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趣話-五線譜與簡譜

音樂趣話-五線譜與簡譜

前 面兩篇講的都是中國古人發明創造的記錄樂譜的方法。在現代通行世界記錄音樂的方式是我們使用的五線譜,大家都熟悉它的用法,本叟不再此贅述。五線譜的前身 是四線譜,是歐洲一幫僧人把由羅馬傳來的紐姆(neuma)符號的方頭小蝌蚪放在四種不同顏色的橫線上而成。經過五六百年的演變,一直到十七世紀變成我們 現在看到的圓頭小蝌蚪舞於五腺間的樂譜。大約十八世紀時西方傳教士將其引入中國。

雖然五線譜在視覺上高低音一目了然,尤其對於多音部的合聲,容易辨別,非常清晰,對職業音樂人是非常得手的工具。但其複雜性尤其各種不同的調號及臨時升降記號,還是讓學習者頭大。一種適合非職業音樂人,易於接受的記譜方式-簡譜應運而生了。

十 六世紀法國天主教 修道人及後來的一群法國搞音樂的,學醫的,學數學的,創造發明了用阿拉伯數字記譜的方式,簡單,易學,一下子傳開,十九世紀傳入日本,再流傳至中國等亞洲 國家。簡譜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其發源地的歐洲國家反而式微。早期音樂教育家沈心工及弘一大師為傳播完善簡譜,付出巨大心血。尤其是弘一大師把許多 優美動聽的西方歌曲歌瑤翻譯或改編成中國式的唱詞,曲風歌詞搭配如此之完美貼切,配以簡譜使得這些優秀的作品在中國家喻戶曉。許多國人認定就是中國曲中國 詞,最典型的一首“長庭外,古道邊” 長唱不衰。大師對東西方的文化藝術都有涉獵,集金石書法,繪畫,音樂,戲劇,詩詞歌賦於一身,晚年皈依禪修,精研律學,成為一代高僧。對弘一大師東雲子是 高山仰止,絕對是崇拜之至!

東雲子

東雲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ouyihua' 的评论 :
此前一篇,我有寫"工尺譜",中國傳統器樂都用。許多古曲能流傳下來,工尺譜功不可沒。謝謝您來訪留言。
youyihua 发表评论于
谢谢对简谱和五线谱的介绍,我们中国人在之前是用文字来记谱的,称为工尺谱。因为专业用五线谱,大众用简谱,工尺谱就被边缘化了,现在能认得的人恐怕极少了。至于简谱有个很特别的情况。在大陆和台湾以前什么都会有不同的做法,唯有简谱,国共陆台一致通用。而中国简谱是从日本学来,日本却几乎从不用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