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编导向阳花
藏族牧区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编导: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这海洋遍及西藏的城市乡村,农区牧场。除宫廷舞蹈外,藏族的舞蹈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肢体语言的最直接反映,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和所有舞蹈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表达情感、传情达意、与自然沟通的无声语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表现具体时代的生活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我出生在藏北草原,在那里生活了近30年。藏北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神秘而充满活力。在那片羌塘大草原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牧民。草原的游牧生 活,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勇敢豪放的性格;藏北的高天厚土,孕育了他们清澈嘹亮而又优美的歌喉。每一顶原始而又古朴的老帐篷,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每一顶 老帐篷里传出的古老歌谣,都会触动人的灵魂深处。而牧场上每一个原始而又充满激情的圆圈舞、富有哲理的山歌还有那野性而又饱含无限爱恋的情歌,都让这里充 满了和谐温情的气氛。
我是在藏北草原的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华的灵感源泉。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经过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形成了现今较为完整的体系。对任何舞蹈进行创新确实很难,甚至连改一个舞蹈动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破 坏,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舞蹈变了味道,因此,后人在发展这种艺术时,从舞蹈动作到服饰装扮,对每个细节都要需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以保持藏族舞 蹈的原汁原味。
实际上,牧区舞蹈在传承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们从小就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早就对其熟记于心。 但要想发展和创新,则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长期的生活经验,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彼此相互融汇贯通,才可能有胆量、有能力去发展和创新这已经相对完整的 原生态舞蹈。
《藏迷》剧照
牧区舞蹈的创新发展要依靠生活的积累和细心观察
我长年生活在牧区,因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用深入牧区采风,就能把牧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理解得很到位。父老乡亲平时跳的传统舞蹈,每一个动作要领我都早已熟记心间。
我创作于1990年的的第一个舞蹈《春女》中有一个捂嘴的动作,现在在内地的舞台上都很流行,并成为表现藏北牧区女孩的招牌动作和藏北牧女的符号。实际 上,在以前藏北牧区传统舞蹈中并没有这种动作,它只是人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在藏北牧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的衣服很宽松,这种衣服既可以当被 子用,也可以装着小孩。多年前,由于没有口罩,天气寒冷时,为了不呼吸到刺骨的寒气,牧区的人们就把宽大的袖口当口罩捂在嘴上,方便而实用。
生活中,牧女们习惯用左手捂嘴,这个动作最能体现牧女的生活情态,所以我把这个动作提炼加工,用舞蹈的语言表现出来。在舞蹈《春女》出场的动作中,牧女 们左手用宽大的袖口捂着嘴,身体向后仰,右手两边摆动,腰下90度,下腰的时候两肩前后甩动。演员们一出场,观众们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从这个动 作中就看出了这是表现藏北牧女生活情态的动作,观众看懂了我的用心,说明我这个动作设计师成功了。
现在,只要编排反映牧区姑娘生活场景的舞蹈,很多艺术家都会采用这个舞蹈语汇,因为这个动作最能够表现牧区姑娘们羞涩却开心的心情和豪爽大气的性格。
《霍姆斯斯》是我创作的另一个代表作,在内地演出时曾被译为《西藏红》。“霍”是藏族牧区一个部落的名称,“姆”在藏语里是女孩的意思,“斯斯”是象声词,就是女孩身上的配饰发出的声响。
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奶奶。在牧区,很多人都将家里的财产穿戴在身上——金银珠宝做成的首饰、精心打制的腰刀、甚至很多生活用具,为了方便和适 应游牧生活,也都会挂在身上。小时候,生活在奶奶身边,每当她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还没见到人,就能从声音的不同判断出是谁家的女儿来了。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从事舞蹈创作时,想起奶奶,也想起了那美妙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霍姆斯斯》。
