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土改”与中国的贪腐和反贪腐

在这里,清谈是指:1,下面的讨论局限于纯理性的分析,未必有具体实施的社会条件或可行性;2,即使有具体实施的社会条件或可行性,这个论坛的人都不是位居高位有能力将其推行实施的政治家或官员,因此,所提议的方法被实施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被实施的可能性很小,应该也不致于“清谈误国”。

贪腐在中国欲演欲烈,自是有适合其膨胀的土壤. 这土壤至少有政治土壤和人文土壤,长期有效地遏制贪腐要靠“土改”-土壤改造 (包括政治土壤和人文土壤)。“土改”是从根本上遏制贪腐的方法,问题是没有人去实施“土改”;即使有人去实施,也会相当艰难而缓慢。
1. 政治土壤:一党执政,缺乏监督;最高层需要通过中层和基层领导统治大众,“适度贪腐”是最高层凝聚中层和基层“官心”的最大利器;最高层希望“适度贪腐”(否则官场没有凝聚力),中层和基层领导会力争扩大的“适度贪腐”范围和程度,于是贪腐膨胀和反贪腐就你来我往,周期出现;最终往往是贪腐膨胀战了上风。
2. 人文土壤:民众对贪腐的“认同”和默认;民众对贪腐是“认同”的-如果自己(或自己的小单位/集团)是某一贪腐行为的受益者,民众反对的贪腐是别人(或别人的小单位/集团)的贪腐。君不见,多少人谈起贪腐十分愤恨,话题一转,提起自己有路子(往往是打通权贵以权谋私或以势欺人)又眉飞色舞,丝毫不以之为耻;即使是别人的贪腐,民众对轻度贪腐也是默认的,认为是人之常情,缺乏零容忍的态度,日子久了,轻度贪腐演变为中度贪腐和重度贪腐。

民众对贪腐有零容忍的态度,并且民众有对当权者贪腐实施有效监督的能力,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贪腐膨胀和反贪腐之间的力量对比,真正有效地长期遏制贪腐。从这个角度讲,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有反贪腐“土改”的意味(扫盲,打破“精英阶层”权威等),可惜收效甚微 - 当权者或者说即得利益集团的主体(通常又是精英阶层的一大部分)太强大了,民众太软弱了!这种强大和软弱之间的力量对比非常难以打破 - 即使在民众有来自当权者之一的毛主席的强力支持的情况下。精英阶层的存在暗示了孰强孰弱,贪腐膨胀和反贪腐之间的平衡也许是精英阶层/当权者和民众之间力量对比的反映;“精英”不“灭”,贪腐就会欲演欲烈。当然,消灭“精英阶层”不是灭掉“精英”,而是开启民智 – 以公民素质的整体进步来改变力量对比;如果民众中的大部分人的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被“精英”忽悠时,民众中的大部分人的有勇气而不被“精英”/ 当权者所掌握的暴力机器吓倒时,也就无所谓“精英阶层”了。

如何开启民智,就不是清谈所涵盖或能解决的范畴了;需要有远见有担当的政治家在民众的支持配合下通过长期(2-3代人,30-50年?)坚定的努力去实现。文化大革命也许是开了个头(注1),可惜没几年就不了了之了;之后官僚集团很快反攻倒算,逐渐从多方位将贪腐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注1):在此不表示对文化大革命的肯定或否定-对文化大革命的整体评价远非一清谈短文能涵盖的;这里要表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做法(打破“精英阶层”反动权威,等等)有利于从人文土壤方面反贪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