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阅读的中国人令人忧虑?

五花八门身边事,喜怒哀乐笔中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每天,我都会收到许多条朋友通过网络发给我的微信,这些信息真的是五花八门,种类齐全: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左有时事政治,右有百姓寻常;东有亚洲时政,西有欧美动向,南讲人文历史,北说男女家庭。这些东西的确是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让人一饱眼福,知晓天下大事,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和网络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其方便和切实可行的。但每每读来,有些东西就真的像“快餐”一样,只是解了人们一时的求索“饥渴”,却没有能够给予读者们更高层次的精神的享受和知识的满足。

现在的孩子们,在刚刚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父母的电脑屏幕,家里的电视屏幕和儿童专用的学习写字,认字的电动的写字板?(请原谅我的可能的不准确,好像在异国婚姻里还看到一位中国来的老丈人教自己的美国女婿用那种东西学中文来着),学习的种类和工具那是相当的多。而我们这一,两代人,通常都是在幼儿园里开始自己的识字,认字经历的,是通过老师的黑板认识了最简单的中国方块字和阿拉伯写法,以及中国传统写法的简单数字的。以后,小儿书,少年版的连环画报就成了我们在那个特殊年龄里求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许多人来说,在日后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里,学习,成了生命中最最重要和不可等闲的东西,而读书,却又是时时与学习并驾齐驱的近乎唯一的精神享受。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指为了升学考试而用的专业书籍,而是说那些我们在闲暇里,或者是避开大人的耳目偷偷阅读的和学习,考试没有一丁丁点儿关系的“闲书”。而正是这些所谓的“闲书”,使我们知道了那个“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的亚瑟以及他的为了革命而英勇献身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我们认识了那个虽身处社会底层,却时时想着跻身于贵族的上层社会,利用一切可能的卑鄙手段,利用女人们对他的爱情而达到自己融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的于连先生;使我们了解到了那静静顿河边哥萨克士兵的野蛮粗鲁,单纯幽默以及保守和卑微,使我们通过小人物的眼光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使我们感受到了保尔那因为不愿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以非常人的毅力保持的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是的,那时的我们读过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读过手抄本的“黄色小说”,读过《战争与和平》,读过《欧也妮与葛朗台》,读过《简爱》,读过《安娜卡列尼娜》,读过《参考消息》,读过《人民日报》,读过《读者文摘》,读过《唐诗三百首》,读过“伤痕文学”,读过“校园文学”,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心去读一切可以读到的书籍。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一种不可多得,不可言喻的极大的精神上的享受,乐趣,满足和愉悦,从书中,我们了解了世界,我们认识了人生,我们知晓了生活中应该知到的哲理,我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常识。

对于我个人而言,看书,一直是我的爱好之一,而且是看纸做的书(这句好像是废话,谁不看用“纸”做的书呢)。五,六年前,每次回家,第二天一早都会准时到天津最大的书店“天津市图书大厦”去报到,面对那形形色色的书,尽情的挑个够。买了书,就直奔邮局,转手就寄了海运,让那些书呀本呀的漂洋过海去到美利坚。回家一次,怎么着也得寄走两纸箱的书,一次,竟被邮局的服务员问道“你干嘛化那么多钱买书?”我就傻傻一咧嘴道“看中文还是比看英文来得舒服,爽快,所以就买了这么多书,留着慢慢看。”还有一次,在北京正赶上地坛书展,堂哥听我说爱书,就建议我去看看,几番寻思后,还是作罢了,因为当时还没想到要去邮局寄书那个聪明法子,只想着还要回天津,拿了那么多死沉死沉的书实在是太过劳累,于是就放弃了那去书展买书的大好机会,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傻呢!!每次上飞机,都得带上一本书,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看书(睡不着觉),这习惯好像还被我儿子给偷学了去,每次回家,他都得背几本书不成,不让拿,还不高兴,其实,弄到最后,他是一本也读不完(别说,只有一次,他带的书都被他读完了,就跟着我到书店里找英文的原著,结果,一本也没看上)还弄得背包齁沉,好像于他来说,看不看是一回子事,拿不拿书又是另一回子事。这一两年,自己的眼睛渐花,看书还得戴眼镜,于是,就渐渐的不怎么看纸做的书了,取而代之的是上网阅读了。

