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上周利率的变化情况:上周公布的失业率数据和新增就业人数看起来是矛盾的,一方面失业率下降到6.7%,另一方面是新增就业人数只有7万4千而市场预计是20万,相差不是一点点。进一步推敲失业率下降,其实是因为许多失业者心灰意冷而退出了找工行列。金融市场的判断是这个坏消息会延缓美联储收缩量化宽松的步伐,国债劵的利率因而应声下跌,从而带动房贷利率的下跌:我们给客户的最佳利率30年固定是4.25%,15年固定是3.25%。
下面进入正题。买房的朋友经常问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能买多大的房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要追溯到“我(们)每个月在房子上负担的起的最大支出是多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仅取决于收入,还包括很多其它因素。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年收入都是8万,张三由于有8万块钱可以用来作头款(Down payment)可能就买的起40万的房子,而李四由于没有头款可能就只能买的起32万的房子。除了头款多少外,利率、贷款品种、其他债务的每月定期付款额也直接影响你能负担的起贷款额的上限。
头款:你能放多少头款一是影响到贷款额的总数,这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头款越多,需要的贷款额就越少。头款占房价的比例还影响到贷款利率,一般来说房价20%的头款对银行的风险最小,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能拿到最好的利率。
利率:利率的高低代表借款的成本,凭直觉我们也知道利率越高,月付额也越高。前面说到头款的比例会影响到利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借款人的信用分数和信用历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信用好的借款人对银行的风险低,所要求的风险贴水(Risk premium)少,利率就会更低一些。还有一个影响利率的因素就是贷款品种。
贷款品种:贷款品种的不同,一是影响到利率,比如说30年固定利率贷款(30-year fixed)的利率通常比15年固定利率贷款和短期可调利率贷款(ARM)的利率要高,7年或10年期的ARM的利率又比5年期的ARM的利率要高一些。次贷危机前还有所谓的只付利息(Interest only)贷款和随意付款贷款(Option ARM),现在已经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
其他债务支出:每月固定的其他债务支出像汽车贷款会减少可支配月收入,它们影响到二线债务收入比,银行在看你的承受能力时要把这些支出计算在内。所谓的一线债务收入比(Front Ratio),也就是房屋贷款月支出(本金Principle、利息Interest、财产税Property Tax、保险Insurance加在一起)对每月毛收入(gross monthly income)的比率。而二线债务收入比(Back Ratio),是包括房屋贷款月支出加其他债务支出的总的月支出对每月毛收入的比率。
今年1月10号生效的新的联邦法规要求贷款机构必须确认贷款人有能力偿付所贷款额,并且所谓的“符合标准的贷(Qualified
Mortgage)”排除了超过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conforming limit (通常是$417,000)而且二线债务收入比又超过了43%的那些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