《霍姆斯斯》中也有一个细节是特别设计的——所有女孩的面颊上都画成红色。这可不是高原红,而是爱美的牧区姑娘们自制的防晒霜。牧区的姑娘特别爱 美,她们在放牧时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会擦上防晒霜,所以她们的皮肤很好,很白皙。不在牧区生活或不仔细观察的人很难发现这个细节。《霍姆斯斯》中还有一个动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出场的姑娘们右手搭在左肩上,右臂呈三角形挡住脸的下半部,只露出两只大眼睛,同时左手托住右臂,这本是 牧区女孩看陌生人的习惯性动作。然后她们慢慢把手臂打开,露出身体和整个脸部,表示女孩不再害羞,之后通过一系列动作完全表现出牧区女孩的活泼、热情、美 丽、大方、豪爽、泼辣的形象。这是我在生活积累的经验上进行提炼加工,使这一系列的动作更艺术化、也更完美地表现出来。现在,这个动作也成了展示藏北牧区 女孩形象的标准动作,这就是传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
《霍姆斯斯》成功了,还得了全区舞蹈大赛金奖,这是对我把牧区舞蹈创新发展的最大肯 定。我说是运气好,专家并不认可,“那么多年没人挖掘出来的东西,被你挖掘出来了,看来是你很有心。”回头想想,这确实是我长期积累和平时细心观察的结 果,是生我养我的故土给了我创作和创新发展牧区舞蹈的源泉。
向阳花创作编导的《心灵沟通》
牧区舞蹈应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很多古老的舞蹈形式都得到了传承,孩子们在民间舞蹈娱乐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舞蹈形式,并一 代代传承延续。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变,很多传统舞蹈被加入了人们所生活的年代的元素,牧区舞蹈就这样传承并发展下来,留给后人的都是舞蹈中的精华部 分,形成了一个区域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将牧区的舞蹈文化继续传承并发展下去。虽然我创作了一些流行并有一定影响力的舞蹈作品,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我的私有财产,它是属于牧区、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人类的。
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内地的艺术家们在舞蹈中采用了我设计的动作,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也是一种传承发展。牧区舞蹈应以各种方式和渠道,让它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牧区舞蹈,并投入到牧区舞蹈的创作中,并在祖辈流传下来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发展中的牧区舞蹈要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生活
社会在前进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舞蹈是生活的直接体现,传统舞蹈不创新就会落后于生活,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们去创新,去完善。
传统古老的牧区舞蹈有其独具魅力的特点和特色,但这种特点和特色不应该一成不变,新时代的生活元素应该融入其中,以便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这才是牧区舞蹈经久不衰的秘诀。
结合现实生活,我曾创作了女子群舞《心灵沟通》。这个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特别是牧区变化的舞蹈也是有生活原形的:一群满头发辫、穿着现代感很强的牧区服 装的女孩,迈着轻快的舞步,熟练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手机成了她们除了传统配饰以外的最新最时髦的饰品。这是新西藏人们的生活写照—— 西藏不再遥远,高原深处的农区牧场不再遥远,当年见到外人羞怯得不敢直视对方的牧区姑娘们不再封闭,她们泼辣豪爽中带着俏皮,即使在草原深处,她们依然与 时代同步,一样享受着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这是焕发了青春的古老大草原上的人们,在新时期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创作是时代 赋予艺术家,特别是关注牧区舞蹈艺术的艺术工作者们的使命和责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让所有人包括牧区的百姓看 懂并喜欢,因为这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牧区舞蹈得到发展,才能让牧区的舞蹈艺术延绵不绝,经久不衰。(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编 导)
西藏著名舞蹈编导向阳花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向阳花老师素有“西藏的杨丽萍”之称,曾在歌舞乐《藏谜》中,与舞蹈家杨丽萍合作,扮演剧中朝圣的老阿妈。 关于《藏谜》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编导向阳花
向阳花:舞动雪域灵魂 传承民族精神
翻山越岭,霜华满鬓,一位藏族老阿妈亦步亦趋地匍匐在她朝圣之路上,却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倒下了,度母现身,将她引领上了轮回之道,老阿妈的虔诚祈祷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这是向阳花在《藏谜》中扮演的藏族老阿妈的故事,时至今日,说起西藏歌舞,她仍不住回忆起《藏谜》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景,“西藏的歌舞就是那么感人至深,直至心灵深处”。午后的暖阳洒在她的眸间,向阳花娓娓谈起她心中那个关于西藏民族歌舞的情结。