今天,朋友转给我一篇《一名印度工程师的感慨:不阅读的中国人令人忧虑》的文章,看后觉得脊背发凉。的确,这印度人说的不无道理,上次回家,和我隔了一个位置的一位中国男士,一路上都用IPad玩游戏,除了飞机升降时,他一直都在玩那个游戏,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也只是一个个人的喜好。在国内的飞机场等飞机,周围都是年轻人用手机打电话,聊天,或是发短信,打微信,别说读杂志,就是看报纸的也没见到一个,半个。或许,现代人的生活就应该向着Paper Free 的方向发展,即环保,又简洁,且省时,完全符合现代潮流。但是,没有纸张和读书并不应该矛盾,你可以看电子书籍,读电子报刊,无论如何,有空还是多读几本书为好。国内的学生多的数也数不清(博士,硕士,大,中,小学生们),他们上课读的书肯定比我们那时多多了,难多了! 他们的道德水准,人文素质也应该比我们高很多。。。才是!希望那个印度人只是“庸人自扰”,是替“古人担忧”,希望人们在百忙之中还是能抽出些许时间读一读书,不是为了和别人争读书的名次,而是为了自己的精神享受,还为了什么???个人有个人的不同理解。

 

一名印度工程师感慨:不阅读的中国人令人忧虑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宁可慢一点,松一下……

(孟莎美为印度工程师现居上海)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ueyuanlin' 的评论 : 好像多少有些不同? 一般情况下,家长们都是对自己的孩子们说“少看点电视,少上点网,多读些有用的书。”,很少有对孩子说“多上网,多看电视吧。” 是吧。我说的是实话吧?
xueyuanlin 发表评论于
看电视,上网,和读书类似,只是介质变了:和以前用龟背壳,竹简,后来发明丝绢,纸张,一回事。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知无为' 的评论 : 谢谢!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既然如此虚心,我就真心教你——自己去找你的智慧书,等你找到了也就是悟出来了——智慧并不神秘,智慧是再也简单不过的道理,你早就拥有只是并不珍惜罢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知无为' 的评论 : 还真没有装蒜!装蒜这事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真的是虚心请教,真的不知什么样的书才算得上1%的书!因为读书时从没想过只看1%的“智慧之书”来着,因为我们那时有书读是极珍贵的事情!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你的愚钝就愚钝在问‘那1%的“智慧之书“都是怎样的呢?’装蒜也要装的像一点,‘原谅我的愚钝,因为我这几十年多是读了99%的愚书。’显然你已经知道了来假问的。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知无为' 的评论 : 好像不是不读书,就等于抽鸦片吧,愚人以为,那篇文章的随文贴图是要告诉人们,年轻一代用手机上瘾的程度有可能会和百年前的吸鸦片上瘾一样,不容忽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颐和园' 的评论 : 真实!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知无为' 的评论 : 极是!敬请高人指点,那1%的“智慧之书“都是怎样的呢?原谅我的愚钝,因为我这几十年多是读了99%的愚书。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天蝎精' 的评论 : 是的!所以,我写了:希望那个印度人只是“庸人自扰”,替“古人担忧”。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其实现代人不再读书已经是一个世界潮流,不仅局限于中国,当然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比起发达国家来在不读书方面更明显一点而已。十多年前,我就读到西方教育者的担忧,老师给中学生留作业写莎士比亚作品心得,学生不去读原著,只借来录像看,然后就开写。开网站的人都知道,网文不能长,因为读者只读首页,连往下拉一下都懒得拉。在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里,人们自然就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杞人忧天。不读书不等于就是抽鸦片,读书也不就等于聪明、成才。读书要看你读什么书,99%的书越读越使人愚蠢。
天蝎精 发表评论于
好多人都读电子书啊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mrock100' 的评论 : 当然算了!
shamrock100 发表评论于
网上读书算不算读书?很多人都在网上读书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