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北京的巴西婦女講述六四事件的經歷
【北京報導】四十九歲的夏甲?馬丁斯出生在聖州的JUNDIAI市,才一歲的時候就去了北京,因為她的父親是一名新聞業者,叫作賈依米?馬丁斯,在一九六四年的軍事政變時逃離巴西。在一九八九年,她就讀北京大學,親眼經歷了六四天安門事件,轉眼之間,這個事件在本月四日就要屆滿二十五年了。
當年,夏甲就讀於北大中文係二年級,當時,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剛剛去世,很多學生都利用追悼的機會,發起了要求民主的活動,胡氏在生前是一個贊成政治改革的領導人物。
但是當時中國的經濟改革才剛起步,很多學生雖然要求民主,對民主的意義卻還沒有很明白,所以到六四事件發生之前,北大的校園還是很安靜,完全沒有抗議的氣氛,當時的這個運動都是學生自發的。
不料,學生在發啟這個運動以後,得到很多民眾的支持,甚至也得到媒體的響應(中國的媒體都是國營的),在這個運動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的目標也不是要推翻中共政權,因為當時還是有很多學生自認是共產黨員,他們隻是希望爭取更多的自由而已。
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中共政權會倒台,事實上,中共的政權非常的堅固,是不可能倒台的,何況所有的學生也都受到共產黨的洗腦。
在事件發生的那幾天,夏甲幾乎每一天都到門廣場,為的是要替他的爸爸作翻譯,當時她發現很多學生上台發表演說時,看法都不一樣,有的人支持罷工,有的人要求民主,有的人希望改善民生。
當時這個事件從頭到尾,雖然也發生了一些騷動,但是沒有一家店麵破壞,和巴西最近發生的幾次的抗議活動完全不一樣,當時隻有在中共的軍隊開進廣場時,才有幾名軍人被勒死。
在事件的前夕,也就是六月三日,夏甲一行人又到了天安門廣場,當時廣場很安靜,人已經很少,滿地都是垃圾,而且發出陣陣的惡臭。之後,她就去參加一個友人的婚禮,當時的天氣很熱,街上有很多人,有老人也有兒童,當時的軍隊已經進城,一場血腥的鎮壓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到了四日的淩晨零時,軍隊的調動大增,整個北京城彌漫著一股恐怖的氣氛,不久,她就聽到一陣噪音,她本來還以為是噴水的聲音,後來才知道是坦克車已經抵達現場,當時她親眼看到一個年輕人要橫過馬路,卻被坦克車當場輾進肉漿 當時在她旁邊有人要求她將這個現場拍攝下來,他們說:「老外呀!讓世人看到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事?」到了淩晨兩點,她開始聽到槍聲,她實在連作夢也沒有想到軍隊會向人民開火。
夏甲又表示,當晚她一直等到天亮,看到一輛又一輛的坦克開到廣場,而且對人群胡亂的掃射,很多人都被流彈擊中,連巴西大使館的圍牆也有彈痕。
到了六月四日天亮的時候,北京城就變了樣,一切都靜悄悄的,到處都是軍方設置的路障,有很多巴士或坦克都被燒毀,當時有人在謠傳說就要發生內戰了,於是就有很多巴西人逃到大使館避難,當時整個北京的巴西人還不到二十名,當時大使館還為他們預備了一架巴基斯坦的客機離開了北京。夏甲回憶說當時的情況真是艱難,因為大家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戰爭,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回去。到了當年的八月,當她回到北京時,北大校園的氣氛完全不一樣,她童年那個文革的氣氛好像又回來了。
六四事件發生到現了已經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了,這二十五年來,夏甲一直都認為還是有很少的中國人知道這件事,因為很多人都被洗了腦,當時的中國還是很窮,鄧小平的一句話就是:「大家應該向前看!」這句話深深地刻在很多中國人的腦海裡。因為八成的中國人都來自農村,他們現在的生活確實也比以前好得很多。
夏甲認為,六四事件並沒有讓中國更加的民主自由,這不是中共不讓它這樣,而是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不讓它這樣,因為中國的文化就是順服、順服再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