顺其自然的传承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能走便能舞,能说便能唱。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通过肢体语言和清澈嘹亮的歌声表达情感,传情达意,与自然交流。这种方式直接而纯粹,不带任何矫揉造作,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便形成了现在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的西藏歌舞。
生长于藏北草原的向阳花,从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不必深入牧区,那里的每个生活细节都早已烙刻在她的心里。 “我是在藏北草原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 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
西藏古老的歌舞是以最自然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孩子们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歌舞,并一代代延续下来。辽阔神奇的藏北草原给予了向阳花无限灵感,于是,当她将流淌在心灵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倾情释放到舞台之上时,便化为摄人心魄的感动。
向阳花编导的热巴舞表演
向阳花的代表作之一《热萨玛》已确定参加2011年文化部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这部讲述热巴舞传承发展的舞蹈中,她与来自藏东康区的小泽吉将不同地区的热巴元素融合、再创造,通过藏族老阿妈教给女孩们热巴舞的故事展现西藏传统歌舞传承的经过。
“热巴的灵魂在鼓。世界各地的歌舞里有很多鼓的形式,但都是以相对固定的姿势在敲打而已,西藏的鼓不同,敲鼓的时候全身都在舞动,鼓完全和人融为一体,这正是热巴舞中最精彩的地方。
《热萨玛》中,你会发现,连演员服装、配饰上都是鼓的符号,而非传统的银饰,以此放大舞蹈中展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演员也都是来自农牧区的青年,他们的生命中已经带有农牧区人民生活的味道和精神了,只有他们才能够最原汁原味地将属于民间百姓的情感展现出来。而这 些正是我要表达的原生态的西藏。”谈到即将登陆春晚的《热萨玛》,向阳花无比开心。
独具匠心的发展
作为编舞,向阳花关注的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民族歌舞,同时还有如何将这些珍贵的遗产发扬光大。“祖辈流传下来的这些歌 舞已经成为经典,如何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并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在世界屋脊之上,有这样可爱的民族和他们深厚且多彩的艺术是我认为现在最需要思考的问 题。” 对于西藏歌舞未来的发展,向阳花也在不断探索当中。
“舞蹈是生活的直接体现,传统舞蹈不创新就会落后于生活,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们去创新,去完善。传统古老的舞蹈有其独 具魅力的特点和特色,但这种特点和特色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不应该一成不变。新时代的生活元素应该融入其中,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这才是西藏舞蹈经久不衰 的秘诀。”在向阳花的作品中,现实生活是她创作的基础和根源。
细致入微的观察,长期的生活经验,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缺一不可,在发展创新传统歌舞的路上,向阳花通过自己对西藏歌舞的感悟,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向阳花的另一个代表作《霍姆斯斯》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她的奶奶。在牧区,人们把各式金银珠宝做成的首饰、腰刀等挂 在身上。当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没见到人,向阳花的奶奶就能从声音的不同判断出谁家的女儿来了。多年后的今天,在她从事舞蹈创作时,想起她的奶奶,也想起 了当年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霍姆斯斯》。“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让所有人看懂并喜欢。”向阳花微笑着说到,眼中仿佛看到 了当年藏北草原的炊烟般流露出无限留恋。
与杨丽萍在《藏谜》中的合作让向阳花的视野又开阔了许多,对于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广出去,她有了新的收获和想法。“民 族的东西要让人知道,必须要走出去,任何民族都有相互交流,全世界都在交流,只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遇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火花,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或创新。杨老 师是个和国际接轨,非常开明的舞蹈艺术家,和她在一起,会碰撞出很多新的想法,使艺术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然而说到自己的故乡,藏北草原,向阳花眼中点点泪光。故乡的草原,神山,一直在她心中不曾淡去,却又常年远离自己挚 爱的故乡,“我想回到神山,围绕着她周围奔跑,我想回到草原,那是可以将生命与之依赖的母亲。这几次回那曲,我只是远远的看着神山就已经泪流满面了,我离 不开草原,但我要把藏北的东西带出去,把西藏的东西带出去,让不了解这里的人看到这里可爱的人们!”
