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北美的中国朋友中间,我大概是看过心理医生次数最多的。
今天讲讲我的经历,希望对有些同学有点帮助。
一点背景
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们的老教授瞎聊就聊到了心理咨询这个话题,记得他当时说:“中国人对看病的观念是5粉钱挂号,5块钱抓药。5块钱的药是能看得见,吃得着的。现在你要他们5块钱挂号,很多人就不会接受了。。。”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我一直对看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师有个很向往和好奇的态度。我在北美生活的这些年里,断断续续看了不少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师(是有证书的PhD Psychologist,这个是可以在人际关系上,认知方面等等对你辅导的,这个是主管mental health的;不是医院里的MD Psychiatrist,这个是看mental illnesses)
案例1
很多年前,我奶奶去世了,我当时是在美国,半年前去看她的时候也有预感是最后一面,还拍了不少和影。我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她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在我接到通知时,觉得应该很伤心,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好地哭上一场。过了半天,我也没啥动静,也不觉得难过。。。就这样,一方面自己觉得自己应该难过,应该好好哭上一场,一方面自己一点也不觉得伤心,哭不出来(实际上,我泪点很低的,看看电视剧就会哭的)。
我自己拧吧了一个多星期,最后我约了个心理医生,想听听他的看法。
我见了心理医生看门见山,说:“我奶奶去世了,我不觉得伤心,也哭不出来,会不会我很冷酷,没有感情?”
“你奶奶那么爱你,你想她会看着你伤心吗?你不觉得她在保护你吗?”
就一句话,我豁然开朗,罪疚感也烟飞云散。
后来我讲给我的朋友们听,他们都笑话我幼稚。
我也有笑话还给他们:说有个人家里的电路坏了,怎么都搞不好,就请了个专家,一秒钟,专家把一根掉下来的线接起来,线路就好了,之后他收了100圆,这位顾客很不高兴,就这样一下,怎么可以收100圆? 专家回答到:“搭上线,我只收你1圆钱,知道在哪里搭线,值99圆。“
哈哈,是这个理儿吧?
等着出门,其它案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