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东西方思维差异及优劣

闲话东西方思维差异及优劣

        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上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观察一件事物,东方人通常先要从大局着眼,依序向细微处延伸。西方人相反,他们往往先从细微处观察,然后依序向大局延伸。且先从东西方陈述地址之各自习惯顺序开始:

        东方人对地址的陈述一般是先从大概念开始依序向小概念延伸:国家,省、市、区,街道,门牌号码,楼层或(和)房间号,最后是人名。人排于末端。

        西方人对地址的陈述一般是先从小概念开始依序向大概念延伸:人名,门牌号码,街道,楼层或(和)房间号,区、市、省,最后是国家。顺序基本与东方人习惯相反。人排于第一位。

        先后顺序反映出思维过程。

        再以烹调为例:

        东方人教授厨艺,时常给出一个可以随意伸缩的范围,有时让人有种难以捉摸的虚缈之感。譬如一块肉、少许酒、适量盐、一把葱花、若干大蒜、一点水、几片姜等等,少有精确到多少克、多少毫升的,全凭个人喜好加以意会、取舍,皆因各人口味不同,咸淡清腻由人,东西南北全照顾到了。也许东方人认为厨艺是一门活的、可变的、面对不同对象的、因而是不可量化的艺术?

        西方人则鲜少如此表述。他们严谨到一定会给出精确的量,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在不虚。例如肉250克,酒10毫升,盐5克,葱花20克,大蒜两瓣,水25毫升等等,决不随意增减,也不迁就不同人群,否则即是离经叛道,有违正宗。西方人一定认为厨艺是一门固定的、面对相同的食客,因而是不可变更的量化艺术。

        东西方对于地址陈述的顺序和烹调传授传统很能说明两者之间思维习惯的差异。

        源于对事物细微、直接的观察,而人正置身于观察对象的正前沿,西方思维遂有将人特别放大,延伸到对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深入探究的传统。西方的传统价值观极为看重个人价值及其个人利益。此一价值观的确立,我们至少可以追溯于十五、十六世纪西方对于神权的反抗从而确立了人性地位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于人性的重视必然导向追求人权和由此而生的个人自由主义,连带着产生对于个体、对于局部、对于直观、对于外在力量的侧重。其价值观对于西方思维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例如,西方思维创建的西医对于人体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各局部分科研究得极为细致入微,且借助于现代科学手段将各局部的认识深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说,西医在将人体各部分分科别类以及借助于人类所能够应用的所有工具去探究人体局部奥秘方面,遥遥领先,独占鳌头,让中医及所有其他民族医学望尘莫及。这是西医无可争议的长处和优势。但是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西医对于各个分科、各个局部、各个部位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关联、如何互动缺乏总体认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西医对于所有症状最为直观,也是最为单一的认识和方法。有人据此认为西医是一门治病不治命的科学,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对于社会问题,西方传统价值观将人置于社会性、群体性之上观察判断,认为人性高于社会性,人权高于主权,强调个体存在的重要性而忽略个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和依存关系。在涉及个体与整体关系时,人人为我重于我为人人。如今西风东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生活的中国人,把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奉为普世价值、视为圭臬的大有人在。西方思维受到世人如此潮涌般推崇必然有其合理性,其强调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将人们导向于独立,利于充分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利于对事物精确的微观探究,有益于人们认识事物的细端末节;其弊端是易于形成自我中心,各自为政,怀疑一切,难以形成社会凝聚力,同时容易忽视对事物全貌的探究和对全局、对整体、对宏观的重视。