向阳花——舞动西藏的精灵
在“能走就会舞,能说便能唱”的藏北牧区耳濡目染,向阳花自幼就表现出能歌善舞的表演天分。向阳花的藏族名字叫仁青卓玛,小时候随父母一起从那曲地区所在地到比如县,
汉族医生给她取名向阳花
人说字如其人,可见到向阳花老师后,却发现“名”也能如其人。向阳花的性格开朗、大方、乐观,就如在高原阳光下的向阳花,明亮亮的。与向阳花接触久了,会感觉她既有康巴人的豁达,又有那曲牧人的率真,两者的优点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向阳花对藏北大草原那近乎偏执的热爱。向阳花说:“我是在藏北草原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 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能的舞台。”
在“能走就会舞,能说便能唱”的藏北牧区耳濡目染,向阳花自幼就表现出能歌善舞的表演天分。向阳花的藏族名字叫仁青卓玛,小时候随父母一起从那曲地区 所在地到比如县,因聪明伶俐,擅长歌舞,深受比如县一位汉族儿科医生的喜欢,为她取名向阳花,从此向阳花成了她最常用的名字。
12岁去北京学习音乐舞。
也是因为舞蹈天分,从没有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她,被中央民族学院录取为音乐舞蹈系的学员,那年向阳花才12岁。
“当时招生的老师说,去北京学习跳舞,我就十分的向往。家人担心我年纪太小,在遥远的北京会生活不习惯,不太同意我去北京学习。我就跟他们说,你们都 是党员,政治觉悟性为什么这么低呢?”或许是这句与12岁的年龄不相符的话,最终让家人同意了向阳花去北京学习舞蹈。向阳花还清楚地记得她参加选拔的舞蹈 是《大红枣甜又香》。
也正是藏北的草原情结,4年后从中央民院毕业归来后的向阳花,放弃了在自治区歌舞团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的到那曲文工团报到,回到了藏北大草原的怀 抱。向阳花也清楚记得那是1980年的3月。那曲的条件自然不能与拉萨相比,冬天的练功房里即使牛粪炉烧得再旺也总是冷冰冰的,冻僵的脚趾跳再长时间也是 舒展不开的。可向阳花谈起当时的经历,却总是一付甘之如饴的样子。
培养年轻一代。
舞蹈《霍姆斯斯》。
那曲文工团26年给了她无限灵感
在那曲文工团,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进行演出。红地毯舞台、冰天雪地、农间地头、羌塘戈壁、茫茫草原都留下了向阳花曼妙的舞姿。从1980年 到2005年这近26年的时间里,向阳花一直坚持向观众呈现最好的舞蹈,即使只为一个牧民表演,也是如此。“解放、东风卡车是以前下乡时常用的交通工具; 当时自带被褥等生活用品,吃住都在车上。见到牧民的临时定居点,就在车上换好衣服,在他们的帐篷前为他们进行表演。有一次从早上七点从嘉黎县回那曲地区, 凌晨4点翻一座山口,因为路上结冰打滑,车一直上不去,我们只好把身上的大衣辅在路面上,才爬过这山口。”“当时的车是用摇把在车头前点火的,现在的青年 人都不知道的,哈哈!”,向阳花一边用手示范着,一边开怀大笑。
那浓得化不开的藏北草原情结与长年生活在牧区的用心学习领会,让向阳花不仅对牧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了解得很到位,而且对那曲地区不同风格的传统舞蹈的 每一个动作要领都熟记心间。详尽入微的观察、持久的表演经验、不懈的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让向阳花从舞蹈演员逐步成长为舞蹈编导。 广阔神奇的藏北草原给了她无限灵感,于是,当她将流淌在心灵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倾情释放到舞台上时,便化为摄人心魄的舞姿。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向阳花创作的第一个舞蹈《春女》就一鸣惊人。她把藏北牧女在天气寒冷时用宽大的藏袍袖口当口罩捂在嘴上的生活习惯经加工提纯,用舞蹈的语言表现出来。 这个以前在藏北牧区传统舞蹈中没有的“捂嘴”动作,现在已经成为表现藏北牧区女孩的招牌动作,成为藏北牧女的一个符号,在内地的舞台流行着。“当时演员们 一出场,观众们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从这个动作中就看出了这是表现藏北牧女生活情态的动作,甚至我奶奶,舅舅他们也能看懂,这说明这个动作设计是 成功的。”向阳花露出得意的微笑。
