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赏析《一片绿叶》


《一片绿叶》

舞蹈编导:高度;       舞蹈音乐:雅尼; 舞蹈首演:2000年北京;   首演舞团:北京舞蹈学院; 首演演员:杨怡孜 。荣获奖项:2000年荣获第六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优秀教学剧目奖。

这个女子独舞是在编导高度对新时期民间舞发展的新认识和新思考的背景下产生的。舞蹈表现了一位女子由一片绿色的落叶而引发的对逝去青春的感叹和追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的激荡和对生命的追求。
 
  
昏暗的舞台,四处悄然无声,一片绿色的落叶静静地飘落在舞台中央,一位女子伫立在旁边;她轻轻地捡起落叶,是怜惜、是慨叹、还是……她 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想起了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想起了早早凋零的容颜。风雨中她渴求,渴望着绿叶不要枯萎,渴望着青春和岁月的脚步,渴望着自己生命的 再次闪光,于是她一次次地将绿叶举起、再举起。整个作品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写意,大抒情,在悠远委婉的音乐中营造了一片让人回味和遐想的意境空间。
 
  
这个作品中,编导以胶州秧歌为基本动作素材,但又大胆创新,运用现代舞的动作语言来重新结构,创造出了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透射出强烈现代气息,而且符合人物性格和特点的动作语汇,这也充分体现了编者所追求的新民间舞之 所在。首先,作品注重反映现实人生与强调现代意识。传统民间舞更多的关注的是一种集体的情感和思想,而在现代社会个人意识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传统民间舞很 难和城市人相靠近,而在这个舞蹈中所表达的强烈的个人意识则是现代的、都市的,其实也映射出现代人对生命的茫然之感。土生土长的胶州秧歌在这里脱俗求雅, 焕发出现代气息。其次在动作方面,编者以扇子代表绿叶,运用胶州秧歌里的胸前抱扇推扇“8字绕扇碾步等动作,抓住胶州秧歌的动作特点,清晰地刻画了绿叶的娇嫩和女子的柔弱。同时,编者把现代舞的动作呼吸和力度变化同原有素材相融合,在动作幅度、力度上加大对比,使动作有张有弛流畅自如,大量的旋转和重心的倾倒转换以及舞蹈中多次出现的大幅度,带动全身的抱扇绕扇划圆动作更好地表现了女子的渴望和绿叶的飘摇,反映了她不甘于青春的白白流逝。另外编导还运用了很多现代舞的地面动作,使舞蹈在空间上也有了很多变化。传统胶州秧歌由于其特殊动律碾步的限制,再加上三道弯的体态,因此缺少空间上的变化。编导运用现代舞技法,在动作的空间占有上下功夫,充分开掘舞者对三维空间的占有。我们可以看到,绿叶的凋落和被举起这一上一下,很自然地沟通了高低空间的转换。而舞者的“8字绕扇”“推扇和 流动中的举扇,又从多个方位把高中低空间串接起来。空间的多变化和动作的多方位都使得这个舞蹈超越了原始素材的动作性质,而深刻全新的动作含义也就在这些 动作中产生了。这种空间的对比还显示出舞蹈情绪的起伏。我们可以看到舞者从跃起的高空间突然滑落到地面,这种高低空间的突变,这种上下的动作起伏对比,表 现了女子对生命的追求在这空间的对比中,通过舞者一次次将绿叶举起和一连串的地面滚动,将人物和绿叶放大伸展。舞台的调度顺畅自然,一切都在一种情绪的支 配下流动的。
 
  


这个作品通过绿叶的两次游离与重合将情节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之间在情绪上都有较大的递进关系。编导用绿扇和人体创造了两个舞动的舞蹈意象,又通过两个意象的游离和重合,赋予绿叶人的情感和生命,人和绿叶二者合一,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

这个作品之所以能达到这么好的舞台效果,是编导在道具的运用上赋予了象征意义和情感生命。道具在中国民间舞蹈中是用得最多的,人们通过道具扩大了表演手段,延伸了身体的表现能力,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尤其是扇子手绢等道具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以扇子为例,艺诀说敬恭挽开扇,微笑转关扇,心悦指顶扇。编导用缘物寄情托物取喻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思索。绿扇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片绿叶,它更是女子心绪的化身,是活力、是生机、是流淌不息的生命的象征。
 
  
《一片绿叶》犹如一首诗让你反复吟诵,又像一首歌发自肺腑,它引发了每位观众对生的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它就像一条清泉洗涤着每个人的心。
 
  
这个作品还流露出环保的意识。现代都市的迅猛扩张和急剧发展造成一系列的环境破坏问题,绿色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厦、高速公路。假如有一天就剩下一片绿叶,那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编导通过作品带给人们的反思——珍爱生命,珍爱绿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