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之终极

寿司的感度犹如恋人初吻的舌尖,其鲜度又如同春日的樱花般短暂,最佳的味道只在舌尖的碰触和转瞬之间---千万留心你的舌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恋”和“爱”是分开的,“爱”可以是肉体的、官能的,而“恋”则是精神的,“恋”是比“爱”更高一个层次的,“恋”之终极就是“忍恋”。

      “忍恋”最初见于日本和歌中,本意是指不被亲人及世俗所承认的恋情,因为不被承认,恋爱才更其艰辛也因此更加真诚,所以常作为恋爱中的一个主题,并被认为是一种最深厚的恋情,为歌人广为传颂。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忍恋”的意思也有所不同。日本平安末期、镰仓初期的女歌人,后白河天皇的第三个皇女式子内亲王(1149-1201)做有一首《玉之绪》, 歌中的“玉之緒”指的是连接灵魂与肉体的纽带,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这个纽带断裂了,人将无法生存。但歌人却说干脆让“玉之緒”断了,让自己死去吧,“倘使身可竭,但求至此终,唯恐心难抑制,昭然现情踪”,如果继续活下去,我将无法控制我对他的恋慕之情。这首和歌形象地表露了歌人无法言说的暗恋情怀。而歌中也延伸了“忍恋”的本意,将其发展成“将恋慕之心深藏心底,不为对方及别人所知”的意思。
 

       “忍恋”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武士道文化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士道修养书《叶隐闻书》屡屡提及“忍恋”,“叶隐”是日本武士的代名词,《叶隐闻书》堪比日本的《论语》。《叶隐闻书》将“忍恋”升华为终极之恋:
“恋之觉悟,其终极是忍恋。” “活着时表露自己的爱恋不是深恋,要恋到枯槁,相思到死,才是无上的凄美之恋。”这就是说, 要能舍得出身家性命,用死狂的劲儿去爱恋,并在有生之年绝不泄露自己对对方一丝一毫的心思恋到枯槁,恋到死后化作的,传达对对方的爱恋,这真是凄美之极。常朝认为唯有此才是最美最真的恋情。但活着的时候表露的爱恋不是深恋,真正的爱要极度地压抑和隐藏起来,由忍至死,思致死,至死亦不出口,这才是爱的终极和最高境界。

      常朝又说“忍恋”这一心境,适用于世间方方面面,也包括君臣之间,“一切都在心上了”,他说的轻松、明快。可见已经超越了单恋或者暗恋一个人而不得的伤感、痛苦以及寂寞的狭隘情怀,完全成为一种自愿、一种憧憬、一种享受、一种理想。
 

    撇开《叶隐闻书》的政治文化背景,“忍恋”倒不失为一种恋爱的高层境界。其实这也正是日本文化的精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