源于生活,取自生活,向阳花用自己独特敏锐的视角和对牧区传统舞蹈元素的了然于心,创作出一部部独具一格、可圈可点的西藏歌舞。《霍姆斯斯》舞蹈中的 牧女高原红;《热萨玛》中的“卓舞”;《心灵沟通》中的手机与电脑键盘,这些取自于生活中不起眼的元素在向阳花的精心编排下,今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在2012年藏历新年晚会上,我把拉萨老人互相之间说敬语时的肢体语言提炼出来,编成群舞《圣地礼韵》。台上的人在跳,台下的有些小朋友就学着舞蹈的动 作在互相说敬语,看到这种效果,我十分开心,比获奖还开心,“希望年轻一代能借此舞蹈了解藏族礼仪文化,并运用于日常生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作为编 舞,向阳花关注的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民族歌舞,同时还有如何将这些珍贵的遗产发扬光大。
“祖辈流传下来的这些歌舞已经成为经典,如何在经典的基础上发展,并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在世界屋脊之上,有这样可爱的民族和他们深厚且多彩的艺术,是我认为现在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西藏歌舞未来的发展,向阳花正在不断探索当中。
《谐萨》
敬语与舞蹈相结合
在自治区歌舞团,曾经创作出藏北牧女以袖遮嘴和背水等经典舞蹈动作的舞蹈编导向阳花一直善于创新,《谐萨》也是她创作的新式舞蹈之一。
谐萨
据向阳花介绍,谐萨就是敬语的意思,《谐萨》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人们说敬语时的肢体语言中提炼出来的。向阳花请教了很多专家,将敬语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再加上色泽明亮的服装,一个新式舞蹈就诞生了。
除了以上这些舞蹈作品,《纳木措之舞》、《江河忆》、《飞驰踢踏》等也很有特色,自治区歌舞团的演员们将原生态的歌舞搬上舞台,再配合绚丽多彩的灯 光以及抓人眼球的传统服饰,让一个个古老的舞步在铿锵的节奏中漫步而来。“我们希望将最精品的节目奉献给广大观众,要让来过西藏的人再次回到西藏,让没有 来过的人向往西藏。这些舞蹈作品就是一张张最有特色的名片,在展示西藏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唤醒人们美好的回忆。”安贵民说道。
一个是昌都的热巴舞,在编舞中我们融入了藏北和昌都舞蹈的特色,又结合了少年儿童的特点。第二个是具有贡布风格的舞蹈,舞姿非常的柔美秀气,体 现了藏族少年儿童的另外一面。第三个节目是拉萨本地传统的宫廷舞蹈,融入了朗玛、堆谐元素,同时我们还加入了器乐,比如笛子、六弦琴等乐器,用儿童的唱腔 去演绎这些旋律。第四个节目是一首悠长的原生态牧歌,是在传统牧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向阳花(又名仁青卓玛),女,1962年12月14日出生,西藏昌都地区洛隆县人。藏族舞蹈家,编导。现任西藏文联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那曲地区政协常委。
教育背景
1979年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舞蹈专业。
2001-2002年 在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进修。
政治面貌
