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文学城留下痕迹,历尽磨难的美女作家--赵美萍

美女作家赵美在文学城的ID是<萍漂泊的萍萍>,她的信条是:
以真诚面对朋友,用坚强舞蹈人生。她在海外原创发表了小说连载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从小学生、采石女到知名记者
赵美萍,笔名漂泊的萍,女,七十年代出生于江苏如皋农村。《知音·海外版》编辑。目前已经写出了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知名期刊《知音》杂志编辑、记者,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曾对其进行报道。其纪实自传体作品在网上部分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出版《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该书参加了“QQ·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得了纪实文学特别大奖。

她幼年丧父,随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她只读到小学毕业,她曾做过5年的采石女;她曾在上海打工做过餐馆服务员,做过缝纫女工……在常人眼里,这会被视为一部不折不扣的“苦难史”。可是,苦难并没有将她压倒,她反而勇敢地颠覆苦难、挑战命运,最终成了全国第一个“小学生编辑、记者”--她就是青年人自学成才的典范、《知音·海外版》编辑赵美萍,她的青春励志故事值得广大青年人学习和借鉴……

命运坎坷,14岁上山砸石头

赵美萍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农村,家境贫寒。在她9岁那年,她的父亲因患麻风病,在医院医治时,不幸被护士打错针药去世,当时赵美萍正读小学三年级。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病不起,小小年纪的赵美萍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饭、洗衣、割猪草等家务活全都会干。

1981年,赵美萍的母亲改嫁给了安徽芜湖市小荆山石矿一个采石工人为妻,赵美萍和妹妹随着妈妈来到继父家。没想到,这又是另一段苦难的开始。继父家也很穷,一下子多了三口人吃饭,两个孩子读书,加上母亲长年生病,收入不高的继父成天和母亲吵架,家庭没有一点温暖。

赵美萍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小学毕业时,考上了芜湖市重点中学二十五中,是全镇数十年来唯一考上重点中学的女孩子!但因为妹妹也要上学,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到处借不到学费后,赵美萍决定不读书了,上山砸石头卖钱让妹妹读!

辍学之后,赵美萍开始上山砸石头,她成了当地最小的采石女,当时还不满14岁。赵美萍砸的是“碗口石”,每吨八毛五分钱。一天最多可砸四吨左右,可挣到三块多钱。就是那每天的两三块钱收入,一部分供妹妹读书,一部分供家人买米买煤,一部分供病弱的母亲治病。赵美萍因为年纪小,抢不过别人的石头,只好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就起床,跑到山上耙石头。等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又去抢拖拉机。如果没有拖拉机运石头,照样挣不到钱。

在艰苦的砸石生涯里,唯一让赵美萍感到开心的就是读书。白天在砸石头间隙,别人在休息,她就拿一本借来的书坐到阴凉处津津有味地读。晚上,她就把白天从书上看到的名言警句或者富有哲理的话记在日记本上。她想的是,自己虽然不能读书了,但是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自学。她认为:贫瘠的生存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和精神也一片贫瘠。
这段血泪交融的砸石头时光,赵美萍坚持了5年。

勤奋打工,打工妹成上海白领
1989年8月,19岁的赵美萍背着14本日记,随着在上海宝钢工作的老乡踏上了打工之旅,开始了艰苦的打工旅程。这一次,她还背负着母亲生病欠下的两三千元巨债。赵美萍到上海后谋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个体餐馆当服务员,每月80元工资。到上海之后,赵美萍越来越发现,没有知识和一技之长,很难在日新月异的大都市立足。她决定学一门手艺,总比帮人洗碗有出息。正巧,当时附近有一家时装公司正在招工,她毫不犹豫离开餐馆,来到服装公司,做了一名缝纫女工。但她没想到,学一门技术并不容易。

有一次,赵美萍不小心被飞快的缝纫机针扎到了手指,针尖断在了指甲盖里,但是师傅不但没有一句安慰,反而要她赔被滴上了血的布片。师傅的冷酷无情加上手指头钻心的疼,赵美萍真想大哭一场。但她没哭,她一边把眼泪往肚里咽,一边咬牙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做师傅的师傅!让师傅也听我的指示!”

就是怀着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赵美萍决定笨鸟先飞,从那之后,她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到了厂里,晚上10点多才回出租屋,回来后还要读一些书,还写点诗歌和日记,每晚总要熬到12点后才休息。

不过,天道酬勤。一年半后,因为表现优秀,赵美萍被提升为车间里的组长。三年后,她被提升为公司里的技术员,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当初骂她的师傅也要听她的指示来生产,她成了300多人的时装公司里唯一的打工白领。那年国庆节,上海《青年报》还以《外来妹当上上海白领》为题对她做了一则焦点报道。

1994年,赵美萍开始尝试向期刊投稿。在遭遇无数次的退稿打击后,终于有一天,她的一首处女作小诗《嫦娥》在《上海侨报》上发表了。这首小诗的发表,使她对未来有了更坚定的目标--写作。


从1994年开始,她陆续在《上海小说》、《现在家庭》、《上海故事》、《新民晚报》、《劳动报》等报刊上发表故事、小说等。1994年夏天,《上海故事》和《劳动报》联合举办“打工在上海”征文,她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决心一试。她将很快将一个打工妹的不幸经历写好寄给了“打工在上海”征文组。没想到,她的那篇小小说最后竟获得一等奖。


在此后的三年间,赵美萍一边打工,一边写了大量的纪实故事发表在《知音》、《恋爱·婚姻·家庭》、《女报》等杂志上。同时,赵美萍在服装公司也每年被评为优秀员工。1996年,她还被评为宝山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为了充电,她报名参加了成人自考,读《新闻专业》。每天下午一下班,她就换三趟公交车从公司赶往杨浦区的复旦大学听课。直到晚上9点钟才下课,回到住处已经11点左右了。那时每天的睡眠从来不超过5小时。就在同一年,她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海纳百川》节目请去做嘉宾主持人,每周末上午10点30分,她准时在电波中与上海几百万的打工族们倾心交谈,探讨人生,成了上海有名的“打工姐姐”。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SZdxXr5ja94"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山韭菜 发表评论于
看了赵美萍的视频,也读了几章她的自传。确实是才女,非常励志。感谢巍巍太行的分享!
巍巍太行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岁月憧憬' 的评论 :

看样子你很想念她!
岁月憧憬 发表评论于
原来一直在看她的文章,可后来突然就没了,消失了。还在想她是否遇到什么事了,否则不会销声匿迹了。现在知道她很好,很欣慰。谢谢你把她的采访转发出来!
巍巍太行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影子劫' 的评论 :
神女!
影子劫 发表评论于
女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