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房市蹦极 美股会受影响

把握市场趋势;交易在当下;风险第一,盈利第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李嘉诚撤了。。。。。。。 李迅雷:茨涅兹周期下行暗示房价下跌为期不远 当前房地产已经捆绑了中国经济,投资者预期中央政府不会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地方政府更不愿意打压房地产去断送土地收入来源,这就是房价继续攀升的原因——大而不能倒。但要知道,行政调控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而言,最终是失效的,久涨必跌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案例,在全球屡屡可见。    若今后三年内出现金融危机,则危机级别相对低,有利于中国加快改革步伐,中国今后还有希望跨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  房价下跌的五因一果   (经济下行趋势一旦形成就难以逆转)     我对房价走势的判断是明年或者是后年全面下跌,房价下跌的拐点或已到来,这是一个多因一果的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者可以放缓,但却无法避免。   主要的理由来自以下5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建筑周期早在2010年就已经见顶。建筑周期又称库茨涅兹周期,一般15-25年为一周期。比如美国上一轮建筑周期2000年见顶,由于美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故2005年才出现房屋销量回落,到2006年房价才出现下跌,直至2009年初建筑周期触底。   中国的情况估计也不能例外,建筑周期为中周期,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房地产周期,若以20年为一个周期计算,上去10年,下来10年,而我们中国经济增速也在2010年与建筑周期同步见顶了,一旦进入下行趋势将持续10年左右,这阶段即使出现库存调整的回升,也改变不了下行大趋势。   尽管2010年之后,房价总体大幅上行,但房地产投资增速却已在2010年见顶。从逻辑上讲,量比价先行,只要今年房屋销量回落,则明后年房价将全面下跌。   如今,人们已经普遍开始担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过剩问题,事实上,在过去十余年中,城市人口增长0.5倍,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接近1倍,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存在建设用地过度开发问题,城市建设空有架子却没有产业支撑,最终只能是人去楼空、当地政府负债率大幅上升。   第二个理由和人口迁移速度与人口老龄化有关。具体的表现是,一方面是三四线城市人口快速流失,同时一线城市人口流入。总体上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   仔细分析,首先从人口角度来讲,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比原先预期的提前三年结束了,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力已经开始减少了。日本房价下跌,和中国一样,也是从劳动力减少开始。表现就是劳动力净减少,劳动力增速下滑。这是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说。   其次,从人口流动的方面来讲,农村人口流到城市人口已经减少了,农村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年轻人了。农村人进城少了的话,连租房需求都会下降了。所以人口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一个就是人口流动。   第三个理由是从资产的角度,房地产作为资产价格的一种,隶属于实物资产。2011年三季度可以看成是实物资产(对应虚拟资产)价格的趋势性拐点,首先是黄金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之后铜铝、钢铁、煤炭等价格也纷纷回落,并扩大到艺术品/高档白酒等子行业,大量实物资产的价格都往下跌了。   下跌的原因,因为整个债务水平过高,产生去杠杆的需求。去杠杆的过程就会引发价格下跌。   第四是从债务的角度分析。债务增长必然会牵扯到利率,债务规模越大,还本付息压力就越大,利率越高,资产价格越低;反之,利率越低,资产价格越高。现在对购房者来说,房价越高,则负债越高。   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整体负债率进入加速上升阶段,总负债/GDP从2008年的197%升至2013年三季度的286%,其中企业部门负债/GDP从85%升至121%,金融部门非存款负债/GDP从62%升至88%,政府部门负债/GDP从31%升至43%(其中地方债以官方公布的10万亿计算),居民部门负债/GDP从18%升至35%。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总负债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大,而且其中也有重复部分。且从经济整体来看,负债率肯定低于100%,因为其等同于社会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   但这里有两方面需要引起重视,一是2008年前总负债/GDP的变化不大,几乎是一条平走的曲线,但2008年至今的短短五年中,总债务增速居然超过名义GDP的45%,如此高的债务增长速度,属全球罕见。   