1979年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4年 被评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1994年被评为那曲地区妇联“三八”红旗手。
1990年 当选为那曲地区科协常委。
1997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8年 当选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那曲地区政协常委。
曾多次被评为那曲地区及单位先进工作者。
表演及获奖经历
1982年 全区舞蹈比赛,独舞《悔恨》获表演一等奖。
1982年 全区舞蹈比赛,自编自演的舞蹈《小河边》获表演二等奖。
1988年 全区舞蹈比赛,双人舞《牧童》获表演一等奖,独舞《雨水》获表演二等奖(该作品奖状存放在那曲地区文工团作为档案资料留存)。
1988年 双人舞《热巴》荣获表演三等奖。
1990年 在云南昆明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大赛,双人舞《牧童》获表演三等奖。
1992年 编排女子群舞,参加中国西部十一省区电视颁奖晚会演出。
1999年 担任自治区少儿艺术团总编导,率团参加昆明“世博会”进行文艺演出。同年出访尼泊尔参加世界青年大会。
2003年 全区舞蹈比赛,舞蹈《霍姆斯斯》获编导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并参加藏历年晚会,同年《欢乐的牧民》获三等奖(该作品奖状存放在那曲地区文工团作为档案资料留存)。
2003年 全国舞蹈比赛,舞蹈《霍姆斯斯》获表演三等奖。
2004年 编导的节目《春之声》荣获西藏电视台2004年藏历新年电视综艺晚会《阳光西藏》观众最喜爱的伴舞节目奖。
2004年 参加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西藏红》、《霍姆斯斯》荣获表演三等奖、创作优秀奖。当时专家们对这个舞蹈的点评是:一种新的西藏舞蹈语汇。
2005年 参加(向着太阳)晚会,担任编导之一。
2006年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多彩哈达》主创之一,所编导的作品《心灵沟通》获优秀奖。
2006-2008年2月 在杨丽萍任总编导的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迷》中担任编导、执行排练、领衔主演。
2008年 西藏电视专业舞蹈大赛,舞蹈《热萨玛》获群舞节目一等奖。
2008年 全区廉政晚会的总导演,改革开放30周年的晚会《輝煌的西藏》担任编导,受到主办单位的首肯,并得到观众的好评。
2009年 参加藏历春节晚会,作品有女子群舞《热萨玛》受到观众好评,接着参加《魅力西藏》晚会节目之一。
2010年2月 舞蹈作品《热萨玛》被第五届“珠穆朗玛艺术奖”评为金奖。是西藏最高奖项。
2009年 编导西藏电力公司舞蹈节目(电网),同年编导的西藏政协“五十周年”晚会节目《新逛新城》形式以旅游为主,被专家和观众评价为整台晚会中最经典的作品。
2010年3月28日 “西藏百万翻身农奴解放专题晚会”担任总编导,受到自治区领导高度评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2010年7月 第三次全国法院援藏工作座谈会在西藏拉萨举办,法院一台(金色天平)晚会中担任总编导,形式六地法院各特色为主要一台晚会,各省法院的评价很高,并且向西藏法院一样回去搞一台晚会。
2010年 本人写了一篇论文,《试论藏族牧区舞蹈传承与发展》在西藏日报社上刊登,时间为2010年11月14日已见报,并在西藏艺术研究刊物上刊登2010年第4期,同时在西藏商报上刊登。
2011年 文化部春节晚会选中了本人的作品女子群舞《热萨玛》,并在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播出(播出时间为晚上8点)。2010年12月14日晚该节目被北京选为了省部级专场节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