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献血者女性占多数,尤其是中年女性。
这让我想起在医院工作时看见的一事。我们科的张护士长的丈夫怕痛,对痛特敏感,凡打针得躺下,否则他会倒下 ~ 晕倒。不知女性偏多是否是男性更怕痛是女性献血者占多数偏多的原因?其实我也怕痛,特别是扎手指那一下。或者怕献血伤身伤精力?以前计划生育采用结扎比较多,输卵管结扎更常见,听说主要是考虑结扎伤身,保持男体力/劳力(家庭内部或者是男性的借口),尤其是在农村。白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和考虑?
2. 每次就我一个亚洲面孔。曾经有个女同胞问过我两次为什么要献血,我每次都只能报之一笑。其实,我的理由就在下面献血的好处里。
另外,今天搞接待的老太太至少80岁以上,帮额改名字了:) 这是她的handwriting,倒很工整 :)
顺便向家推荐一种补铁的好东西 - unsulphured blackstrap molasses。因其含铁30%,对缺铁性贫血尤佳。我每年尽量献血3~4次,曾经每年会有一次因血红蛋白没达要求而不能献血,而且,有时献完血坐起来时头有短暂的light head。后来开始用blackstrap molasses unsulphured 后,其实也就每周六周日早餐吃醪糟蛋时加一大匙,献血时就没再出现上述问题了。
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5、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