这还是小孩吗? 没有笑容, 没有童趣和天真, 没有空气)

'Silvia Koller with a Bird Cage', by Broncia Koller, 1907-8 © Eisenberger Collection, Vienna

Oskar Kokoschka, Portrait of Hans and Erica Tietze-Conrat, 1909
(那些毫无 生命力恐怖的手? 象征无力抗争的人群,还是战争中开枪血腥的手?一群无法沟通的人和暴力)

Portrait of Ria Munk III, Klimt
(这幅画是女孩 死后父母请Klimt画的)

'Portrait of Amalie Zuckerkandl', by Gustav Klimt, 1917-18 © Belvedere, Vienna
(Amalie Zuckerkandl是典型的维也纳受良好教育的女性, 因为与犹太医生结婚,信奉犹太教, 二战时同样被纳粹送进集中营, 然后就再无音信了 ....)
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画展, 永远 不会忘记, 或者我忘记了Klimt的那幅《Kiss》, 也不会忘记这些 画面, 这些画表达了 对生命的怜惜,还有1900那个时代的维也纳的烦躁郁闷,人们对自由, 平等的追求,自由 这或许 就是人存在的理由和艺术存在的理由, 而且世界上也 不仅仅只有维也纳
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画展, 永远 不会忘记, 或者我忘记了Klimt的那幅《Kiss》, 也不会忘记这些 画面, 这些画表达了 对生命的怜惜,还有1900那个时代的维也纳的烦躁郁闷,人们对自由, 平等的追求,自由 这或许 就是人存在的理由和艺术存在的理由, 而且世界上也 不仅仅只有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