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随笔:多余的外来语

什么与语言都离不开外来语。

 
逻辑、幽默、芭蕾、引擎、卡车、啤酒、苏打、键盘、拷贝……。咱小时候踢足球,‘你ga(4)他’,‘他ga(4)我’的,后来才明白是英语(guard)啊。

 
新事物、新概念,本国语言没有又凑不出个像样的词,干脆直接拿过来。

 
可是有些外来语并非是借来填补空白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1066年诺尔曼人登陆英伦,开始了对本土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漫长统治。农夫养的sheep, pig,端上了说法语的贵族的餐桌就成了mutton 和pork (词源Latin: porcus, 如豪猪porcupine=猪+松树)。

日本人主食历来是稻米,可现今时髦的年轻人放着妈妈的gaohan(米饭)不吃,非得进馆子点一碗raisu(rice)。

 
香港老太太瘪瘪着嘴在超市左买一包‘克力架’(cracker=饼干,这玩艺儿怎么听都不像是往嘴里塞的),右拿一袋‘奇曲’(cookie =咱小时吃的桃酥),再到水果摊子前,一句广东英语,这草莓就长树上去了(士多啤梨)。

 
奸诈的商家利用近来大陆崇洋的心理,将进口水果冠以伪洋名以别于本土产品而图谋高利。美国的苹果red delicious, yellow delicious其实就是咱说的‘红香蕉’‘黄香蕉’,到这儿成了‘蛇果’,总让我想到大沙漠中仙人掌上红红绿绿的果子。国外的葡萄进了中国就叫‘提子’,那进口西瓜就该叫‘抱子’?

 
小时读过好像是鲁迅的一篇讽刺时弊的杂文,只记得有这么几句:

有些小布尔乔亚印贴利更追亚,却带着生的门脱儿,倾听白提火粉的生风尼和朔拿大,悠然产生了烟士皮里纯,写下了一首首商籁,预祝英德耐雄纳尔的实现。”


 


 


 


[谜底:bourgeois, intellectual, sentimental, Beethoven, symphony,
sonata, inspiration, sonnet, internationale]


竹杖 发表评论于
啥东西直译外文就显得那么牛逼。鸡瘟叫禽流感,肠胃炎叫肠胃感冒,俺总觉得肚子里坐着个红鼻子小人在AQ,AQ地打喷嚏。
吕洞宾 发表评论于
所以,看到满大街的的士巴士,总要醒醒神,打个激灵,才能弄清楚它们是干什么的。好在地铁还没人叫胜百味,否则的话,我怕乘客把座位给啃了。
横塘雨眠 发表评论于
去年老妈电话中问我有种水果叫车厘子,到底是什么?一查,咳,就是樱桃嘛。估计又是商家使坏用上洋名的译音,让你觉得这是一种新奇的水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