        中国乃至东方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与此极为不同。东方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更多地强调宏观、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全局、强调关联、强调内在力量。这种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作用和利益再大也必须置于集体、全局的利益之下;多数人的利益永远大于少数人或独立个人的利益;只有体现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才能最终代表和反映出每个个别人的利益;在社会和国家关系方面,强调主权大于人权,主权就是所有人权的集合;全局大于局部,全局就是所有局部的集合;我为人人大于人人为我,人人就是所有“我”的集合。其价值判断有时确实易于忽略甚至割舍个别人或具体个人的利益,有一种“当断臂时且断臂”的意味。仍举医学为例:中医强调人的整体系统,所谓阴阳平衡就是以整体论症的理论。整体失衡可能表现在某一器官、某一局部症状上来。就病论病有时无法治病,而是需要从整体、宏观、全局观察才能切中器官、局部的问题所在。人体全身相互联系、相互因果、相互制约,表面症状可能掩盖着某一器脏的深层病因;因此头疼未必医头、脚疼未必医脚是中医对于症状的辩证认识和方法。当数症并发时,中医会择其重者而治之,则其轻者而弃之,坚守救命比治病更加重要的原则。因此中医有时表现出救命不治病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诊治急症、研究病表和分科方面,中医成就往往较之西医来得迟缓甚或无为。这是中医常常被人们诟病指摘的地方。立竿见影的功效不是中医所长。中医的优势是治本重于治标,治本功效往往滞后于治标功效。这也是中医常常被误解的地方。即如中国功夫表面上不如西洋拳来得凶猛,但其攻击力道绝不在西洋拳之下,中医的长远功效还往往是西医所力所不及的。对于社会问题,东方传统思维将人置于社会性、群体性之下观察判断,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集中表现,只有保证人们社会的整体性和依存性才能最终体现每个个体人性的最高利益。东方思维强调的集体主义和宏观意识充分调动了社会中人的凝聚力,认为合力大于每一股分力的总合,因而将人们导向服从的趋势胜于将人们导向独立的趋势,其弊端是易于形成盲从,消磨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容易造成独裁体制。

        平心而论,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世界还很难确切地论证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孰优孰劣。我们只能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憾。不幸的是,近三十年来西风东渐,如今中国社会大有弃守自己传统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阵地的趋势。前国家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论,不过是西方价值观体系中人权至上、人性第一的翻版,人的集体性、社会性、依存性、全局性都抽空了。中国本来就是人口大国,人口数目世界第一。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既是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生产力,也可能是一种沉重的社会负担。如果放弃传统的集体观、全局观、内在观而去附和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无异于舍本逐末,将人口众多的优势全部去势,剩下的徒具一盘散沙的劣势。当人们之间的社会粘合剂抽空,表面上给个人生存和个人发挥开拓了空间,实际上极大地挤压了人们的生存和发挥空间,给了那些能够不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少数暴富者以合理合法的理由和机会,为中国退回到一盆散沙状态奠下了思想基础,也为某些觊觎中国主权和资源的国家趁虚而入制造了机会。理论上中国社会需以每一个人为本而无分厚薄,实际上社会根本缺乏承受能力,结果就是层出不穷的乱源乱象。为了保障中国每一个人生存生活发展的权利,中国需要一种能够顾及社会大众利益和权利的保障机制,而不是在所谓“以人为本”的理论下保护少数能够不平等利用社会资源暴富者却忽略了大多数人生存生活发展的权利。

        为什么西方思维方式并没有造成西方社会出现中国今日向西倾斜时所出现的种种乱源乱象?首先西方在确立其价值观的历史过程中是以反抗神权统治为基础的。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其价值观逐渐在社会土壤中盘根错节地扎根,无需经过剧烈的重新洗牌将原先积累起来的社会观念大厦推翻重建。其次西方社会人口资源相对较少,而可分享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大、物质来源相对较多,加上西方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外向型发展的倾向,为了占用别人的资源和空间正需要相应的个人自由发展观念满足其胃口。事实上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在真正保护人权、保护人类问题上并没有他们口头上所说的那般实惠。如果没有通过各种巧取豪夺的方式从其他国家得到的资源来满足国内的“人权”需求,美国还会是今日的美国吗?

        中国在自己早已建立的价值观方面较之西方的价值体系更加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而且人口众多,社会演变的进程向来侧重内向型发展的倾向,确实具有质朴厚道智慧平和的特质。而今,在虎狼窥伺的恶劣国际环境中,中国仅凭以往的思维特质已经远远不够了。中国在固守自己的思维方式的同时,确实应该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思维方式中合理的内核,摈弃其中的糟粕,包括所谓人权至上的伪善价值观。

        妄自菲薄、舍近求远地弃守自己的强项而去迎合西方价值观实在是中国面临的一条绝路。

 

 

tiger00 发表评论于
我喜欢看food频道,一个个大师放油时都说放一点点,倒出去的却是大半杯。真按他们写的做出来的饭菜该难吃死了:)
Lauzi 发表评论于
死抠
Lauzi 发表评论于
除了一些鸡毛蒜皮,没有说出中西思维的本质区别辩证对逻辑,辩证活、逻辑死,但活络不求进步死扣才有近代科学的成就。中西思维集体对个人更是个历史性的一个集体误解。西方文化的宗教、普世观念才是愚蠢的集体主义;中国文化是不可救药的个人主义,共产主义、文化大革命才是名符其实的集体主义,正是西方文化的垃圾。
登录后才可评论.