二是由于金融负债的分布失衡,会使得某一经济主体金融负债过多,导致债务利息超过资产收入,会使得其现金流变负从而失去造血能力。2013年6月份一度出现的“钱荒”危机,其本质也是金融产品期限错配导致结构失衡而引发的。   由于负债总是与资产相对应的,企业、政府与居民的负债,在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下,对应的大部分是银行的资产,而银行的资产构成与质量,决定了银行风险的大小。目前银行获得的资产抵押物中,主要是房地产。   据海通证券银行业研究员统计,银行表内贷款中,按揭贷款占13%,开发贷和建筑贷占1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占15.2%,故38%的贷款直接与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相关;在表内贷款中,54%是抵押贷款。银行的表外贷款预计为13万亿-16万亿,其中70%左右投向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由此可见,土地与房产的未来价格变化,基本决定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度。   最后从汇率的角度看,现在人民币还在继续升值,但也不是无限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下滑,竞争力的减少,劳动力薪酬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汇率的走势,人民币还是会贬值的。人民币一旦贬值的话,就导致了热钱流出。这个时候房价就会下跌了。   所以房价下跌将是一个多因一果的过程。虽然从政府到银行都不想看到房价的剧烈波动,但是下行周期一旦开始,就很难改变它的发展趋势。   金融风险和资产价格的关系   (如果不敢在三米跳板上跳水,则注定要站上十米跳台)   如果再采取老方法——比如说政府要稳增长,再通过增加投资,增加负债的方式循环——负债增加后,你的投资没有效率,财务成本太高,游戏就很难持续下去。因为,有效的投资必须要有现金流支撑,如果只是每年借,还,再借,再还,就很难持续。   另外,房地产出现拐点的时间,基本上也对应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时间。或许是基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举足轻重影响,政府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上,也愈发小心翼翼,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回顾中国历次制定的五年规划,都是将GDP的增速目标设得比较低,目的是为了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落实到每个年份,则又将GDP增速目标调高了。比如,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执行的第四年,头两年的GDP增速都超过或接近8%,高于规划预期目标一个百分点,而2013年却又将稳增长的目标定在7.5%。在这个目标下,调结构几乎是不可能实施的,且企业、政府及居民债务规模的增速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这又在积聚金融风险。   当住房作为自住的消费品时,其价格水平更多与购房者收入水平或租金水平相关;而当住房变为投资品时,其价格则更多受各种预期影响。   当前,房地产已经捆绑了中国经济,故投资者也预期到中央政府不会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地方政府更不愿意打压房地产去断送土地收入来源,这就是房价继续攀升的原因——大而不能倒。但要知道,行政调控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而言,最终是失效的,久涨必跌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案例,在全球都是无一幸免的。   所以,风险越早释放,会越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如果不敢在三米跳板上跳水,则注定要站上十米跳台。   隐形担保、刚性兑付,是可以让债务风险延后,地方债也可以让中央埋单。但即便你控制住负债端的风险,你能控制得住资产端的价格下滑吗?即便你能左右利率,你还能永久控制住汇率吗?故障如果只是一个部件引发的,好解决;但如果是整个机体都出了问题呢?   因此,金融风险的发生时间,未必取决于债务规模有多大,却主要取决于负债所对应的某类资产的价格波动拐点何时出现。而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度和广度,则取决于这类资产价格波动的幅度和所对应的负债杠杆率水平。   若今后三年内出现金融危机,危机级别相对低,则有利于中国加快改革步伐,中国今后还有希望跨入到欧美日等高收入国家行列。例如,日本上世纪70年代也出现了房价回落,但由于经济转型成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则在1980年代继续保持繁荣,房价也创出新高。中国若在今后坚持全方位改革,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则中国即便经历了房地产的回落,仍然可实现转型成功,则中国也同样会有下一轮类似日本1980年代的经济繁荣。但如果为了稳增长而继续采取政府主导投资模式,继续加大债务规模,一直拖到五年后才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则消费刚需基本耗尽,城镇化步伐也放慢了,中国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大大增加,中国经济或许只能成为1990年代后的日本和如今的拉美了。   (本文由南方周末记者舒眉采访整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