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漫长的孤独之路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那天爱儿一个学期的跳舞课结束,家长们被邀请参观她们的表演。

爱儿的四个粉丝级观众全部出动助阵。坐在偌大的舞厅里看完孩子们的表演,临走的时候,我从座位上起身,很自然地让尘儿他们把自己坐的折叠椅收好放到一旁。以前我单独带他们观看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所以那天,我还是这样要求他们。

我的话音刚落,J就在一旁叫:走了,你看谁收拾椅子了。

的确,观摩的人在陆续立场,没有人收拾自己的椅子。在空阔的舞厅里,老公的声音显得又急又大,尘儿他们刚刚伸出去要做事的手便停在那里。

我争辩:收一下怎么了呢?举手之劳而已。我们上次就是这样做的……

J已经更大声音地打断我的话:走吧圣人。你是圣人,你就要把你的孩子也教成圣人……

不得不走了。再说下去必然是争吵。我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争吵,不想在孩子们面前争吵,不想扫爱儿的兴。

我狠狠地横J一眼,走出来,他还在念叨,你就是圣人……

 

我不是圣人。我只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小孩子做这些事又不累,我们又不是赶时间,而且上次那两位年轻的女老师也希望有人能帮他们收一下散落的椅子。举手之劳,何乐不为?

别人。为什么要看别人。别人做不做,怎么做不是标准。而且从来也都不乏人出手相帮,在这里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觉是这里的人不是那么冷漠,他们,至少在一些浅显的事情上都还保有着孩子的友善和热忱。

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伸出手臂去打造它。我已经游离于社会之外,但是我的孩子们他们要进入社会,进入人群,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温暖的,什么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安宁的。

 

这些,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言辞去教育J。我跟尘儿他们说,他们非常顺从,也非常理解。他们是一张洁白的纸,传递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在心底画上什么。而对老公,不知额外要花费多少心血和唇舌。我总是说我在给J补课,补他缺少的人生教养之课。

没错,在我看来,这些都显示着一个人的教养。

教养不是拿腔作势的贵族之气,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流露的心灵层次。一个忽略、不顾及他人的人的心灵必定是单薄的。而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的目光不仅仅关注着自己,还有周遭。

只有自己和周遭相加才是生活。而生活不是粗略的轮廓。生活是细节,是与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的细节。我们在这些细节里呈现着自己,表达着自己。

 

J总说我做这些事是给别人看的,做圣人也是做给别人看的。我只能无语。

或许我还不能够完全无视别人的目光,但是我很自私,我关注我的内心,我做这些事只是为我自己。我觉得这是我想做的,可以做的,做了我会开心安宁的,便去做。别人如何看那是别人的事情。

我常常会想,一个人如何成为了他自己?父母的引导和灌输占了多大比重,自我接受、理解和悟性又占了多大比重?为什么外观上看上去那么接近的人内观过去会有那么大的不同?

想来就是那些我们不以为意的生活的细枝末节吧,一点点地累积,增加,宛如在工笔细勾一棵树。那些细节让我们最后成为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而生活那么庞大,细节那么琐碎。就像相信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一样,我相信这世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

所以人注定是孤独的。比如我,比如我J,比如那一刻三个看着我们的孩子。我想只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到孤独的影子。我总是真切地感受到我在带给孩子们看生活的样子。美好不美好,它都是生活真实的样子,无法回避的样子。

就像我总是无法理解J的阻拦,他总是阻拦着我想做的事,很简单的小事,比如让孩子给街头演艺人一些零钱,比如让孩子一丝不苟地排队,比如让孩子挑选小礼物回赠给他们的老师和朋友……J也总是无法理解我的殷勤多事,比如太过周到的礼貌,比如滴水必报的感恩,比如故作富人充门面的施舍,比如有时想奢侈地享受生活……孩子们无法理解父母之间的争吵,比如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观点会这么不同,比如为什么观点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比如当爸爸妈妈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们该如何做,如何选择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充满茫然和不解。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站在不同的点,怀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我们如此近,又如此遥远?这中间什么是桥梁,可以让我们相互理解和懂得?什么是光亮,可以让茫然的迷雾散去,看清脚下的路和通往的地方?

我想如果有心,人生处处都是顿悟成佛的菩提。如果无心,人生处处都是猪一般简单纯粹的欢乐。

佛有佛的慈悲超脱,猪有猪的逍遥快活。无所谓好坏,两者都美在自在。而在有心无心之间,佛与猪之间,纠结缠绕的,就是人了吧。不能成佛,不能成猪。时间的苦海里,沉浮其中,如何渡。

 

我总是喜欢发这样那样的感慨和提问。矫情而酸涩。现实中文字的答案一大堆,却没有一个实用。因为生活,个体的生活是这么充满个性,独特并且无解。

我总是要自己好好活着,在有了孩子们以后更是这样要求自己,活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让我懂得的更多一些,让我用我解开的疑惑去化解孩子们将要面临的。

我想一个家庭里有父有母,就是让孩子用在其外的态度、朝上看的角度,来获得更清晰的人生最初的答案:人生有不同的面,不同的人,不同的路……接受了这些不同,才会坦然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坦然接受各自内心的孤独吧。

接受了,孤独将不是挣扎不是苦痛,是最自然的事,是与生俱来的安宁。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可以获得它,即使,那是一条漫长的路。

 

 

 

尘凡无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天地间的事' 的评论 : 谢谢。
天地间的事 发表评论于
明白
尘凡无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英三' 的评论 : 多谢英三关心。也祝你生活愉快。
尘凡无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awale' 的评论 : 嗯,不同也好,可以更立体地看待人生。谢谢留言。
英三 发表评论于
无忧,您好
我一直关注您,我仿佛看到你每天安静的体现自我。
愿意您爱护教育孩子的同时也一定保护自己身心。
祝福您生活一顺百顺!
wawale 发表评论于
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志同道合是件多让人羡慕的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